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坤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2章 滚出去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正所谓是为兄弟两肋插刀者, 往往还要被兄弟和兄弟的心上人插上两刀,吕显觉得自己小命休矣。
    他心头憋闷,又不敢把锅甩回去。
    开玩笑, 姓谢的胳膊肘都拐出了天际, 能信他?他敢说姜雪宁一句, 天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
    吕显绞尽脑汁,想为自己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
    岂料谢危看起来并无什么异常, 反而轻若浮尘似的一笑, 续道“既然不闲, 那还不赶紧回去忙?”
    吕显顿时一愕“诶?”
    谢危却是看都不再看他, 径直转向姜雪宁道“此行我回金陵, 乃是回乡祭祖。与你同路,明面上只说机缘巧合遇到,本与姜侍郎姜大人有故旧,便顺路捎你一程。所以这一路并不直奔边关, 先按回京的路走, 什么时候再改道向西, 路上再看。”
    姜雪宁也是错愕了一下,才明白他的意思。
    原本她就疑惑, 谢危这样的天子近臣,一朝离开京城, 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倘若没个合适的理由,只怕不好。倒是忘了, 这人明面上乃是金陵谢氏的子弟, 回金陵祭祖是个再充足不过的借口。
    而与她同行,也好解释。
    毕竟她离开京城已有两年, 姜伯游要接她回去也说得通。
    这人倒是,任何时候都思虑周全……
    拿自己当挡箭牌呢。
    姜雪宁心里嘀咕,面上却很快答应了一声“好。”
    谢危便道“这便启程吧。”
    姜雪宁本来就没下车,此刻又答应一声,便要钻回车里。
    不过临转身时,却没忍住瞅了吕显一眼。
    真是,看这人方才如临大敌的架势,搞得她以为是他们无意中犯了谢危什么忌讳,要出点什么大事,让她跟着紧张了一把。
    结果啥事儿没有。
    这人没毛病吧?
    这一眼虽然简单短暂,可吕显何等精明之人?一愣之后,立时回过味儿来,品出了其中的怀疑与不屑,一时真是心里有苦说不出,气得干瞪眼。
    也不知是不是觉着这场面有趣,谢危笑了一笑。
    吕显更觉闷得慌了。
    刀琴剑书都在,一人赶车,一人骑马。
    随行的还有先前在观澜楼下看见的那十数名身着劲装的护卫,个个高手,都跟在了两驾马车旁边。
    这会儿天天刚亮,城门口笼着一层薄雾。
    谢危也上了车去。
    一行人就这样大摇大摆地出了城。
    诚如谢危所言,倘若他们直奔边关,落入有心人眼中,难免露出端倪,只恐误了大事。所以此行并不朝西北方向的滁州而去,反而是上了去往扬州的官道。
    姜雪宁昨晚没睡好,马车上正好补觉。
    这两年她出行不少,所以车厢里打造得很是舒坦,倒也没什么颠簸的不惯。
    只是睡醒之后,便觉无聊。
    一开始还撩开车帘朝外头看看,可江南风光也无非是这样,天上既不会长出树,地上也不会飘着云,看多了便觉得没什么稀奇。
    这一路除了赶路,就是歇脚。
    人倒有大半时间都在车上。
    她只好看书。
    毕竟提前也料到了路途遥远,所以带了几本闲书路上看。
    可一则车上看书格外费眼睛,二则闲书也不怎么禁读,才过六七天就已经被她翻得差不多了。
    “唉,无聊……”
    躺在自己车厢里,姜雪宁把最后那本书扔到了角落里,盯着车厢顶上木质的纹理,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掀开车帘一看,外头是衰草遍地。
    这段时间他们一路往北,已经走了上千里路,江南的风景也渐渐改变,天气也越来越冷,远山的红叶上都凝了一层薄薄的寒霜。
    谢危的马车就在前面不远处。
    这一路他们除了在驿站或者客店停下来打尖歇脚,几乎都待在自己的车上,很难碰上面,倒跟不认识似的,话都很少说上一句。
    实在闲的时候,姜雪宁偶尔也会想到这个人,思考一下与这个人有关的问题。
    比如,她真的知道谢居安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毫无疑问,这人便像是那山上的大雾。
    难以琢磨,无法揣度。
    他行止有度,甚少轻慢,身上有着与生俱来似的矜贵。纵使她知道他上一世曾造了多少杀孽,又是何等心狠手辣,也很难否认,他的确配得上世人“圣人遗风”之称道。
    有时,她甚至会想,当时别馆里对着谢危,她到底是愤怒多一点,还是失望一点?
