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一则】
2017年8月29日,星期二,晴
又到了8月29日了,那个梦,那个十多年每年8月29日都会做的一模一样的梦,今天晚上还会出现吗?
就像面对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一般,我有些期待,也有些恐惧。
但仔细想想,似乎恐惧要更多一些。
——摘自胡泊川第五本日记
两年后。
2019年8月30日。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中心,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总共有五层楼,收有很多中国的艺术品及古董,是全世界上收集中国收藏品的海外大本营。
一楼的第一展厅主要展览中国文物珍品。这里的参观者多数为中国的旅游团的团员,可以证实这一点的并不是黑发黄肤,而是这些上了些年纪的大爷大妈们大惊小怪的神情和此起彼伏的高谈阔论,使整个展厅显得十分嘈杂。
与此情况大为不同的是“附属展厅”,那间第一展览厅的外面靠北的一间小展厅。这里正在举办一场名为“史前文明遗迹”的巡回展。
来参观的人并不多,只有稀稀拉拉的十几个人,都是白人,中年男性居多,或者拿着相机拍照,或者拿着笔在记录着什么,或者三三两两的低声交流。
这样,那一对刚进门的年轻华人游客就比较显得比较醒目了。
女孩身材高挑,清爽的白色t恤和淡蓝色的牛仔裤将她曼妙的身材清晰地勾勒出来。未施粉黛,却眉目清秀,挂在领口的墨镜、随意披散着的长发、一顶倒戴着的白色棒球帽以及背后那个黑色的运动双肩包,不经意间就将那股青春活泼的气息散发出来。
她的身旁站着的是一个高大的男孩,一米八五而略有些瘦的身材,也显示出他还处在发育阶段,而同样的青春装扮无疑表明他们是一对情侣。
只是与女孩满面笑意不同的是,那男孩子的脸上有一丝阴郁之色。
女孩拉拉男孩的手说道:“小川,还生气呢?我这不是都和你来展厅了吗?逛街的事儿在我陪你看完展览再去总行了吧,别生气了,好不好嘛?来来来,给爷笑一个。”一边说,还一边扬起胳膊用一根白皙的指头挑动男孩的下颌。
那个叫小川的男孩终于憋不住笑了。
他用手挡开了女孩的指头,低头看了看女孩扬起的脸,叹了口气说道:“葭葭,我不是因为这个生气,我郁闷的是马上要开学了,加拿大又是我们的最后一站,如果还找不到些资料,我的毕业论文真不知道该怎样入手了。”
葭葭眉毛一挑说道:“真的吗?我不信。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你不开心不是因为我要让你陪我逛街,真正的原因还是你昨晚又做了那个梦。”
刚提到那个梦,小川的脸色就立刻变得更难看了,嘴角微微抽动两下,眼中闪过一丝恐惧。
他低下头不再说话。
“都怪我,我不该提到那个该死的梦!”看到小川的神情,葭葭低下头嘟起了嘴,也松开了拉着小川的手。
“葭葭,不怪你,即使你不提,那个梦也是存在的。”小川抬手摸了摸葭葭的头顶,宠溺地说道:“再说,你知道的,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在意的就是两个人就是你和我的妈妈,所以无论你做了什么,我都不会怪你的。”
说到了妈妈,小川眼圈微红。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好吧?一说这个就一本正经的,平时的油嘴滑舌哪去了?”葭葭嘟起嘴说道。
“油嘴滑舌?还没有试过你咋就知道?要不趁现在别人都不认识我们,咱试试?”边说着边低下头去,向葭葭的小嘴吻去。
“滚你的蛋,你要死啊,”葭葭迅速闪头躲开了小川的嘴,嗔怪道:“说好的过了十八岁生日以后才可以的!我们快去看展览吧,一小时后就要闭馆了,不赶紧转转就白来一趟了。”她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拖着他就往展厅内走。
男孩名叫胡泊川,今年十七岁,北京大学考古系大三的学生。
他的家境很好。
他的父亲毕业时正赶上国家取消大学毕业包分配的政策,是第一批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因不愿意回老家当公务员从政,也不想在北京的小企业工作,便与他人合伙创办一间小公司,经过二十年的打拼经营,最终成为北京一家规模较大的外贸公司,身家自然不菲。
他的母亲是北京一所高校的史学副教授,在学术界也有一定的声望。不幸的是,十一年前——在胡泊川六岁时因病身故。
胡泊川自幼聪慧,受母亲影响较大,偏爱中国的历史和哲学,尤其着迷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所以尽管理科成绩非常突出,但还是在他十四岁时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北京大学考古系。
