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分管副行长、赵科长要返回单位,薛常委对高昶旭说,“按照惯例,你也是可以跟着领导回单位的,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过来。”
高昶旭说“既然过来了,为什么急匆匆地就要回去呢?”
薛常委说,“这你就不知道了。昨天对接的时候,有关情况已经说了。不管是在什么场合说,就是那点事儿。这些事儿都没有什么紧迫性,更何况这些事情,都是由当地具体负责执行的。”
“乡,人家有一套专门的班子,负责跟咱们对接。年初定好的扶贫任务,咱们只是负责催款,只要扶贫资金到位,具体的实施,就由人家的班子负责。”
“催款的事情,在扶贫点上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必须回到单位,回到城市才能进行。所以,回单位并不是纯粹的休息。当然,你愿意休息,那是另一回事情。”
“要不就说这个扶贫是良心活儿呢。你看吧,你愿意多干,我也不反对。反正我家就在当地,我也没有什么事,你要愿意留下来,我也可以陪你一起留下来”
高昶旭一听,这个也是惯例。而且听薛常委的意思,当然也是希望高昶旭回单位的。因为他在这里,人家也得陪着他。尽管人家也说可以陪,但是人家肯定是愿意回家休息的,薛常委也可以说是一个老油条了。
不过高昶旭觉得,这么大老远的跑一趟,吃一顿饭喝一顿酒,然后拍拍屁股走人。不要说扶贫,是一项政治任务,就当做一项工作来说,这也不是一种敬业的做法。
再一个呢,单位人家已经说了,自己是脱产扶贫。单位并不给自己安排什么工作,回去以后只能是在家呆着。在家也没什么事儿,一个大小伙子,悠手好闲,也不对。
想到这里,高昶旭就说,“我回去也没事儿,你们这一块我也是第一次来,我觉得到处都稀罕。这样吧,你就当我已经回去了,所以不需要你陪我。”
“然后我就像一个旅游者,随便转一转看一看,说是熟悉情况也行,说是自由采风也可以。反正就是看一看当地的风土人情,算是工作之外的事情吧,你就不用陪我了。”
薛常委看到高昶旭执意要留下,也不好硬性劝阻。就说道,“不管怎么说,咱们不是一个单位的,但也是一个系统的。如果你要留下,我肯定要陪你的。不然的话,你吃饭呀什么的不好解决。”
高昶旭就笑了,“我这么大一个活人,又不是生活不能自理,干嘛要你陪我吃饭呢?不管这里有没有饭店,吃饭的问题还是好解决的。我就一个人随便吃一点,有饭店去饭店,没饭店,去老乡家也能讨口饭吃吧。”
薛常委就同意了,“反正你有我的电话,有什么事情随时联系。”
然后高昶旭就给分管副行长赵科长,说了自己的意思,两位领导对高昶旭的敬业也很欣赏。
分管副行长就说,“你愿意留在这里熟悉情况,也算是本职工作。尽管不太符合惯例,但是对扶贫工作来说,惯例,不惯例的,无所谓。关键是要在当地实实在在地办点实事,给老百姓一点实惠,帮助他们早日脱贫。”
“你有这种精神,我就放心了。具体的事情,有需要我跟赵科长帮助的,你打电话也行,见面谈也可以。总之,我们都会大力支持你的。因为这个事情,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说到底是单位的事情。”
送走了两位领导,高昶旭对薛常委说,“就按刚才说的,你该做什么做什么,不用陪我。我在这儿有睡觉的地方就可以了。这是山区,骑自行车不方便,我也年轻,就凭两条腿,能走到哪算哪,如果真的到了断粮断水的时候,我会给你打电话的。”
薛常委就说,“咱们这个事情你悠着点儿,不要着急,扶贫任务,到时候肯定是要完成的。那不仅仅是咱们的事,不仅仅是单位的事,还是人家当地乡的事。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到时候各种办法都有,各种手段都用,肯定是能达标的,这一点你不用担心。”
“今年的任务,实际上就一个,就是咱们单位的五十万扶贫资金到位,然后乡负责修路。就是村村通公路,当然是简易公路,这个昨天也说了。”
“按照咱们这里的实际情况,五十万万元虽然不算多,但是修那些路,也富富有余了。因为全乡现在需要通公路的,也就剩两三个村子了。你只要琢磨,怎么能让单位尽早地把这笔钱到位,就算完成任务了。”
高昶旭点点头说道,“那好啊,你告我那几个村的名字。我这几天,就到那几个村子转一转看一看,也算是实地勘探一下吧。”
“尽管说,实际任务由乡来完成,但咱们毕竟是扶贫的呀,咱们是出钱的呀。出了钱,总不能连钱花到哪儿,都不知道吧?”
薛常委觉得,高昶旭这个小伙子,工作还是蛮热情的,蛮有积极性的。如果扶贫的同志都能跟高昶旭一样,那说实话,扶贫任务还真的不愁完成。
从他内心里,倒是想陪高昶旭走一走的。但是,他这个人散漫惯了,而且对当地的情况也相当熟悉。高昶旭有好奇心,有兴趣的地方,他只觉得稀松平常。
只是叫高昶旭一个人,漫山遍野地去走一走,转一转,他也有点不放心,就又说道,“要不,我联系一下乡领导,请乡出一个人,陪你走一走,怎么样?”
高昶旭想了一下,觉得这个主意倒是不错。乡的人最起码人头熟,也熟悉路况。有乡的人做向导,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高昶旭就答应了。
薛常委就掏起电话联系,乡领导一听,也觉得今年这个扶贫的高昶旭同志,倒确实跟以往的不太一样。不仅喝酒好量,而且工作上很热心。人家能打破惯例,要求熟悉情况,乡根本就没有理由不配合。
乡领导就对薛常委说道,“看起来咱们说的,通过酒风看作风,也是有道理的。这个高昶旭同志喝酒实在,干工作也实在;酒量大干劲也大。他要到那几个村子去看看,我就派我们包村的干部小李子,跟他一起去吧。”
小李子不小。当听说小李子的时候,高昶旭以为他也跟自己差不多,二十郎当岁的年轻人。可是当他看到真人的时候,觉得大跌眼睛,下巴掉了一地。
小李子最少也40多,脸膛黑幽幽的,一看就是风吹浪打出来的颜色。常年在基层,也不太注意自己的形象,头发乱蓬蓬的,穿的西服皱巴巴的,跟当地人跟村民并无二致。
薛常委介绍两个人认识,握手之后,薛常委对小李子说,“高昶旭同志的生活安全,就托付给你了,你要照顾好他的生活,保证他的安全。有什么事儿随时给我打电话。”
高昶旭就兴冲冲地跟着小李子上山了。上山的路,并不好走,但是也没想象中的那么难走。山路,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陡峭,而是一种漫上坡,看起来没有什么明显的坡度,但是走起来却跟平地不一样,是要费点儿劲的。
好在高昶旭年轻,并不把这些山路当成一回事。山路弯弯,高昶旭总算有了切身体验。走着弯弯绕绕的山路,绕来绕去,最终就绕到了一个小山顶。
到了山顶,往下一看,发现自己竟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了,高昶旭忽然想到了一句经典的名言,历史的发展是螺旋式的前进。而他这个扶贫工作,他这个爬山,弯弯绕绕的山路,不也正好是螺旋式的前进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