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天佑在崔素英家附近又待了一会,确认崔素英没有发现自己,便悄然离去。此时,大理寺中,李过正为文斋之死犯愁。原来,文斋的死让太子李承乾大为恼火,文斋不仅是李承乾的挚友,更是他的左膀右臂。众所周知,太子与魏王李泰不和,二人虽同是长孙皇后所生,却毫无兄弟情义。
这或许是李世民的报应,他为了皇位杀了自己的兄弟,而他的儿子也为了争夺皇位而反目。文斋在李承乾与李泰的争斗中出力不少,得到了李承乾的赏识,这才成了他的挚友。故而,文斋的死对太子的打击很大,让其限令大理寺择日破案。
可是,负责此案的李过和独孤天佑他们曾经分析,文斋之案苗树槐嫌疑最大,但要找出证据。如何找到证据还是毫无头绪,烦恼重重。李过在京外任职时,也碰到了不少奇案,可从没有像此案这么棘手,如今他把破案的希望全寄托在独孤天佑身上。独孤天佑现在在哪,他有没有破案的线索?
李过正烦心时,独孤天佑却鬼魂般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独孤兄弟,你可算来了,可有破案的头绪?”李过焦急地问道。独孤天佑撇了撇嘴,做了个手势道:“倒是有一点点。”
李过甚是高兴,便将太子限期破案之事告知与他。独孤天佑听后暗想:“太子李承乾一向飞扬跋扈,朝中官员有不少人都受过他的气,这次限令破案倒是情理之中,不过据传李世民好像对这位继承人不太满意。”
原来,贞观天子李世民登基时,李承乾刚好八岁,聪明可爱,遂被立为太子。但是,李承乾长大之后,却让李世民大加讨厌。李承乾脚上有疾,并不善于行,对李世民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
而其同母弟弟李泰素有夺长之心,故而兄弟交恶。故此,坊间传言,李世民对其有废嫡之意。可是,李承乾不光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独孤天佑想到此处,不由对李过大加同情,碰上这样一个混世魔王,确实够他受的。随后,独孤天佑便将他在崔素英家嗅出炁之事说与李过。李过听后,也对他们之前怀疑苗树槐是凶手之事大加肯定。
不过苗树槐又是如何得到力量的,莫非他的背后也有一支可欲得到“镇魂珠”的神秘势力。
从苗树槐杀死文斋可知,苗树槐与神秘邪教不是一伙的,那么他背后的那一人应该也不是神秘邪教中人。
这些人表面上是为了得到“镇魂珠”,实际上都是为了得到这花花世界,甚至是将整个三界据为己有。李过与独孤天佑心中均涌出了一个念头,绝对不能让他们成功。
可是,他们又哪曾想到,一个可怕的阴谋正悄悄向他们靠近。而这个阴谋主要针对的便是李过。这要从李过身上的秘密说起。李过,原名李承泽,乃是李元吉的私生子子,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
李过与崔素英一样,有着不同常人的命格,只不过他不是天煞孤星之命,而是深怀浩然正气之人。据说,身居浩然之气,可避一切邪祟。这也是李过为什么能破获一些灵异案件的原因。
然而,李过的这种命格却不为常人所知。可是,神秘邪教“大乘教”教主“白衣天子”却知晓了这一秘密。
苗树槐的人头师傅说过神秘邪教名为“大乘教”,信奉伪佛“太古真佛”。“太古真佛”与释迦摩尼佛同出燃灯古佛门下,不过他却走上了邪道,并没有成为真佛。
但是,这丝毫没影响到他欲独占三界的野心。他在人世间寻找了一群代言人,便是“大乘教”教徒,这群亡命的邪教徒得到了“太古真佛”赐予的力量,在人间为所欲为。
