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及独孤天佑前去求助王宠,没想到在半路上竟碰到了王宠。原来,这些年来王宠一直跟随地仙学艺,竟有了能掐会算的本领,这次他回到长安,是算出他的好朋友独孤天佑需要他的帮助,直接来找独孤天佑。同时和他来的还有一人,此人相貌不凡,颇有英雄气概,不过穿戴却不让人恭维,好像王宠身边的一个下人。
独孤天佑见了王宠,喜上心来,拉住王宠的手说道:“王宠,你来的真巧,我碰到了一件麻烦事,正想找你求助。”王宠好像早已知道事件的前因后果,不紧不慢的对独孤天佑说道:“独孤,我已知道事情的原委,所以赶进回来帮你。”
说着,王宠向独孤天佑介绍跟在他身后面的那个人:“这位便是当今天下第一大帮的丐帮帮主。绰号‘乞丐皇帝’前辈,他听说丐帮长安分舵被‘大乘教’灭门,便约我前来一探究竟。”独孤天佑听后赶紧向‘乞丐皇帝’施礼道:“晚辈独孤天佑见过前辈。”
“乞丐皇帝”好像并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随便的说道:“好说,好说。”继而便向独孤天佑询问关于丐帮长安分舵被灭之事,独孤天佑则一一回答。待独孤天佑说完这些事情之后,王宠又补充了一些。王宠跟随天下地仙学艺,由于他慧根极高,学艺几个月便可出师,不知换了多少师傅,学了多少本领。靠着学来的本领,王宠也洞察到了“大乘教”的野心,他也认识到:若不除去‘大乘教’,天下将会生灵涂炭。
王宠对独孤天佑说了“大乘教”的基本情况和它的野心,一并说明了李过被人救出,以及白衣天子到处寻找李过的现状。独孤天佑听到李过并未落到“大乘教”的手中,心中也安心不少。他知道:当前首要之事便是阻止伪佛“太古真佛”得到“镇魂珠”,可是据王宠所说,想得到“镇魂珠”的还有一人,那就是苗树槐的师傅人头怪。看来,他们的敌人不好对付啊!
再说苗树槐,他见人头怪人答应帮助崔素英改变命格,便兴冲冲的去找崔素英。可是没想到半路上却碰到了两个煞星。这二人不是别人,乃是“大乘教”的左右护法。原来,“白衣天子”虽然是“太古真佛”在人间的代言人。
但是“太古真佛”并不相信“白衣天子”,便派了他的两名弟子做了“大乘教”的左右护法,名为协助护教,实为监视“白衣天子”。这次,“太古真佛”算到人头怪人也会与自己争夺“镇魂珠”,便派左右护法前来捉拿苗树槐。
“太古真佛”拥有与如来佛祖相抗衡的力量,自然知道人头怪人的来历。这人头怪人出身可不一般,上古时候曾留下关于他的传说。当年,魔王刑天决战轩辕黄帝,最终不敌,被轩辕黄帝砍下了头颅。
刑天的头颅在一偶然之时,遇到了天地之间的七彩真气,拥有了至高至强的力量,成为了人头怪人,并为自己取名“刑天之首”。不过“刑天之首”非神非魔,不被任何势力吸纳,只得游走于三界之间,这次偶然遇到苗树槐之魂,觉得他非比寻常,才收他为徒,可是没想到发现了“镇魂珠”的踪迹。
左右护法拦住了苗树槐,苗树槐知道不妙,忙施出法术,可惜大大不敌,最终被对方制住。左右护法抓住了苗树槐,有一人押他去向“太古真佛”回禀,另一人去找崔素英。
可惜,崔素英还沉浸在与苗树槐相见的喜悦中,他夫妻二人虽阴阳相隔,但还能想见,这是上天对她的恩赐。
她怀着苗树槐的师傅能帮自己改变命运希望,她要和苗树槐永不分离。却没想到此次恐怕苗树槐也会有元神俱灭之灾。
与苗树槐相约的时间已到,崔素英的心情渐好,她心中,像放落一副千斤重担般的轻快。欢喜得满脸飞霞,两只圆圆亮亮的眼睛,好像两盏小灯笼。毕竟,他拥有这样的一种命格会要改变,崔素英本已心死成灰的心境大有好转,因为她看到了希望。
苗树槐本已死去,却因祸得福成了一名鬼仙,这说明他的师傅有着极高的本领,若是他肯出手帮自己改变命格,或许自己真的能得以解脱,自己已被这“天煞孤星”之命折磨了多年了。
崔素英继而又想到自己可以与苗树槐还能再在一起,更是品尝到幸福的滋味,想到这里心里美滋滋的,脸上不知不觉露出羞涩的红晕。