大学阶段胡泊川开始对史前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准备明年毕业论文时,他更是选择了《浅论史前文明存在的证据链》这样一个其他同学不敢涉猎的选题。
要说起来,现在高校的毕业论文水平确实不敢恭维,虽不能说本科毕业生们的作品百分之百都是“翟式论文”般的抄袭,但利用网上现成的的论文、资料,再加以借鉴、拼凑成文的做法却是主流。
导师们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论文的各项表格符合规范,只要论文的行文体例符合要求,只要论文查重率不要太高,就都凑凑乎乎过去了。至于答辩,更是走走过场,没有太多人把它当回事儿。
偏偏胡泊川是一个认真得近乎偏执的人,非常在乎自己出手的东西,也想在史前文明这个绝大多数人不了解、更不敢涉足的领域做些研究,这才有了两个月走遍世界很多号称有史前文明遗迹的国家和地区的举动,希望能够为自己论文撰写理清思路。
他身旁的那个女孩叫蒙蒹葭,是他的发小,更是他的恋人。
葭葭的父亲是胡泊川妈妈的同门师兄,两人在大学期间关系就处得不错,毕业后先后去了同一所大学任教,又同在一个教研室,关系自然越来越好。
胡、蒙两家住得很近,而仅有两个月的年龄差距,让小川与葭葭自幼就是最好的玩伴。上同一所幼儿园,在小学也是同班同学。直到小学四年级后因胡泊川接连跳级,两人这才分开。
大学时,胡泊川与刚念高中的葭葭确立了恋爱关系,为此葭葭学习也多少受了些影响,所以今年只考上了北京一所二流大学。
北京的考生上一所差不多的大学本不是什么难事,又都是平行志愿,所以刚高考完,她就把查分和报志愿的事情扔给了自己的爸爸,自己则和胡泊川一同跑到了国外,说是陪着小川调研,其实她就是想借机好好玩一玩。
两人在美洲各国进行了两个月的探索,时间和金钱的代价虽然不少,收获却是寥寥。除了在玛雅文明遗址文献中,看到玛雅人提到五个太阳纪所代表的五个文明外,再无收获,可就是这个所谓的五个文明对胡泊川研究的课题帮助也是非常有限,这也是他郁闷的原因之一。
二人打开手机,点开了博物馆提供的app,这个展厅的语音解说系统便被激活了,二人选择了汉语解说。
胡泊川和蒙蒹葭二人便一边浏览展品,一边听着这次展览诸多展品的相关介绍。
胡泊川一边认真听,一边仔细观看展品,希望能够找到有助于自己研究课题的蛛丝马迹。
葭葭则心不在焉,对她而言,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展品远没有外面的街道更有吸引力,尤其是旁边的多伦多大学,此行若是没有拍一些林志玲母校的照片回去,朋友圈里的那些闺蜜会怀疑她是不是真的来到了加拿大。
因此她的步伐比较迅速,只是应付差事般地走马观花,快速走到前面。
此时胡泊川还在观看第二个展柜里展出的一个圆盘。
不知为何,胡泊川见到此物的第一眼,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似曾相识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是一个脸盆大小的纯白色的扁圆物品,上面密密麻麻、一圈圈地刻划了很多细细的纹路,似有规则,但也像没有章法。
耳机中传来了一个机械女声对展品的介绍:
“这件展品是2015年4月25日珠穆朗玛峰发生雪崩时,伴随着地震从雪层深处出现的。直径540毫米,厚度22毫米,质量为30215克,材质为多种元素混合体,钙、硅两种元素较多,成分与岩石相类似。但地球上现在没有同类物质,用现在的科技水平也无法将其归类。它的混合密度为594克每立方厘米,与金属镓密度相仿,大约是花岗岩密度的二倍。”
“请仔细观察这件展品上面的纹路。这些纹路组成的图案非常复杂,每条纹路宽大约05毫米,中间没有接口和断裂,是由硬物一次刻划成功,若用今天的技术来操作,即使是3d打印技术也难以完成。这些纹路已经被科研小组复制,可奇怪的是,无论使用什么手段,复制出的纹路都会出现断裂或残缺。所以,至今没有任何一件完全相同的仿制品。”
“这件展品经碳14年代检测,是一件大约6200万年前的物品,它是本次展览中年代最为久远的展品之一。这件物品能在那个久远年代制作出来,只能说明当时存在着可能比现在更为先进的文明。另外,游客可以关注后面的第七展柜,中间也有一件同时期的物品。”
听完介绍,胡泊川并没有离开,而是仔细观察起这个圆盘。
但忽然他感到头有些痛,起初还是一丝一丝的微痛,可随着越来越细致地观察,他的头痛也越来越剧烈。
轻轻揉揉太阳穴,他嘟囔着:“都是那个梦搞得,一夜没睡好,稍稍思考就脑仁儿疼。”
当他离开这个展柜继续前行的一刹那,展厅里的灯光忽然轻微闪烁了几下,似乎电力供应出了些问题,但数秒之后又恢复了正常。
“谁说老外的基础设施就比中国好?供个电都这么皮,真该让那些美狗日杂来见识见识。”胡泊川用大拇指蹭了蹭鼻翼,暗自腹诽道。
他刚走到第三个展柜前,就听到远处蒙蒹葭的声音。
“小川快来看这个东西!”葭葭有些兴奋地喊道,“钢笔、钢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