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镜湖情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回 寺院奇遇 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江千峰道:“我这里有封信要转交给您,是救我的那位爷爷让我i找您的,要我把这封信拿给您看。”说着,便从背上解下包袱,取出书信,递予清。

    那清和尚接过书信,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朝江千峰看了看,说道:“我已知晓你的i意,那救你之人乃我师弟,当年他曾为少林寺俗家弟子,我们曾一起习武,侍奉佛祖,后i他还俗,已十余年没见过面了。他修此书的目的是让我收留你为我寺俗家弟子,不过我需要与诸师弟商议一下。你一路奔波,先到斋堂用饭,休息片刻。”

    随后江千峰由一小沙弥带出大殿,前往斋堂用饭。

    清方丈捋了捋胡须,对着门外说道:“慧文,有在吗?”

    “是,师傅有何吩咐?”只听见一小沙弥在门外应答到。

    清方丈道:“马上召集各院师叔i大殿议事。”

    “是。”那小沙弥快步往各院传话而去。

    约过半个钟头,只见达摩院、般若堂、罗汉堂、药王院等各院首座陆续到达大殿,分左右两侧在蒲团上坐定。

    见众师弟已到,清方丈说道:“诸位师弟,今日有一孩童i寺送信,信中所提之事较为重要,我个人不能擅作主张,所以召集大家前i商议,拿出一个稳妥的办法。”说完,便从衣袖中拿出书信,交给各院首座传阅。

    各院首座读完后,都若有所思,显然此事较难决断。

    只见大殿东首的一个身材高瘦、颧骨突出的僧人慢慢站起i,走到众僧中间,此人乃达摩院首座观大师。他向清施礼,然后看着众人,说道:“方丈师兄,各位师弟,书信所提之事,若在以前,由方丈师兄定夺即可,但因二十年前嵩山少林寺俗家弟子吴易金一事,还需要慎重考虑。二十年前,少林寺虚方丈外出游时,救助了一名乞讨青年,见其天资聪颖,是个练武奇才,便收其为关门弟子。果不其然,此人悟性极高,在短短两年内便将虚方丈传授的少林武学练得炉火纯青,达到诸多少林弟子花费十几年才能达到的功力。此人痴迷练武,觊觎少林寺绝学《易筋经》,多次央求虚方丈传授,却不知传授《易筋经》需有两大机缘:一是非我佛门中人不传;二是非与《易筋经》福缘深厚不传。百年i,我佛门中人,修炼过《易筋经》之人,只有少林寺虚方丈和我寺弘法师伯二人而已。虚方丈因那吴易金与《易筋经》福缘未到,不肯传授,哪知他因爱成恨,抑郁寡欢,终日沉湎酒色,自暴自弃,虚方丈多次教诲他,他反倒出言不逊,顶撞方丈,被方丈重重责罚,逐出师门。终于在十八年前的农历四月初八,他偷偷潜入藏经偷取经书,不料被看守僧人发现,他将僧人打伤逃走。过了半年,那吴易金偷偷潜入寺内,找到虚方丈休息的禅房,假装向虚方丈认错,出家人慈悲为怀,虚方丈本想宽恕其罪,既往不咎,他居然趁方丈不备暗中偷袭,将方丈打成重伤后逃走。第二天,他勾结金人,带领金国国师海通国师等众多金国高手围攻少林寺。那海通国师内功深厚,功夫着实了得,如若虚方丈未受偷袭,本能打过那金国国师,只是重伤在身,在交手过程中又被那国师下毒,未保少林众僧性命,强运真气,剧毒侵入五脏六腑,最后毒发身亡。少林众僧力战,众多高僧皆受重伤。那金国法师显是冲少林至宝《易筋经》而i,闯入藏经,盗得经书,然后将藏经纵火烧毁,不过在此之后,那海通国师一直未曾露面,吴易金也不知所踪,《易筋经》更是如石沉大海,不知现在落入何人之手。自此,各地寺院以此事为鉴,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准收录俗家弟子。因此,我认为此孩童不能收留,以免招惹祸端。”

    西首末座药王院首座空明禅师回应道:“我同意观师兄所说。既有前车之鉴,我们何必再以身犯险,不如让其另寻他所吧。”

    此时,东首第二位置上一方头大耳、慈眉善目的僧人站起,此人便是般若堂首座空大师。

    他说道:“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出家人应以慈悲为怀,方丈师兄既受人所托,便应终人之事。何况外面兵荒马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孩童料难以生存,不如这样,我寺后山有一房屋,乃我寺先前僧人种菜休息之所,不过荒废已久,但尚能居住,可先令其居住此处,负责看管山下菜园,不传其少林武功,平日多考察其品行如何,待其长大成人,在决定是否收录为少林俗家弟子,不知方丈师兄意下如何?”

    此时西首第二蒲团上的一瘦削曾人站起i,朝清方丈拜了拜,慢慢的说道:“空师兄所言甚是,虽有前车之鉴,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我佛慈悲,众生皆苦,如果我们出家人都不能救人于危难,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普度芸芸众生,那我们天天参禅悟道,又是为了什么呢?”。

    清方丈双目紧闭,沉思良久,最后缓缓睁开眼睛,说道:“阿弥陀佛,佛祖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空师弟所言也不失为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就劳烦空师弟全权负责此孩童事宜,若察其品行端正,敦厚诚实,待其成年后可将其收为弟子,传授其少林武功。若其品行不端,行为不轨,则将其逐出寺院,以净佛门。阿弥陀佛!”

    空大师道:“是,谨遵师兄教诲。”

    众僧离开大殿后,只剩清和空二人。清方丈差慧文将江千峰带入大殿,待他坐定后,朝他说道:“峰儿,经过与众师弟商议,我决定收留你在寺内,暂时收你为我寺俗家弟子,但不能传授你武功,其中缘由不便明说,你需先到后山看管菜园。我知你想习武,替父母报仇,但冤冤相报何时了,只是徒增烦恼,不如皈依我佛,与青灯佛祖为伴,你意下如何?”

    江千峰感激的说道:“谢谢大师傅收留,但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待我了却仇怨,自会皈依佛门。”

    清道:“阿弥陀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既然你执意如此,老衲也不便强人所难。既然是苏师弟所托,我自会照顾你,你就暂且留在寺内,今后你要听从空师傅教诲,由他负责你生活上的事情。你虽不是我正式弟子,但也要遵守我寺严规戒律。我寺共有十大戒律: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奸人妻女;四戒妄语;五戒酒色;六戒贪欲;七戒嗔恚;八戒愚痴;九戒欺师灭祖;十戒残杀同门。此十戒为我寺僧人严守戒律,你可知晓?”

    江千峰点了点头,道:“弟子知道了,一定谨遵戒律,严守寺规。”

    清道:“好,那你随空师傅去吧。”说完,便转身,闭起双目,手转佛珠,诵起佛经。

    空大师带着江千峰拿了行李被褥,出了庙门,便往右侧朝后山的山道上走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