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咸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八章 达则给老子炸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什么怎么办?”

    杨少峰道:“首先,咱们要搞的是岛根的石见银山,所以只要把石见银山及周围的地区清理干净,再从干仁后小松和源义持的手里拿到了岛根及以南的地契,剩下的就跟咱们没多大关系了。

    换句话说,岛根以南的地区,包括九州岛那里,先让熙成后龟山帮咱们管着,等到他跟干仁后小松都打不动了,才是咱们接手的时候。

    在此之前,咱们该怎么卖农具的就怎么卖农具,该怎么看戏的就怎么看戏。”

    薛斌问道:“那让谁去卖?你要说那个干人后面松的那个孙子,咱们还能派个使节过去把东西卖他,可是那个小乌龟那里怎么办?”

    杨少峰嘿嘿笑了一声,说道:“巧了,之前有人抓了两个倭寇头子,更巧的是这两个倭寇头子还落在我手里了,回头给他们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让他们做这个代理商。”

    薛斌摇头道:“倭寇这么个玩意儿,它能靠谱吗?与其相信倭寇,我觉得还不如干脆相信狗不吃屎呢。”

    朱瞻基忽然开口说道:“倭寇再坏,难道还能坏得过他杨癫疯?”

    薛斌感觉无言以对。

    皇太孙说的没错啊,论到坏,永顺伯府里近半的家产就因为一场拍卖会而消失的无影无踪,自己事后还得对他感恩戴德,这世界上还能有人比杨癫疯这个六首状元更坏?

    杨少峰没理会胡说八道的朱瞻基和深入沉思的薛斌等人,而是接着说道:“少扯这些没用的,咱们接着说正事儿。

    老纪那边已经安排好了人手,他们会暗中挑拨倭国的南北两个朝廷还有那些地方上的大名守护们,让他们乱起来。

    至于咱们这些人,所要做的,自然就是把岛根那个破地方清理干净,稳定周围的环境,开始筑城,移民。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战争,那么真正的作战主力是从朵颜三卫、鞑靼、瓦剌那边抽调的骑兵,五个卫所的步卒,主要还是负责守卫石见银山和安顿百姓的城池。”

    吴英嗯了一声,说道:“明白,只要有三千骑兵,咱们兄弟几个就能把倭国给推个差不多了,用不着你杨六首担心。”

    杨少峰呸了一声道:“我担心个屁!我担心的是倭奴好吗?哥几个都小心点儿,别一不注意就把整个倭国都给推平了,后边咱们就没地方去抓劳工了。”

    ……

    海上的航行其实很无聊,拳拳到肉的拳击比赛看一场两场的会感觉很有意思,可是天天看拳赛,到最后可能就没什么感觉了。

    不过,从天津卫出发,到倭国的岛根县,原本距离上就不算太远,再加上这一路都没有遇上什么风浪,所以速度还算比较快,倒也不显得那么无聊。

    猎猎作响的明字大旗下,朱瞻基一身骚包到极点的亲王征袍打扮,手里拎着一把剑,旁边的杨少峰则是更加骚包的亮银甲,手里拿着方天画戟,身后披着的红色披风猎猎作响,两边是一同出海,打扮同样骚包至极的十几个公侯,看上去倒是气势十足。

    (ex){}&/  杨少峰瞧的有些眼热,这就是传说中的达则给老子炸?

    等到所有的宝船都来过了一轮齐射之后,远东商号这支庞大到遮天盖地的舰队才慢慢的驶向了岸边。

    刚刚岸上那些拿着五花八门兵器的倭寇已经不见了踪影,只有地上留下的血迹和散落在各处的残肢能够证明,这里曾经聚集了上万的倭寇。

    郑和捏着鼻子吩咐道:“来人,去把岸上好好清理清理,金吾前卫下船布防,登莱卫和蓬莱卫,青州左卫,金州卫,下船后向前搜索三十里,清理残余的倭奴!”

    杨少峰道:“这就完啦?”

    郑和点了点头,说道:“对啊,咱家往常在海上遇着不开眼的,基本上也都是这么干的,除非遇到了那些龟缩在陆地上不敢出来的,咱家才会带人上岸清剿。”

    瞧瞧,这是人说的话吗!

    你一个死太监不想着争权夺利陷害忠良,光想着开疆扩土扬威海外,你让大明千千万万的读书人怎么办?人家那些土著遇上你郑三宝也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心中暗骂一声,又等着金吾前卫下船布置好了防线,杨少峰这才随着朱瞻基等人一起下船登岸。

    海风带来的海腥味根本就遮掩不住浓郁的血腥味儿。

    只不过,朱瞻基和杨少峰好歹也是经历过麦铎围城的,薛斌等人也都是战阵上厮杀出来的狠茬子,郑和还有那些将士们更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唯有徐景昌和杨少峰的那七十三个学生感觉不太适应。

    朱瞻基瞧了瞧岸上的惨状,忍不住低声对杨少峰说道:“等回去了,先安排人在海边做好布置。倭国的惨状,无论如何都不能发生在我大明的海疆上。

    还有,那些该死的倭寇是不是还有残余?回头让备倭卫的人出去,全部剿杀干净,然后把他们全部筑成京观。我不要什么活口也不要什么劳工,就要京观,以震慑不臣!”

    杨少峰意外的瞧了朱瞻基一眼,问道:“怎么着,不怕被人骂?”

    朱瞻基哼叽了两声,答道:“我是大明的皇太孙,自然要替我大明的百姓考虑。若是海边百姓遭了这等灾祸,就不止是挨不挨骂的问题了。”

    杨少峰向着朱瞻基竖起了大拇指,夸道:“有觉悟!有思想!有担当!想不到你朱二九还是个三有好青年!”

    薛斌道:“状元公说的是,殿下这般想法,实是我大明百姓之福!”

    朱瞻基看问题的角度显然不仅仅是在大明的海防这一点上,面对着杨少峰等人的夸赞,朱瞻基也没有感觉多骄傲,而是开口说道:“少扯那些没用的。我倒是觉得,这火炮的口径应该更大,射程应该更远,最好是宝船上和岸边都能用,这样儿才方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