    以势压人,机心算计,一副冷酷心肠,为了保全大局才带着她去边关营救公主,固然让她有一种被人玩弄于鼓掌的愤怒。可往深了去想,未尝不是她对谢危存有希望。
    好像觉得他不该那样。
    尽管他绝不简单,可姜雪宁潜意识里仿佛认为,谢居安危险归危险,算计归算计,却有自己的底线与原则,绝不与那些真正的阴险小人同流。
    盯着前头那辆马车,姜雪宁出了会儿神,待得一股冷风吹到面上,才回过神来。
    她想这么多干什么?总归救完公主之后,桥归桥,路归路,躲得远远的就好,谢危是什么人都同她没干系了。还是想想怎么度过这漫长无聊的路途比较合适。
    这么琢磨,姜雪宁的目光就自然地落到了一旁刀琴的身上。
    蓝衣少年背着弓箭,骑马跟在她马车边。
    她趴在窗框上喊“刀琴。”
    刀琴回过头,便看见她朝自己勾手,下意识先向前面谢危的马车看了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调转马头,与她的马车并排而行,靠得近了些,问“宁二姑娘有吩咐?”
    姜雪宁眨眨眼“你会下棋吗?”
    刀琴身子一僵,道“会,一点。”
    姜雪宁顿时两眼放光“那可真是太好了,你上车来!”
    刀琴眼皮直跳“您想干什么?”
    姜雪宁也不知他这算什么反应,怎么也跟吕显那怂包一样如临大敌的架势?她纳闷归纳闷,却是直接将自己车厢里放着的一张棋盘举了起来,道“路上太无聊,来陪我下两把。”
    刀琴“……”
    他幽幽地看了姜雪宁一眼,只觉自己是倒了八辈子的霉,实在没那胆气再接半句话,干脆没回答,直接一夹马腹,催着马儿往前去。
    姜雪宁原想谢危身边的人对自己也常给几分面子,言听计从的,一看刀琴有所动作,还以为他是要答应,哪里想到他直接走了?
    再定睛一看,这厮竟朝前面谢危马车去!
    人超车窗靠去,似乎贴着车厢同里面说了几句话。
    没一会儿便回来了。
    姜雪宁还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无语道“就下个棋都还要请示过你们先生吗?”
    刀琴望着她“先生请您过去。”
    “……”
    只一瞬,她所有的表情都凝固在了脸上,然后慢慢崩裂。
    迎着姜雪宁那注视甚至控诉的目光,刀琴一阵莫名的心虚,慢慢把脑袋低了下来,小声重复“先生请您过去,就现在。”
    姜雪宁体会到了久违的想死的感觉。
    她慢慢放下棋盘,让车夫靠边停了下车的时候,只冲刀琴扯开唇角一笑“对你们先生这样忠心,我可算记住了。”
    刀琴不敢回半句。
    姜雪宁去了谢危车里。
    一掀开车帘,就瞧见了车里摆着的一张棋盘,黑白子都错落地分布在棋盘上,谢危手中还拿着一卷棋谱,竟是在研究棋局。
    她一进车来,气焰便消了,小声道“先生有事找我?”
    谢危撩了眼皮看她一眼“不是想下棋?”
    姜雪宁顿时像吃了个黄连。
    谢危闲闲一指自己面前的位置“刀琴说你无聊,坐吧。”
    我是无聊,可不想找死啊!
    刀琴到底怎么说的?
    姜雪宁心中咆哮,可对着谢危,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到底还是坐下了。
    谢危问“想执白还是想执黑?”
