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行长,说完自己想要说的话之后,紧紧地盯着高昶旭。他以为高昶旭,即便是一块石头,也应该在他的感召下,变成有温度的生命体。最起码,是应该能以适当的方式,回应刘行长的谆谆教诲。
但是此时的高昶旭,已经横下一条心。不管你做领导的说得怎么天花乱坠,你有千条计,我有我的老主意,就是一定要实事求是,如实作证。
所以,签名也好,另写说明也好,高昶旭都没有任何表态,只是低下头,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刘行长觉得自己已经仁至义尽,但是看起来对高昶旭不起任何作用,他也没有想到,高昶旭竟然是这样的油盐不进。
但是刘行长毕竟是领导,他必须顾及自己的面子,所以刘行长也没有图穷匕首现,没有逼着高昶旭当场表态。而是很随意地说了一句,“这个事也不着急,你慢慢考虑,考虑好了,可以随时来见我。”
然后就结束了谈话。
走出刘行长的办公室,高昶旭感到如释重负。不过正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毕竟刘行长现在主持工作,他对高昶旭,可以说有着生杀予夺之权。高昶旭也明白,不按照刘行长要求去做的话,那自己也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可是如果昧着良心,按刘行长要求的去做,高昶旭也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的。如果要昧着良心,那就用不着刘行长出面,当时在王占英那里,就可以签字了。
不过高昶旭也想通了,这个事情已经这样,无论如何,自己不能昧着良心去说话去做事,这是自己的做人底线。这样做,在目前的情况下,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好在,刘行长虽然主持工作,但是有些事情,他也是做不到的,比如说,他不能因此而处分高昶旭更不能开除高昶旭。所以,只要高昶旭夹紧尾巴做人,不惹事生非,王占英和刘行长,即便是想找他的茬,也要费很大的功夫的。
可是高昶旭没有想到,王占英对他的报复来得这么快,这么狠。也许是有什么直觉,高昶旭的右眼皮儿,一直跳个不停。虽然他不相信这些灵异的事件,但是左眼跳财右眼跳崖这个古话,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
虽然他不相信这些古老的说法,但恰恰是这些古老的说法应验了。人事科的赵科长打内线电话,请高昶旭到他办公室去一趟。
在高昶旭的潜意识中,凡是领导打内线电话,要他去领导办公室,基本上没有什么好事情告诉他。王占英那里是这样,去刘行长办公室也是这样,现在并没有直接领导关系的赵科长,居然也打电话要见他。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儿,但是高昶旭的直觉告诉他,不会是什么好事情。
果然,坐下之后,赵科长笑眯眯地亲手给高昶旭倒了一杯水,态度非常热情。他的热情,使高昶旭都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了。这种热情,也使高昶旭提高了警惕,更加相信赵科长给他谈的,一定不是什么好事情。
赵科长一定要高昶旭喝下那杯水,然后才满怀歉意地说,“本来这个事情,按照规定是不能对你说的。但是根据当事人的意见和要求,我又必须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你,一个是我也算完成了一项任务,另一个是,你也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病害在哪里?”
高昶旭有点木然,不知道赵科长从何谈起,就点点头。“反正我这一段时间,不是被这个领导找去谈话,就是被那个领导找去谈话,谈来谈去,都是对我不利的事情。所以我也有了免疫力,有了足够的思想准备,什么样的不利事情,我都能够接受。毕竟这些事情,都不是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我所能掌控的,叫逆来顺受也好,叫随遇而安也好,反正都是既来之,则安之。”
赵科长就接着说,“你有思想准备就好,但是我要说的这个事儿可能你没有想到。你也知道,咱们支部是由办公室人员和人事科党员组成的,我当了这个支部书记同时兼任机关党委委员。”
“你是咱们支部的重点培养对象,今年机关发展党员的指标虽然很少,但是咱们支部还是把你给报上了。”
“按照一般的规律,发展新党员,都要等到7月1日之前不久,也算是有特别的纪念意义吧。可是今年就有点儿奇怪了,机关党委,提前一个季度就研究今年的发展对象。”
“从各支部上报的发展对象来看,大家都比较看好你。因为你各方面的条件在那里摆着,工作方面,大家也是认可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觉得问题不大。组织委员那里你也是排在第一位的。”
“到了会上,你是第一个被拿出来讨论的,大家基本上也都赞成,确定你为机关发展对象。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同为机关党委委员的王占英,他对你提出了反对意见。”
“而且他也不隐瞒自己的反对理由,他说你这个人各方面都还不错,但是以共产党员的条件来衡量的话,就是有点儿老好人,不愿意得罪人,就是原则性不强。”
“他举的例子,就是你在餐厅事件中,没有主持公道,没有如实作证,耍了滑头。他认为通过这件事情,可以得出结论,你不仅不能作为发展对象,而且还建议咱们支部取消你的建党积极分子身份。”
“对于王占英的反对意见,参会的人,大都表示反对的。因为你是咱们支部推荐的对象,所以我作为支部书记就义不容辞地站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觉得餐厅事件中,你作为证人的证言,虽然见仁见智,但是谁也不能断定,你就真的看到了当时的真实情况。”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王占英的反对意见,有公报私仇之嫌。餐厅作证事件,不能作为取消高昶旭发展对象的理由。我的意见虽然得到了多数的同意,但是王占英的反对意见,因为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所以他的表现就比较激烈,比较动感情。后来我提议,按照组织原则进行表决。”
“但是主持会议的机关党委书记是刘行长。刘行长没有支持我的意见,当然他也没有明确表态支持王占英的意见。只是在我提出按组织原则进行表决的时候,他轻描淡写地说,既然对高昶旭同志的发展对象有争议,有争论,如果单纯地付诸表决,虽然有可能有一个结果。但是因此而造成的不团结现象,却是大家不愿意见到的,也是不应该的。所以高昶旭同志的入党问题,可以暂时搁置起来。我们发展党员当然是应该高标准严要求,要大家一致公认,有争论的我们先放下,继续研究其他的建党积极分子,符合不符合我们的标准和要求?”
“当然,各支部都有推荐的建党积极分子,这些积极分子也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既然刘行长作为会议主持人这样说了,那你这个事情就放下了。然后讨论名单上其他的人选。其他的人就趁虚而入,最后就确定了机关的优先发展对象。你不在其中。”
“散会的时候,王占英提出一个动议,要求我作为支部书记,把会上对你的争论情况告知你。他的理由是,既然把你的问题搁置起来,就要把对你说清楚,也有利于你的以后改进,有利于你的进步。他不害怕得罪你,他要坚持原则,强调明人不做暗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