到了唐朝初年,他们的教主成了“白衣天子”。这位“白衣天子”有着以前教主都没有的野心,他竟然想一统天下,大唐、突厥、天竺、大食、东瀛等等,都是他想染指的目标。
可是,他却清楚地知道他没有这种力量。那该怎么办呢?答案便是想方设法获得超强的力量。一个偶然的机会,“白衣天子”得到了一本秘籍,称作《道心种魔》。这本秘籍据传是《天魔策》的一部分,又称“种玉功”、“种魔诀”,分为上下两卷。
上卷涉及练出魔种、由道入魔之法,下卷涉及由魔入道之法。它乃魔门邪教宗又称“天邪道”的镇宗典籍,仅有宗主持有。传说只有把十卷《天魔策》集齐,始有可能进窥魔道之极,修成最高的“道心种魔”。
“道心种魔”的修炼困难重重,共有三种魔种培育方法:第一种是最正统的以首篇是“种道第一”,先修行玄门正宗心法,以建立本身的“道体道心”。其后,以次篇“种魔第二”种下魔种(类似于水中火烧),获得真阳。
接着第三篇“立魔第三”,散去全身道功使魔种由阴中之阳化为至阳,而道心化作阳中之阴,道心在“魔动”过程中使修炼者死而复生,从而使魔种向至阳无极雏形演变,直至“魔极”阶段形成至阳无极。
在“魔变”阶段,道心可由阳中之阴转化为至阳(类似火里结冰)。修炼者经过第二次死而复生或缓慢修炼,获得至阴无极雏形,最终在“魔仙”阶段达到道魔合流,阴阳平衡,最终破空而去。
第二种即“种地”,具体说有三个条件,就是“种魔者”、“炉鼎”和“魔媒”。“种魔者”借由“魔媒”对“活炉鼎”播下“魔种”,“炉鼎”本身已经道功大成,“种魔者”借由“炉鼎”有心灵破绽时,使“炉鼎”被动散功,“魔种”大成,从而攫取魔种和道心。
在此过程中,“炉鼎”由于失去道心,在“魔种”毁灭性魔气的作用下,“炉鼎”精枯血竭而亡。这种方法难度极大,首先“炉鼎”万中难求,而后精神意念进入“炉鼎”精神海中凶险难测,如落入惊涛怒海中的孤舟,无根无凭简直就是十死无生,修炼者若不小心受“炉鼎”情欲狂击,轻则走火入魔,重则万劫不复,形神俱灭。
故古往今来中,凡依此法者,均落得败亡身死之局。
第三种:“种魔者”甘愿牺牲自己,将自身魔功结合全部精气神灌顶给“炉鼎”,催生出“魔种”。
“白衣天子”得到“道心种魔”,对其加以改进,将其归结为两个条件“种魔者”与“炉鼎”,先由“种魔者”将魔心种入“炉鼎”的道心之中,最后将魔心与道心合二为一,将其力量全部转于“种魔者”。
届时,“种魔者”将魔功大成,甚至可超越地仙之流。但是,“炉鼎”的选择极为严格,必须为身具道心之人。这种人本来极为罕见,“白衣天子”苦寻多年未果,现在终于找到了一位,便是李过。
“白衣天子”知道文斋已死,李过等人正在调查,想来已知道“大乘教”的秘密,故而决定命人对李过下手,将其绑架作为修炼“道心种魔”之“炉鼎”一用。
接到这一命令的便是“长安第一奇人”黄鑫源,此人中等身材,面如冠玉,双眉如剑,两耳垂肩,飘然如仙。他虽与文斋同为“大乘教”教徒,但地位却比文斋高很多。
文斋奉命接近太子李承乾以达到控制太子的目的,而黄鑫源则利用传播佛法的幌子结交长安各路显贵及贪官污吏,黄鑫源能说善辩,加则伪佛法善于愚人,朝中大臣乃至当今皇上都被他的邪说迷惑住了。以至于长安城中提起黄鑫源,无不称赞其为第一奇人。
那日,文斋来到黄府向黄鑫源汇报接近杨素英以获得“镇魂珠”下落之事,黄鑫源听后相当满意,对文斋大加赞扬,并许诺向教主禀报嘉奖文斋。不过,文斋离开黄府之时,黄鑫源发现了追踪文斋的张弛。
黄鑫源立刻意识到已有人注意到了“大乘教”的动向。经过一番调查,黄鑫源知道正在查案的李过、独孤天佑等人,而且还知道丐帮长安分舵也在调查文斋。黄鑫源便决定准备对他们下手。