可就在这时,她突然感觉到一股邪恶的力量向自己袭来,这应该不是苗树槐,苗树槐虽为鬼仙,不过他的力量并无邪意,而且也没有那么强大。崔素英的心顿时紧张起来,她知道对方来意不善。
来人正是右护法,他是来向崔素英处传信的。他来到苗宅门前,看到苗宅的破落景象,不由感叹:“神府崔家”在修真界家族中可谓数一数二,可没想到迅速没落,而它的后人却更加不堪,居然委身于一名普通农夫。
想道此处,右护法运起气息向屋里的崔素英传音:“吾乃‘大乘神教’右护法,见过‘神府崔家’素英小姐。”崔素英闻后,深感不妙,赶紧跃出屋外。
只见一名身穿红袍之人正立于宅外半空之中。右护法见到跃出屋外的崔素英,不由为她的容貌有所倾倒,这样一个美人,却有这种命格,真乃天道不殊啊!右护法说道:“崔素英,苗树槐已在我教手中,若想救他一命,速拿‘镇魂珠’一换。”说完,速速离去。
崔素英听到此言,心境顿时如同跌入冰窟,刚想复燃的心,顿时又变得哇凉哇凉。苗树槐也出事了,难道自己始终走不出命运的怪圈?自己该怎么办呢?或许只能用“镇魂珠”来换苗树槐的安全。
于是,崔素英决定做出一个“神府崔家”任何一人都不会做出的决定,上骊山去取“镇魂珠”。原来“镇魂珠”藏在骊山啊!隐于一处幽暗之所的“刑天之首”终于发现了这一惊人秘密。
不过骊山太大,若是不知道具体位置,绝难找到“镇魂珠”。于是,“刑天之首”从藏身之处飘了出来:“丫头,老夫便是苗小子的师傅。”崔素英听到,闻声看去,不由大惊:苗树槐的师傅竟是一颗人头!
“刑天之首”知道崔素英疑惑,便解释道:“老夫原为刑天那颗被轩辕斩下的人头,机缘巧合之下修成正果。那夜,偶遇苗小子的魂魄,觉得他颇有慧根,故收于门下。
苗小子已把你的事说与老夫。老夫却有能力为你解决,不过需借‘镇魂珠’一用。苗小子前来报信,却被‘大乘邪教’捉走,故此老夫前来助你。”
崔素英听完“刑天之首”之言,心中希望又起,没想到苗树槐的师傅本领如此强大,有他的帮助,或许能救苗树槐一命,想到这里崔素英开口道:“不知前辈想如何行事?”“刑天之首”向崔素英说出了他的计划。
想得到“镇魂珠”的是“太古真佛”,他或许已知“镇魂珠”藏匿之地,故而苗树槐也肯定被押在哪里。“刑天之首”与崔素英说道:“只要你把我带到哪里,凭我的本领,必能击败“太古真佛”救出苗树槐”。
崔素英听完,心道也只能如此,于是便带着“刑天之首”去骊山寻“镇魂珠”的藏身之地。
再说左护法,他将苗树槐魂魄收于随身带的法器之中,便施起御剑之术去寻教主“白衣天子”。此时,“白衣天子”正一肚懊恼,本来李过已然到手,可是不曾想冒出来一个野丫头,坏了自己的大事。
更甚者这个野丫头的法力还强于自己,让自己对其无可奈何。为今之计,只有等待“太古真佛”的法旨。之前,圣佛传下法旨,让自己率众教徒在长安待命,随时去寻“镇魂珠”。
可是,等了这么多时,教主还未有什么动静。正在“白衣天子”焦急之时,左护法出现他的面前。提起左右护法,“白衣天子”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左右护法乃是“太古真佛”的弟子,名义上是辅佐自己治理教务,说白了就是帮“太古真佛”监视自己。
不过,“白衣天子”心中虽然如此想想,但是却不敢表露出来,因为他知道“太古真佛”心狠手辣,对待质疑自己的人绝不手软。
故而“白衣天子”见左护法驾临,连忙笑脸相迎,恭恭敬敬说道:“护法一路可好,圣佛交代的事可否完成?”那嘴脸颇为殷勤,仿佛对方就是教主,自己是属下。
左护法也不含糊,对这名教主不太尊敬,回道:“教主多虑了,圣佛交代之事本座怎会怠慢?”言辞之间仿佛嫌“白衣天子”多管闲事,“白衣天子”只是陪笑,连道:“那是,那是。”
左护法有些不把他放在眼中,说道“圣佛传令叫你把教中高手集结到长安附近,不知教主可曾部署好?”“敬请护法回禀圣佛,教中高手除黄鑫源外全部到此。”“白衣天子”仿佛与黄鑫源不太和睦,想在左护法面前告他一状。
左护法早知“白衣天子”与黄鑫源不睦,可却偏向黄鑫源,对“白衣天子”说道:“教主不必过虑,圣佛自由安排。”“白衣天子”听后暗道:好你个黄鑫源,竟偷偷背着我搭上了圣佛,看我今后如何收拾你!
