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之东北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七章捕龙长缨今在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守信早就设下圈套,刘黑七惨遭埋伏,兵败如山倒,但是,这噩梦才刚刚开始。

    在李守信的镇子前开阔地,刘黑七的土匪当场就被打死500多人,伤兵约有500多人,看着刘黑七已然溃败,李守信率领全部人马立即出击,痛打落水狗,到了下午时分,追击足有三四十里,刘黑七没有组织起来任何有效的抵抗,留下一路尸体和俘虏匆忙逃串,李守信看再也追不上逃走的刘黑七,这才宣布收兵回营。

    这一战,刘黑七损兵折将,丢下了二千多人马,撤回到自己的大本营围场的秀水镇。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半边天出现了火烧,秀水镇出现在朦胧的晚霞中。

    刘黑七带领着不到一千人马无精打采的回到秀水镇外,到了镇外,看到土墙城楼上自己的军旗还在飘扬,镇的大门紧闭着,四处一片静悄悄的,却不见有人出来迎接。手下有ren a声朝镇子喊道:“快开门,司令回来了。”

    话音刚落,土墙上出现了一批人,穿的是李守信部队的衣服,领头的大声喊道:“刘黑七,gu ri e,我们李司令早就安排好了,这回看你还往哪跑!”

    随着话音,几百个人出现在土墙之上,bu qiangji qiang同时响起来,无数发子弹射向刘黑七的残兵。这些残兵本就是惊弓之鸟,再遭埋伏,早已吓破了胆,在惊叫声中,扭头往回跑,地下留了一大堆尸体。

    镇门大开,几百名穿着各色服装的蒙古人骑着骏马,手里挥舞着战刀,嗷嗷叫着掩杀上来,刘黑七手下都亡魂出窍,没命的奔逃,落到后面的土匪,被蒙古骑兵追上来,一刀砍到在地。这下其余土匪跑的更欢了,刘黑七也裹挟在逃兵中,一起逃串,这一逃就是十几里,跑到附近的一个小山上,眼看着天马上黑下来,后面的骑兵见夜幕来临,也看不清人影了,就收队回去了。刘黑七这才算松了一口气,再看身边不过百十人,刘黑七急怒攻心,吐出一口血来。副司令夏子明就在身边,赶紧扶他,给他轻轻的敲打着后背:“司令,你要保重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只要活着,还有不少部队,还可以跟李守信报这大仇呀。”

    天黑了,刘黑七的心也凉了一半。

    秀水镇此时早已成空镇,一千多匹马和几十辆大车满载着刘黑七的物资行进在夜色中。马如龙和巴特尔骑在马上并肩走着。

    “马司令,我真服你了,我们假扮李守信的部队,一枪一弹都没费,就拿下秀水镇,还打了刘黑七一个埋伏,你真是神机妙算呀。”

    “巴特尔,你不要奉承我,这都是我们总指挥设计好的圈套,这刘黑七必须得往里钻,他就是个蠢蛋。”说着,马如龙哈哈大笑起来。

    “你们总指挥真了不起,有机会你给我引荐一下好吗?”

    “那没有问题,我们总指挥也是爱酒之人,见到你呀,肯定会和你大醉一场的。”

    张天宇今天可不是大醉一场吗!

    在县heng fu的食堂里,桌子上摆着十来样菜,张天宇陪着几位贵宾正在饮酒。

    “彼得罗夫先生,欢迎你不远万里来到多伦,你关心中国抗战的国际主义精神令我们十分感动,我代表多伦百姓,代表二十二军的全体将士敬你一杯酒。”张天宇热情洋溢的端起酒杯来,向来自苏联的特使彼得罗夫敬酒。