可是不久,文斋的死讯便传了过来。黄鑫源颇为震怒,立马上报教主。不过,“白衣天子”早已知晓,而且还向黄鑫源下达了绑架李过的命令。黄鑫源接到命令后,心道:教主果然犹如天人,已事先知道文斋之死。
虽然“白衣天子”只下令让其绑架李过,黄鑫源却连丐帮长安分舵也一并消灭,他向身边教中高手绝杀和影魅下令:绑架李过,消灭丐帮长安分舵所有帮众。
这几日,独孤天佑一心破案,对当铺的工作有些心不在焉,。故而,独孤天佑一回到当铺,义母叫住了他问长问短:“你的案子怎没样了,有没有门路,听说文斋死了,”独孤天佑赶紧回答道:“义母,这次案子比较复杂,至今还没有头绪。耽误不了当铺工作,我这不是回来了吗?”于是,一边和义母回话,一边开始了他在当铺的工作。
独孤天佑明白滴水之恩应涌泉相报,他知道若不是义父义母当年收养他,此时他只会是一丐帮的乞丐,但是独孤天佑也知道,义母担心他办案时间长了会影想当铺的活计。
独孤天佑劳累了一天,比较疲劳,打烊后,便在卧室中昏昏入睡。梦中,独孤天佑觉得自己竟然起身离开了当铺,来到路边,突然阴风阵阵,好像有什么鬼魂之类的东西将要出现。独孤天佑揉揉眼睛,发现一个亡魂正向他飘然而来。由于他身具灵力,并未有太多的恐惧。
可是,当他看清鬼魂的面容之后,却产生了巨大的惶恐。原来,鬼魂不是别人,却是丐帮长安分舵舵主蛇王。只见蛇王满身是血,双目被人挖去,犹如地狱中的恶鬼,他蹒跚地来到独孤天佑跟前,喃喃说道:“独孤天佑,快离开长安,这里危险,快走!快走……”
言语之中充满了凄切之情,独孤天佑刚想走上前去,问明缘由,此时他却醒了过来。“啊!原来是一场梦!”独孤天佑醒来后自言自语道。
可是,这一梦境却不太吉利,莫非蛇王爷爷有难,独孤天佑对蛇王的安危担心起来。此时,天已慢慢亮了起来,独孤天佑起身离开卧室,准备去丐帮分舵看看蛇王爷爷。
昨晚的梦让独孤天佑太过惊魂,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蛇王的担心,这种担心仿佛在他的内心中已生根,久久不肯离去。
走了一会,离丐帮分舵已然很近,独孤天佑心中的不安也渐渐加深。他开始怀疑,昨晚乃是蛇王对他托梦,蛇王爷爷很可能已然遇害。
往丐帮分舵的道路虽然不算太长,但对此时的独孤天佑却如此漫长。他的心已开始渐渐慌乱。来到分舵的门口,独孤天佑看到了守门的丐帮弟子小四的尸体。小四双目圆睁,凌乱的头发夹杂着鲜血的泥土,显得异常的凄凉。仿佛死前受到了很大的痛苦。
独孤天佑走到近前,发现小四的前胸竟然有一个巨大的窟窿,哎!没想到他死的那么痛苦,那蛇王爷爷又如何呢?他应该也遇害了,独孤天佑的心情开始沉重起来。
他立即三步并作两步向分舵总堂跑去,一路上发现了不少丐帮弟子的尸体,死尸睁着充满血丝的双眼,嘴角边似乎还挂着点点血迹,嘴巴张的很大,似乎死前受过巨大的惊吓。
独孤天佑马上意识到:丐帮长安分舵很可能被灭门了,蛇王爷爷一定像自己的梦境那样被对方残忍杀害了。
很快,独孤天佑来到总堂,发现了蛇王的尸体,和梦里一样满身是血,双目被挖,独孤天佑顿时心如刀绞,毕竟在他心目中,蛇王就是他的祖父,给过他无限的亲情。可是,现在他却成了一具惨遭杀害血肉模糊的尸体出现在自己面前。
独孤天佑心中蓦然想道:自己应该为蛇王以及丐帮的众位弟子复仇,可是凶手又是谁呢?这还用想,一定与神秘邪教“大乘教”脱不了关系。
独孤天佑努力控制住情绪,用自己的鼻子在现场猛嗅,他察觉出凶手的头目很可能只有两人,带着几个功夫了得喽啰,人数不多,不过却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但是比杀死洪三和文斋的那人强大的多。