此时左护法也觉察出“白衣天子”的心思,知道他有些嫉妒黄鑫源。不过,他心中清楚:无论“白衣天子”还是黄鑫源都只不过是他师傅“太古真佛”的棋子,他们的生死对真佛来说毫不重要,必要时都可能被牺牲。
或许自己这一入室弟子也逃不过这种命运,哎!这又能怪谁呢?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力量不济,沦为别人的掌中之物。
“白衣天子”见左护法略有沉思,不知在想些什么,他不便多想,继续向对方禀报:“护法,我教人马已齐,不知圣佛命我等杀向何方?”是啊,杀向何方?左护法虽然代传圣佛法旨,可是他觉得圣佛根本不相信自己。
比如“太古真佛”好像已知“镇魂珠”隐于何地,可是对自己却缄口不言。不过,说实话,左护法自己也对“镇魂珠”有所觊觎,毕竟此物乃三界至宝,若是得到即使满天神佛已不在话下,有谁不会对此物动心呢?
左护法想的不错,在他的面前就有一人为“镇魂珠”动心,不是别人,正是“白衣天子”。“白衣天子”虽然是“大乘教”教主,可是就连他自己也知道只不过是一个摆设。
自己在圣佛的心中还不如一个黄鑫源,不过若是得到“镇魂珠”,获得威震三界的力量,那“太古真佛”在自己眼中又算得了什么?为此,“白衣天子”已做出了万全准备,他在此次调遣的教众身上都下了蛊虫,到时只要自己发动功力,这些教众都会对自己万般服顺。
拼上“大乘教”全部高手的实力还战不过一个妖言惑众的伪佛?“白衣天子”心中虽然如此暗想,但是还是没有十全把握,不过却不敢在左护法面前有所流露,只好暗握双拳,好像一副随时为“太古真佛”捐躯的样子。
此时,崔素英与“刑天之首”出现于骊山山脚。骊山山势逶迤,树木葱茏,整个山躯宛如一匹苍黛色的骏马,故而有骊山之名。
现在时景,已近深秋,骊山之上的景色让正在上山的崔素英突然涌上一股悲愤之情。崔素英本以为苗树槐修成鬼仙,自己或许会摆脱“天煞孤星”的命格,可没想到他却被“大乘教”妖人掳去,不知安全与否。
崔素英虽然找到了“刑天之首”前来助阵,不过她始终怀疑他的用意,这个人头般的怪物的真正想法又有谁能猜到呢?崔素英望着满山的秋景,双眼不由湿润起来。旁边的“刑天之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他已然觉出了崔素英的心中所想。
这个倒霉的女人竟然怀疑自己,看来还不太愚蠢。不过,自己真正的对手应该是“太古真佛”。“刑天之首”知道“太古真佛”的底细,早在释迦成圣之时,这个讨人厌的秃头便不怎么安分,他仗着自己有几分能耐竟妄想取代释迦成为新一代佛祖。幸而为释迦护法的“菩提老祖”发现的及时,这才没让“太古真佛”的奸计得逞。
如今已是千年之后,这个秃头依然野心未死,居然想得到“镇魂珠”继而一统三界。这回虽未有“菩提老祖”这般的高手来坏他的大事。可自己这个只有头颅的怪人也绝对不易对付。
此次,自己绝对不会像输给轩辕皇帝那样输给这个秃头。“刑天之首”暗下决心:一定要得到“镇魂珠”完成自己一统三界的夙愿。
不过,就在他妄想之时,骊山山中忽然吹起一股怪风,那呼呼的风声好像在嘲笑“刑天之首”,预示着这次他依然会功亏一篑,走向失败。“刑天之首”对着骊山四周哼了一声,好像并不在意。
这几千年,他不断修炼,法力早已超过之前,即使轩辕皇帝再现世中,也未必是他的对手。“刑天之首”知道:骊山之上隐居着一位山神,有着无比的力量,或许对他有一些威胁。
这位山神有着一番童话般的来历。传说远古时天塌地陷,百姓遭难。天神骊山老母带着两个女儿下界来炼石补天。骊山老母和大女儿炼石,小女儿变成一匹飞马驮着母亲和姐姐飞上飞下,最终补好了天。
可是,有一条黑龙又从被天砸坏的地底钻了出来,用洪水淹没了大地。骊山老母和两个女儿又制服了恶龙,拯救了人们。然后,她们开始炼石补地。
等把地补平后,小女儿由于疲劳过度,没有来得及变过本相就卧在地上休息了。等她一觉醒来,看到四周山清水秀,环境优雅,就决定留在这里。她变成了一座大山,样子很像一匹黑色的骊马卧在人间。这就是骊山。
而如今,世上已无恶龙,却多出了一群痴心妄想的邪恶之徒,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居然要玷污骊山仙境,英勇的正义之士又岂会袖手旁观?王宠及独孤天佑便是怀着这样的心思赶向骊山。
原来,“镇魂珠”藏于骊山之事王宠早就耳闻,他知道那些邪魔外道必会上骊山寻宝,便和独孤天佑、“乞丐皇帝”赴骊山而去。
或许他们没有对方的超强神力,也没有一大群帮凶附和,但是,他们的昭昭之心告诉自己:绝对不能退缩,绝对不能让邪魔外道玷污了三界的至宝“镇魂珠”,哪怕是付出他们仅有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欲知众邪魔得到“镇魂珠”了么 ? 请看第十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