    经过宋青林的一再努力,苏联驻北平lg shi guan终于派出武官彼得罗夫来到多伦,与张天宇部进行第一次接触。

    九一八事变后,苏联heng fu采取严格的中立主义,不干涉日本在东北的行动,从而打消了日本的顾忌,使其更加肆无忌惮侵略中国东四省。张天宇在朝阳时就试图争取苏联的援助,来抗击日本侵略者,但多次接触沟通未果。1932年6月,gu  ang中央决定对苏联恢复外交,得到苏方的赞同。同年12月,双方正式宣布恢复外交。苏联此时逐步开始调整其外交战略,把重点由过去支持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推翻资产阶级政党转而为制止fa xi si的侵略行为。在这个大前提下,日军大举进攻长城,同时威胁察哈尔,为了远东局势势考虑,苏联派出特使彼得罗夫将军来察哈尔一行,私下跟中国的g ri队伍接触,抵g ri本对察哈尔的进攻,保证苏联远东的安全。

    这是一次私人间的会谈,各方心照不宣。

    会谈没有实质性的问题,宴会却在及其热烈的气氛中度过。这一夜,张天宇喝得是酩酊大醉。

    次日早晨,天已大亮,张天宇才从醉梦中醒来,他的头还在发晕,喝了一大杯茶水才缓过点劲来。

    在火feng huang的服侍下,吃了早餐,张天宇就骑马去了郊外,这一路上火feng huang还在小声埋怨着他昨晚的醉酒,他只是微微笑笑,没有说什么。

    多伦城外一个小土包前已经聚拢了不少人,赵连举正在那里跟百姓们讲着什么,看到张天宇过来赶紧跑过来:“张总,你到这里视察了,看看这地方选的怎么样?”

    这一带一马平川,眼前望去是一片大草原,现在刚刚开化,草还没有长起来,但依稀有绿芽拱出地面。一个不大的小土包在这里真是鹤立鸡群一样,远处的河水,近处的草原尽收眼底。

    “赵县长,你费心了,这个位置真的很不错,作为我们纪念为抗战牺牲的烈士们的陵园条件可以。你们县heng fu辛苦了。”

    “张总,能为牺牲的将士们出点力,是我们的荣幸,何谈辛苦。明天就是纪念碑奠基典礼的日子,张总,我现在组织人清理场地,布置会场,你看还有什么要求的吗?”

    张天宇点头示意,没有挑什么毛病。

    这时张大彪走过来,跟张天宇敬礼道:“张总好!”

    张天宇回个礼说:“大彪,明天你们负责这里的安全和阅兵工作,准备的怎么样了?”

    “张总放心,一纵全体已经准备完毕。”

    “你们现在是新编第一师,不要再提一纵的字样,记住了。”

    “报告张总,记住了。”

    张天宇看张大彪总是一副军人正规的样子,微笑着也就没说什么,私下里两个人关系很融洽,但张大彪在外人面前一直表现的规规矩矩。在张大彪和赵连举的带路下,对准备新建的烈士陵园进行了细致的询问和实地的考察。

    这一转悠就接近中午了,火feng huang着急的小声跟张天宇说:“快中午了,早点回去吧。”

    张天宇明知故问说:“中午着什么急,你饿了?”

    “你是不是没有醒酒呀,我哥今天回来了。”

    张天宇哈哈笑着着说:“你就说想你哥不就行了,他呀也快回来了,咱们回去吧。”

    一对对身穿崭新的军装、背着各式武器、迈得整齐的步伐的队伍走进多伦,多伦的百姓都在夹道欢迎这只精神抖擞的军队。在他们的队伍中,还有很多穿着百姓服装的各种人士,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这是华北爱国人士和学生,他们跟随霍明生的六十四师首先来到了多伦。

    一个年轻的身穿少将军服的军官走到张天宇面前,大声说道:“张总,第六十四师师长霍明生前来向你报告,全师共计五千一百八十六名战士,现在全部到齐,请张总检阅。”

    “霍师长,你们辛苦了!”张天宇先是跟霍明生握一下手,接着对战士们说道:“六十四师的战士们,你们辛苦了!古北口一战,你们打出中人的气概,大涨了中国人的志气,你们是好样的!”