独孤天佑的眼泪已充满了眼眶,他的心中对蛇王与丐帮弟子产生了愧疚,或许是因为自己让丐帮弟子打探文斋的身份才给丐帮引来杀身之祸。蛇王曾警告过自己:神秘邪教“大乘教”实力相当的大,可是自己却没想到他们竟如此凶残。
经过一阵悲伤,独孤天佑决定先将蛇王与丐帮众弟子掩埋起来,可自己毕竟身单力薄,于是他向大理寺寻求帮助。独孤天佑急匆匆跑往大理寺,还未来到便在路上碰到了张弛。张弛也像他一样急匆匆的,好像发生了什么大事。
独孤天佑对他说道“弛哥,发生何事,让你如此着急?”张弛回道:“独孤兄弟,我可算找到你了,大事不好,大哥失踪了!”李过失踪了,这有些匪夷所思吧,他是大理寺少卿,朝廷的官人,而且武功高强,长安城中鲜有敌手,怎么可能失踪呢,或许是上了什么地方查案去了吧?
独孤天佑扶住张弛道:“驰哥,别着急,慢慢说。”张弛也稳住心神说道:“昨晚,大哥说要在书房查阅案卷,便让我在门外守候,我守了一晚,并未听到什么动静,可是今早开门一看,里面竟空无一人,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大哥上哪里去了?”
独孤天佑听后回道:“弛哥,这也不能说明李少卿失踪了吧,或许等些时候我们便会碰到他。”
张弛听后也觉有理,他盯着独孤天佑看到,觉得他有些不对,好像刚刚哭过,便问他道:“独孤兄弟,弛哥觉得你心中有事,不知有什么麻烦?”
独孤天佑便把丐帮长安分舵灭门之事告知与他,张弛听后,脸色大变:“这下可坏了,丐帮被灭,大哥失踪。
这说明一个神秘势力对咱们下手了,搞不好就是‘大乘教’干的?”独孤天佑亦有同感,不过赶紧应当让亡者入土为安。于是,他和张弛上大理寺叫了几名弟兄去丐帮分舵将众人掩埋。
经过一个上午,丐帮弟子终于全被掩埋,独孤天佑等人还为他们立了墓碑,他跪在蛇王的坟前哭道:“蛇王爷爷,你对我有养育之恩,又有传艺之情,并且多年帮我获取破案线索。
可没想到最后被我连累致死,独孤天佑在此发誓,必会为您与丐帮兄弟们讨回公道!”张弛在一边劝慰道:“独孤兄弟,不要太过悲伤,人死已不能复生。”
独孤天佑用手拭去脸上的泪水,对张弛说道:“丐帮乃当今江湖第一大帮,蛇王爷爷的武功亦是相当高强,可是却被对方尽数杀死,可见对方势力相当庞大。
李过的失踪也可能与这股势力有关?”张弛说道:“哎!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愿上天保佑,大哥是出去查案,而不是遭到毒手。”
回到大理寺,独孤天佑与张弛等了一个下午,仍不见李过回来。二人的心情顿时沉重:看来李过很可能是失踪了。可是对方为什么要捉走李过呢?文斋之死与李过又没什么关系?
独孤天佑越来越想不明白,经过这几日,他们也没有明确掌握杀人凶手的确切消息,也没有对付“大乘教”的方法,可是自己一方却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事已如此,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呢?独孤天佑觉得自己有些身心力竭,渐渐力不从心。而此时,他却想到一人,一个绝对可以帮到他的人。这人有着高超的智慧,在以前,独孤天佑只要一遇到麻烦就会去向这人求教,这次,独孤天佑觉得自己应该再次求教于他。
独孤天佑向谁求救请看第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