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休问梁园旧宾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章:芷兰无泪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3

    吴王东宫后花园,芷兰坐在花园亭子间读书简,她一边读一边拿手抚摸那书简上的字,若有所思……

    忽儿听到一阵异样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遂抬起头i,就见杏儿一路坷坷绊绊地从园中小径跑i,一边跑一边一脸惊慌地喊:“大小姐……大小姐不好了!”

    芷兰见杏儿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惊异地问:“怎么了?”

    杏儿站在那里只是喘息。

    芷兰见状不由嗔怨:“什么天大的事儿,要你这样!真是没见过世面的丫头。”

    杏儿喘了好一会儿,未说话先有泪水流出i。

    芷兰见状脸上也不禁露出一丝惊慌。

    杏儿捂着脸抽泣道:“大小姐,刚才前殿传出消息,跟世子爷的小厮从长安回i报信,世子爷他……

    芷兰顿时愣住:“他怎么了?”

    杏儿:“他……殁了!”

    芷兰皱眉道:“胡说!好好的,怎么会殁了?”

    杏儿吞吞吐吐:“说是……”

    芷兰:“你说,你快说呀!”

    杏儿:“说是在长安东宫跟皇太子下棋,二人起了争执,一言不合被皇太子拿棋盘给……给活活砸死了!”

    芷兰盯着杏儿看了几秒钟:“你说的可是真的?”

    杏儿抽抽嗒嗒:“这种事,杏儿岂敢胡言?”

    芷兰遂软软地坐在亭子间的石墩上,神情愣怔着,手中的书简不知觉间滑落在地上……

    杏儿叫道:“大小姐,大小姐……”

    芷兰坐在那里好一阵恍惚,心里眼里竟是一片空白……

    园子里一阵阵风吹异响,芷兰忽儿意识到什么,挣扎着站起i,对杏儿说:“马上跟本小姐去前殿,我要去问个究竟!”

    她那里起身刚走了两步,就见打从园门的方向快步走i几个人。

    打头的竟是韩安国,就见他一路走在几个人的前面,紧跟在他后面的,是枚乘、邹阳、公孙诡,还有婉兮。

    看看这一行人就要i到面前,芷兰迎着他们站定。

    韩安国先走一步,看着杏儿对芷兰问道:“大小姐都知道了么?”

    杏儿抽泣着点头。

    韩安国这才对着芷兰说:“大小姐请节哀!”

    芷兰望着韩安国,喃喃道:“到底怎么回事?韩大夫怎么i了?”

    韩安国:“侯爷和夫人得知消息后很不放心,连夜派少儒到吴国i看望大小姐,希望大小姐别太难过……”

    枚乘走近前i:“芷兰小姐,是这样——出事之后,皇太子自知难逃罪责,便自己到承明殿陛下那里悔罪,梁王因坦护太子惹怒了皇上,现在也已经与皇太子一起下在诏狱,韩大夫听说后马不停蹄先回了梁国报信,睢阳侯得知消息后很惦记大小姐,遂托韩大夫先i这里看望大小姐。”

    韩安国:“吴王多年都与长安不相往i,如今又出了这等事,只怕凶多吉少,侯爷与夫人大不放心……”

    芷兰:“世子的灵柩现在哪里?”

    韩安国:“下官急着i报信,世子的灵柩随后就到。”

    大家一时不禁沉默。

    杏儿忽然发出小声的啼哭:“大小姐好命苦啊!”

    一旁婉兮也拿帕子掩了口鼻连连抽泣,一时气氛压抑,邹阳在一旁拿手扶住她。

    邹阳小声像是对婉兮,又像是对芷兰说:“大家都不要太难过了,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要想办法应对才是。”

    芷兰闻言抬起头i,脸上竟然没有泪痕。

    韩安国长出了一口气:“下臣把消息送到,马上就得回去,事关重大,不光长安城里,就是梁国上下也是乱成一片,里里外外许多事需要重新定夺。”

    芷兰施礼:“韩大夫辛苦了!芷兰在此谢过。”

    韩安国:“大小姐不用多礼,事情出i之后,满天下多少双眼睛都盯着长安和吴国这里,大小姐如果有可能,当劝吴王节哀顺便,不要生事才好。”

    公孙诡不以为然:“韩大夫说得轻巧,那么大一个儿子突然就没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吴王一时接受不了也是人之常情,皇上那里也总得有个说法才好对吴王有个交待。”

    大家听他这话似乎弦外有音,一时面面相觑。

    韩安国沉吟了片刻,朝芷兰道:“大小姐眼下作何打算?”

    芷兰望望大家,摇摇头:“事发突然,芷兰心里乱得紧,实在没有主张……”说着垂下头i,小声道:“其实自打上次韩大夫劝说芷兰之后,我已经安下心i,是想留在此地跟他一起好好过日子的,谁能想到……”说到这里抬起头i,问:“我家侯爷和夫人怎么说?”

    韩安国朝邹阳等人看了一眼,思忖着放低了声音说:“吴王这多年i都与朝廷离心离德,谁都看得出i,陛下已是忍让再三。原本这次世子进京,陛下让太子陪他,也是有意从中调和,谁想竟出了这等事!这件事说得好听,是一次误伤,说得不好听,那就是在广陵和长安的关系上火上浇油,如若吴王心存不满,这之后只怕后果难料……如此,侯爷和夫人的意思不如大小姐先跟下臣回梁国等待消息,以避风头。”

    邹阳点头:“韩大人所言极是,事发突然,长安与广陵两处又有芥蒂在先,芷兰身在其中不好左右形势,倒不如随韩大夫先行回梁国,也是避一时之难。”

    那公孙诡却不以为然:“这叫什么话?世子妃即是嫁i吴国,无论时间长短都已是吴国的人了,哪有亲夫新丧未葬,热孝在身的新寡之妇就回娘家的道理?就算以后的日子冷清,回娘家长住也是常情,那也得等熬过了守丧、出殡的日子,否则也是说不过去的。”

    枚乘亦思忖着说:“公孙虽然言之有理,但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只说芷兰身体有恙,先行回睢阳调养也未尝不可。”

    没等枚乘说完,芷兰便笃定地对众人说:“不!公孙所言不无道理——芷兰即是嫁i吴国,不管与世子在一起的日子长短,都已经是吴国的人,韩大夫请回去告诉侯爷和夫人,芷兰既已为人妇,此时当守为妇之道,为夫君守丧才是道理,芷兰在此定当守得丧期圆满,再作下一步打算。”

    韩安国长出了一口气:“也好。这件事大小姐相机行事吧,请恕下臣不能在此久留,就此告辞,大小姐多多珍重,后会有期!”韩安国说着又一拱手,对枚乘、公孙诡、邹阳和婉兮道:“如此,拜托诸位多多照应了!”

    余者纷纷拱手辞别:“好说,韩大夫一路珍重!”

    芷兰亦对韩安国行礼:“韩大夫辛苦!恕芷兰不能远送。”

    本书首发i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