    全场传来热烈的掌上,这热烈的掌声直达霄。

    翻译在一旁向彼得罗夫转译张天宇的话,彼得罗夫望着这英雄的队伍不断的点着头,他也融入这激动得海洋中。

    1933年4月5日,天空飘着小雨。

    在察哈尔省的多伦县城外,几千名二十二军战士冒雨持枪站在一个新要兴建的烈士陵园的基地,大家神情肃穆,凝视着前方。

    多伦县的上万名群众自发的冒雨来到这里,观看着庄重的历史时刻。

    张天宇没有戴任何雨具,和在场的几千名官兵一起在雨中等待着时间的到来。

    二十二军的主要将领扬子升、张大彪、张中齐等人都在旁相陪,苏联特使彼得罗夫、刚卸任代理省长的仵墉、新任察哈尔省长鹿钟麟、冯焕章的联络官、hng gng在察哈尔的代表、多伦沽源张北三个县的代表、内蒙一些主要部落的首领、多伦一带的宗教代表都出席在主席台上。华北一带的一些记者也应邀来到这里。

    十点整,随着十八声礼炮的轰隆声,张天宇走上了主席台。

    “尊敬的先生们,女士们,各族同胞们,我可爱可尊敬的战友们:

    九·一八,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的9月1八日,日寇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从那天起,中国人经历了江河沦陷、生灵涂炭的苦难岁月,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日寇的铁蹄在数月内踏遍的东三省,旋即建立伪满洲国,fen lie我国土,至我东北三千万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三千里锦绣河山尽失倭奴之手。今年,他们悍然出兵热河,意指长城,面对华北,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为复我国土,救黎民于苦海,切扶大厦之将倾,我中华男儿以复我国江土,以存中华民族之人格,誓抛热血头颅,不顾敌我强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必败而战之,明知有死而赴之。在火线上,在敌机下,在敌人ba xg中,英勇捐躯,两年来,仅我军将士阵亡凡三万三千六百七十二人,在此,谨向我民族英烈致沉痛的哀悼,谨向英烈之遗孤遗族致亲切的慰问。

    尊敬的先生们,女士们,各族同胞们,我可爱可尊敬的战友们!

    经我们血染的山河,一定永久为我们所有,民族的生存和荣誉,只有靠自己民族的头颅和鲜血才可保持。我深信我们东方这只巨狮马上就会觉醒。我们全国同胞的热血,都愿意奔放到g ri的战壕里,有识之士都将前仆后继,慷慨赴国难,现在整个民族的命运,抓在我们手里,我们大家都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只有我们血染过的山河,更值得我们和后世讴歌和爱护。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下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们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寇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我们是踏着先烈们的血迹前进的,后方的人民,要勇敢的踏着我们的血迹而来。

    坚持抗战,动员一切人力、财力、物力,展开全民族的全面的抗战,巩固国内团结,坚决反对投降,反对fen lie,反对倒退,这就是全中华民族继续努力的总方向。

    同胞们!将士们!奋斗吧!我们要胜利,我们一定能够胜利!”

    悲壮的悼词,霸气的宣言,慷慨赴国难的决心,听着无不深受鼓舞,又潸然泪下。

    雨中的松柏愈加苍翠,暗淡的天空愈加庄严,古老的大地在风中呜咽,但现在将士和百姓的g ri决心愈加坚定,他们坚信最终胜利是我们的!

    第二天,京津华北各大报纸相继转发了张天宇这篇g ri檄文,他点亮了黑暗中有志g ri的爱国人士的心声,成了一篇讨日宣言!