    姜雪宁看向棋盘,觉得头晕。
    谢危道“白子赢面大,你执白吧。”
    姜雪宁倍感煎熬“能,不下围棋吗?”
    谢危正去要去拿白子棋盒递给她的手一顿,看向她,眉梢微微一挑“那你想下什么,象棋,双陆?”
    姜雪宁弱弱举手“五子棋行么……”
    谢危“……”
    为什么忽然有种把手里这盒白子扔她脸上的冲动?
    姜雪宁觉得自己离死不远了。
    谢危!
    这可是谢危!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谢居安!
    她居然敢跟谢危提议说下这种小孩儿才玩的五子棋!
    可……
    围棋那么费脑。
    她真的不想。
    说完“五子棋”三个字后,姜雪宁把脑袋都埋了下去,想要避开谢危那近乎实质的目光。
    谢危有好半晌没说话。
    过了会儿才开始收拾原本摆在棋盘上的棋子,白子黑子分好,重新将一盒白子搁到她手边上,道“下吧。”
    姜雪宁抬起头来“下什么?”
    谢危眼角一抽,轻飘飘道“你不下,我便把你扔下车去。”
    姜雪宁打了个激灵,二话不说摸了枚白子,摁在了棋盘正中。
    这是天元。
    若是围棋,敢下在这个位置的,要么是傻子,要么是天才。
    但很显然她两者都不沾。
    她小心翼翼看向谢危。
    谢危盯了那棋子片刻,才摸出一枚黑子来搁在她棋子旁边。
    姜雪宁一看妥了,五子棋的下法!
    她心里于是有点小高兴,立刻纯熟地跟了一手。
    谢危下围棋很厉害,姜雪宁是知道的。
    不过她想,五子棋比围棋简单,谢危棋力虽然高在这种简单的棋局下却未必用得上,等同于她将谢危拉到了自己的水平线上,完全可以凭借经验打败对方。
    只是下着下着,棋子越来越多,需要顾及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她只注意着右上角,却没想到左边左边棋子已经连成了阵势,谢危又一枚黑子落在棋盘,便连出了五颗。
    她输了。
    姜雪宁憋了一口气,想自己差得不多,并不甘心,便道“再来再来。”
    谢危瞧她一眼,也不说什么,同她一道分收棋子。
    两人又下了一盘。
    这一次姜雪宁还是差一点,被谢危抢先了一步,大为扼腕,心里很不服气。
    一直到第三盘,她苦心经营,竭力掩饰,绞尽脑汁地往前算计,终于放下了自己诱导谢危走错的一步棋,然后不动声色地望着谢危,看他会不会发现。
    谢危似乎没察觉,真把棋子放在了她希望的位置上。
    等他手指离了棋子,姜雪宁终于没忍住笑了一声,立刻把自己早准备好的下一步棋放了上去,道“哈哈,先生你中计了,这一盘我赢了!”
    谢危照旧不说什么,面容淡淡。
    可落在姜雪宁眼底,这就是强撑要面子。
    她可不在乎。高高兴兴收拾棋子,倒是忘了自己刚被谢危拎过来时候的不情不愿,一心一意计较起眼前的胜负来。
    总的来说,还是谢危赢的多。
    可隔那么三四盘,偶尔也会输上一把。
    姜雪宁输的时候,都紧皱眉头,赢的时候也不特别容易。
    也正因如此,格外难以自拔。
    下得上瘾。
    尤其是偶尔能赢谢危一盘时,欢欣雀跃之情难掩,无聊苦闷一扫而空,简直别提有多快乐。
    第十三盘,终于又赢了。
    搁下决胜一子定得乾坤时,姜雪宁眼角眉梢都是喜色。
    她乐得很“先生围棋的棋力惊人,换到五子棋这种小孩玩意儿,可派不上用场了吧?您这就叫,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我这叫,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谢危看向她,又低头看棋盘。
    风吹起车帘,午后深秋的阳光懒洋洋照落一角黑白错落的棋子上,每一颗棋子都流淌着莹润的光泽。
    于是顺着这束光,他朝外看去。
    山川河岳,沃野千里。
    南飞的大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