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张辅的英国公一系类似,沐英的黔国公一系也是对老朱家忠心耿耿战死到最后一人,末代黔国公沐天波随永历帝朱由榔一起死在缅甸。
现任黔国公沐晟的爹叫沐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朱英,是朱重八的养子,洪武九年以副帅之职随邓愈征讨吐蕃,因军功被封西平侯,赐丹书铁券。
洪武十四年,沐英与傅友德、蓝玉率兵三十万征云南,此后一直镇守云南,直到死后被追封为黔宁王,这也是为什么渣某庸在小说里称黔国公为沐王府的根由之所在。
洪武三十一年承袭西平侯爵位的沐晟跟朱老四的关系不错,只不过能力稍微差了些,不仅比不上已故的黔宁王沐英,甚至可能比不上他的异母兄长沐春。
永乐四年,朱老四命沐晟为征夷左副将军,与成国公朱能分兵进攻安南,沐晟从云南进攻,朱能从广西进攻。但朱能在途中因病去世,当时还是新城侯的张辅接替其职,两人在白鹤会师,打下重镇多邦,并擒拿黎季犛,论功封黔国公。
后来交趾的简定复叛,朱老四合计着上一次怼交趾的时候就有沐晟,所以干脆让沐晟佩征夷将军之印率军征讨。
结果就是双方在厥江大战,沐晟战败,然后张辅率军与沐晟合讨交趾,生擒了简定送到京师。
之后张辅回到京师,留沐晟继续搜捕陈季扩,沐晟多次战役都不能攻下。张辅再次率军出师与沐晟会合,一直追击到占城,擒获了陈季扩,之后才班师回朝。
简而言之,就是沐晟打仗的本事不怎么样,好几次都是靠着张辅帮忙,才算是在云南和缅甸站稳脚跟。
但是人家沐晟命好——富州的蛮族叛乱,沐晟率领军队前去围剿,还没等进攻,派人前去晓以大义,竟然令他们投降了……
另外,干缅甸很容易,朱老四也从来就没把缅甸当个事儿,所谓的改土归流,其实根本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麻烦,尤其是当大明正如日中天的时代。
这时候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民族意识,大明的兵力正好又处于最强横的时期,如果能拿到大明户籍,从此成为大明百姓,享受着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待遇,那些穷鬼们会毫不犹豫的干掉他们以前视若神明的头人。
(ex){}&/ 可以这么说,从徐达到朱棣,中国最能打仗的军事家,他都跟着打过,从骑兵战到步兵战甚至水战,他也都陆续见识过,从鞑靼的阿鲁台到瓦剌的马哈木,他都勇敢的死磕过。
跟杨少峰混的多了,伊逍的思想也不知不觉的开始了转变,转而佩服起了这些为国征战的武将,所以一见到刘江的时候,伊逍就把姿势放得很低,丝毫没有翰林的清高模样。
刘江也很喜欢伊逍——没有寻常书生身上的酸臭气,反而带着一股子豪爽,再加上曾经斩杀了倭国天皇躬仁称光的光辉历史,刘江就更喜欢了。
六月十四傍晚,刘江得到了瞭望哨的报告,在东南王家岛上发现了火光。
刘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搓手笑道:“等了这许多天,这些矮矬子们终于来了!”
见伊逍依旧那副淡定万分的模样,刘江忍不住笑道:“依伊翰林之见,我等该如何防备?”
伊逍笑道:“刘总兵这是要考我了?”
斟酌了一番后,伊逍笑着道:“倭寇想要来望海埚,必然要乘船而来,所以,刘总兵是打算断其后路,然后举而歼之?”
刘江拍手笑道:“如果不是你一直跟老夫在一起,我都要怀疑是不是有人向你透露了老夫的安排。
不错,老夫就是这么打算的。只要烧了他们的船,这些倭冠就别想再跑了。”
伊逍点了点头,说道:“刘总兵好手段!”
刘江谦虚的笑了笑,说道:“真要是说起来,老夫还是更加的佩服你伊翰林,在倭岛上阵斩倭国天皇,当真是提气!提气!”
伊逍阴沉着脸道:“这些矮矬子,向来不怎么干人事儿。此前这些矮矬曾经抢掠朝鲜,把朝鲜的婴孩子扔进滚水里取乐,又或者杀了朝鲜怀有身孕的妇人,猜测腹中孩子是男是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