返回

逐鼎九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0章 护封城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护封城

    等三人到了军营,萧枫放眼望去,还以为是走错了地方,直到众人下马在城门口向守卫问了路,才确定没有来错地方。

    可让萧枫诧异的是,原本以为所谓驻扎的军营应该是个类似深山寨一样的寨子。可是到了这里一看,眼前明明就是一个小城,大小与封城自然没法比,大约就只有临安城一半大小。城墙上士兵挺拔,城门上方护封城三个大字赫赫在目。

    孟虎再三确认,城门的士兵都显得有点耐烦起来。确认这里就是武举比试地点,再看陆陆续续进城的其他人基本都是练家子,萧枫也就放下心中的疑惑,三人一同进城。

    牵着马刚进城门,却是遇到了一个不算太熟的熟人,郑国!当初在封河边遇到的,听说是禁军将领郑护之子。

    两人咋一碰面,郑国对着自己微笑尴尬点了点头,刚想开口上前再和萧枫打个招呼,又想到前两天听闻

    的消息,上前的脚步终究还是止住了。而萧枫这边,本来对其也谈不上熟,见到对方如此自然识趣的没有上前客套。双方就这么朝着相同的方向走着。

    只不过,街上的路就那么宽,众人又都挤着赶往同一个地方。两人牵着马被周围的人挤得越挨越近,想要装作看不见都不成啊。

    最终还是郑国先是开口打起招呼,萧枫也就客套着回应了。有了开始,也不好再让两人陷入沉默,郑国有一搭没一搭的寻些话题,而萧枫边回应着,也就边聊到这禁军的驻地护封城。

    一个军队驻扎的营地,为什么会是一个小城?

    在郑国的好一番解释下,萧枫这才了解了其中的来龙去脉。

    数十年前这里的的确确还真的就只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军寨,禁军八将,一般来说都是六将率麾下精锐兵马入驻封城,其中四将分守封城四门、另外两将固守王宫。剩余两将与剩下禁军留在军营,不定期换防。

    但是因为驻扎的是十万拱卫王都的禁军,就算是轮流进入封城换防,留在这里常住的也有数万人。后来

    在得到先王的允许下,将领们便开始先在军营外围慢慢修建起一些围墙。

    之后靖康之变,辽夏联军杀入都城,范老带着宋王以及仅剩不多的文官武将且战且退,退守到了这禁军大营,据营而守。

    众人便在那段时间内拼命加固围墙,也亏了辽夏人顾着抢掠封城内的财物,没有第一时间顾及到这里,数万人的队伍在亡国的边缘迅速将这里的外围修建了起来,最后固守到各路兵马到来。

    等到辽夏撤出,宋王也不知道是为了笼络军心还是自己极度缺乏安全感,竟然允许禁军中的中层将领、士兵将家眷接到此处安家。还将此处命名为护封城。他要的,便是这十万禁军记着他的好,记着他们的使命。他要将这十万人紧紧攥在手里。

    这样一来,陆陆续续的,去掉入驻王都的禁军,但是加上众人的家眷,这座小城也已经容纳了十多万人。而那些高层将领的家眷,则都是安家在封城之中,一来他们本就是城里大族的权贵子弟,二来也是一种态度。

    经过这些年宋王下令不停修建,人口增多,商业也有所发展。此城比寻常城池除了多几丝军旅气息,这所谓的禁军军营已经变成了一座城池。也不知宋王内心是不是想着要是在发生当年的事情,自己就学着再退守一次护封城。

    等到郑国说完这一切,两人已经来到了报到处。一到这里,一名小兵看到郑国急忙上前热情的招呼道:“是郑将军家的郑公子吗?请到这边来!”

    说着,没等萧枫反应过来,对方已经被领着先向一边走了进去,对方拐了个弯,人影顿时变消失了。而看着自己这边长龙般的队伍,再看看那边稀稀疏疏被领进去的公子哥们,看他们身上鲜亮的穿着和武器,想来那边就是贵宾通道了。

    萧枫也没搞特殊,排了好一会,才轮到他,递出自己的令牌交给那名登记的小吏。对方接过令牌,看到萧枫的名字,眼睛突然瞪得老大,又抬头悄悄打量了萧枫两眼,脸上神色变幻。

    似乎是内心在做什么激烈的斗争,咬了咬牙,还是将桌上独立的一枚号牌抽了出来递给萧枫,努力挤出

    一丝微笑:“萧将军,这是您的号牌,请拿好了。后续的比试,以号牌为凭证,认牌不认人。”说完便给萧枫指了指另一侧的方向,然后边忙着为后面的人办理手续。

    看到萧枫离开是背影,这名小吏眼中浮现一抹自责与愧疚。

    萧枫知道对方指的是五号校场的方向,瞧了瞧自己的令牌,二百五十号!想到刚刚那小吏故意从一旁拿出这号牌给他,而他前后的人都是按照顺序领取另一旁的号牌,萧枫都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指使对方这么做的。

    但是想了一下又觉得没什么必要,这样不痛不痒也太幼稚了。难道只是为了在自己比试的时候,喊自己一声二百五?或许只是巧合吧,毕竟呆了这么久,好像还没听说过二百五在这个世界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萧枫几人与其他人一同挤向五号校场,这些人中,大多数是来参加比试的,也有像孟虎这样,充当护卫随同。萧枫知道一共有八个校场,平时是禁军八将各自练军的地方,武举之时,将众人分散在八个校场同

    时比试。

    往年的武举,大多都会在此先举行两轮武斗,依据报名人数,先决出前八十到一百人,前二十名参加殿前面试,由宋王直接裁定名次,并且指派去往何处任职。

    名次靠后的这些人,便由禁军、边军、各城守军直接瓜分。决出名次后,这些派系的将领会专门派人前来招揽,只要本人愿意便可前往任职。而若是没有被招揽或者不愿前往的,就只能到兵部报到并听命兵部调派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