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咸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六章 杨少峰要滚蛋了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夏原吉的心情很好。

    这个所谓的远东商号的股本确实挺贵,一千两一股的价格并不是谁都能投得起的。

    但是远东商号的前途也很光明——有皇太孙朱瞻基的参与,就等于是有了朱老四和朱高炽的参与,皇家三代背书,意味着这家商号以后源源不断的收益。

    另外,彻底放开了海禁,就等于大家又多了一条来钱的路子,再清高的官员也不会嫌弃自己的合法收入太多。

    更重要的是,大明缺银子。

    远东商号的第一个目标是倭国,而倭国又有石见银山。

    所以夏原吉摆平文官们的速度很快,再加上徐景昌去摆平勋贵和武将们的速度,短短几天的时间,文武官员们就难得的达成了一致,打算一起推动开放海禁。

    只不过,让夏原吉和杨少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彻底放开海禁的事情居然会卡在朱老四这边。

    跟预想文官会不同意开放海禁的情况不同,现在的情况是朱老四不太愿意放开海禁——彻底放开海禁,对于民间有好处,对于国库也有好处,但是对于内帑却没有什么好处。

    因为郑和手下的那支舰队不仅仅是大明最大的舰队,就算是放眼整个世界,也当得起第一舰队这个称呼。

    “及临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舰队开始只有4000人,后来陆续才增加到19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总计仅177万人。

    而郑和手下的舰队,人数在27万人以上。

    手握这么强大的舰队,只要朱老四愿意,所有的海上生意都将是他自己的,而且不涉及到什么关税和商税,根本就不用分出哪怕一口汤来给别人喝。

    可是一旦彻底放开了海禁,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海上经商,再加上杨少峰和朱瞻基所说的商税和关税,原本全部到内帑的银子就得分润一部分到国库。

    所以一听到朱瞻基和杨少峰提出来要彻底放开海禁,朱老四的脸色就有些不太好看。

    杨少峰和朱瞻基想折腾什么商号,想要带着勋贵和文武大臣们一起出海做生意之类的,朱老四并不介意,甚至还打算再拨给他们几艘宝船。

    毕竟是自己的孙子自己疼。

    但是真要是彻底开放海禁,免谈。

    杨少峰很头疼。

    朱老四犯了一个不是错误的错误。

    他自己牛逼,能把勋贵和文武官员们摆成他想要的任意姿势,但是他的子子孙孙都能这么牛逼?

    瞧瞧挂在煤山上的那个倒霉孩子,但凡有他老四的三分手段,也不至于被逼到卖了宫里的金银器皿来筹措军费了。

    琢磨了半晌之后,杨少峰才躬身道:“祖父大人再考虑考虑?”

    “不考虑,”朱老四想也不想就直接拒绝了杨少峰的提议:“海上风浪极大,一旦遭遇不测,便是船毁人亡,血本无归的下场,朕不能因为国库就眼睁睁的看着百姓冒此大险。

    (ex){}&/  “就是,”杨少峰插嘴说道:“肉烂在锅里,百姓手里的钱不还是大明的钱么?如果不能把这些钱弄到大明,再多的钱也是人家的,跟咱大明可没什么关系?”

    “可是,海上风浪无常,百姓……”

    朱老四依旧不愿意放弃。

    杨少峰道:“做生意嘛,自然有赚有赔,百姓出海之前,也必然是有心理准备的,正所谓生死有命,宝贵在天。

    祖父大人身为天子,给了他们发家致富的机会,哪怕是他们命不好,可是也不能怪到祖父大人的头上来,相反,他们还会感激祖父大人。”

    杨荣不屑的瞧了杨少峰一眼。

    拍马屁?

    “启奏陛下,前番免了民赋民税,民间无不感恩戴德,许多百姓家里更是供着陛下的长生牌位。

    如果再开放了海禁,却不知民间又该如何感激陛下隆恩?臣请陛下择地试行开海。”

    夏原吉瞧着忽然开始猛拍马屁的杨荣,顿时不屑的瞧了杨荣一眼,然后对朱老四躬身拜:“臣附议。”

    “孙儿也附议。”

    朱瞻基跟着躬身道:“皇爷爷圣明,这海禁之事,关乎千秋万代,孙儿请皇爷爷三思,择地试行开海。”

    朱老四阴沉着脸不说话。

    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事情也确实是这么个事情,从杨少峰到夏原吉再到杨荣和朱瞻基,这些人说的都没错。

    但是朱老四就是不想开这个海。

    朱高炽瞧着朱老四阴沉着脸不说话,无奈之下只得躬身道:“父皇?”

    朱老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问道:“你也认为应该开放开禁?”

    不等朱高炽回答,朱老四又气哼哼的说道:“朕可以同意放开海禁,不过,你和瞻基你们两个可想好了,以后内帑里的钱少了,可千万不要怪朕。”

    朱高炽躬身道:“父皇圣明。”

    夏原吉和杨荣也一起躬身拜道:“陛下圣明!”

    朱老四从椅子上站起身来,甩了甩袖子,说道:“圣明个屁!朕知道开放海禁的好处,可是开放海禁,就是从朕的内帑里面割肉来补贴国库!”

    伸一手指杨少峰,朱老四又接着说道:“还有你,别以为朕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朕告诉你,远东商号,随你和瞻基你们去折腾。可是要是折腾不出来什么动静,朕能开得这个海,自然也禁得了这个海!”

    永乐十七年九月十九,刚刚过完重阳节没几天的时间,顺天府的一众官员和大量的生员们就自发的举办了大型的欢送活动。

    欢送杨少峰杨大少爷和一众勋贵们去倭国——勋贵不是好东西,杨少峰更不是什么好东西,现在难得的两伙人一起滚蛋,不好好欢送一下怎么行?

    滚吧,滚去倭国,最好死在那儿,多替大家赚钱子,你杨少峰就别回来了,连带着你那七十三个还不着急参加科举的学生还有那些蛀虫一般的勋贵们一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