    在张天宇奠基g ri烈士纪念碑的同时,处在各个战场上的g ri先锋军的战士们同时向日军发动了攻击。

    围场县城外,邓文青不时的看着表。

    作为一位转战千里的老义勇军指挥官,他经历了上百场战斗,但唯有这场战斗让他有点紧张。参加张天宇的部队以来,他就是在承德参加过一次战斗,其余时间一直在张天宇的有意安排下休整,现在他的部队已经恢复到二千多人,虽然在人数上不到当初最多时,但武器an ya却是第一次这么充沛,他看出张天宇对他的厚爱。这次整编,他被整顿为新编第二师师长,这可是和张大彪平起平坐的地位。他深知张大彪是张天宇起家时的元老,作为刚加入这个队伍的新人,张天宇对他如此信任,确实让他感动的受不了。这次,他放弃在多伦参加g ri烈士纪念碑的典礼活动,来攻打围场,就是要报答一下张天宇的知遇之恩。这种行为虽然很狭隘,但不妨碍他起到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围场守军并不多,只有日军不完整的一个中队,加上伪军李守信部的一个团,邓文青并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他只是等,等到那一庄严的时刻的到来。指针正好值在十点整,邓文清大喊一声:“开炮。”从刘黑七的秀水镇缴获来的的两门老式俄式的七五山炮和几门小迫击炮立时发出了怒吼声,由于炮兵不是很专业,十来发炮弹大都打歪了,只有一颗七五炮弹正好打在城门上,木制的城门立时被炸的粉碎,城门口出现一个大洞。

    第一轮炮击过后,临时客串的炮兵们在几个会用炮的老兵指挥下,手忙脚乱的准备着第二轮炮战,第二轮炮击就没有第一轮那样发射的齐整了,但准确性有所提高,在混乱中发射出三轮炮击,已经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不仅是城门被炸毁,土制的城墙也被炸塌了好几处,起不到应有的防护作用了。伪军们大都怕死,要不然也不会跟着长官投降日本人,现在看到城外向城里开炮了,防御城门口的伪军除了死伤之外,都一股脑跑没影了,邓文青的步兵和巴特尔的蒙古骑兵步兵一齐冲进了围场县城。

    围场城内现在是一片大乱。

    鬼子这个中队原本参加了赤峰的战斗,在战斗中本已经损失了将近一半士兵,新补充的兵员还在路上,现在只剩下一百来个人,驻扎在围场的旧粮仓那里。

    这伙鬼子经历了残酷的赤峰战斗,每个人心理都扭曲了,在围场这段时间,他们奸y fu女,烧杀掠抢,无恶不作,引起了极大的民愤。在当地百姓的带路和掩护下,龙战和他的特战队员们以及巴特尔的一些蒙古族战士已经潜伏到粮仓附近,等待攻城部队发起进攻时给鬼子迎头痛击。

    苏迪雅紧贴着龙战埋伏在那里,在她强烈要求下,龙战同意了她参加这次战斗。现在她美丽的眼睛就停留在龙战的身上,只要有他在,苏迪雅心里就有了主见骨。

    城外炮声一起,旧粮仓里的鬼子就开始了行动,除了留下一部分人看守粮仓外,剩余七十多鬼子在中队长的指挥下,跑步出了粮仓,奔城门方向增援去了。

    这伙鬼子在围场安逸了一个月时间,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们的大门前现在就埋伏着几十个精兵,一把把索命的钢枪已经对准他们的脑袋。

    看到鬼子基本都出了粮仓,龙武手中一对驳壳枪及时发出了怒吼,在前面奔跑的两个鬼子登时倒在地上,接着,特战队员和蒙古族战士的枪声也同时响起来,刚从粮仓出来的鬼子一时间有一大半被a a在地,剩余鬼子也趴在地上开始了还击。

    龙武的特战队员们是经历过ga qiang度训练的精英,在人数接近的情况下,又有好的掩体,这些鬼子根本不是敌手,在攻城大部队到来时,地上已经没有一个能喘气的鬼子了。

    围场县城在邓文青的进攻下,宣告光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