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猫团为什么没有发现鹰隼大队的踪迹?
他们一脚油门直奔北库基地,完全没有意识到鹰隼大队已经疏散到了北库基地南面三百多公里外的四号公路上,就在他们攻击航路的下方。
在御猫团对北库三大基地以及若干蓝军军事目标展开打击的时候,鹰隼大队全部十架战机在他们身后起飞了。
在计划调整了之后,聂剑锋也登机起飞了,他和唐磊磊开回27号su-27ubk,担任空中指挥机,而鹰巢野战指挥中心开始撤离到安全区域。迫使鹰隼大队作出这样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天气——最新的卫星云图显示四号公路以北的沙漠深处形成了新的沙尘暴,距离四号公路仅仅五十公里。
原本拥有最多十八个小时的作战时间,骤然变得只能进行一次出动攻击。也就是说鹰隼大队全部十架战机只有这一次升空作战的机会,输赢就在此一举。由此可见作战方案是一回事,开打了实施起来又是另一回事。在实际作战过程当中有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没有人能够预计,最终实施的方案和原定方案天差地别亦是正常不过的情况。
战机沿着四号公路以此起飞,前后间隔时间非常短,平均只有一分钟。李战驾驶037号歼-7egg最后一个起飞,因为他腿短。为了增加滞空时间他甚至带上了三个副油箱,加上两枚训练空弹,小丫鬟挂了一身的货,再看膀大腰圆的su-27,就特么的两枚训练空弹轻松得要死。
就算是这样037号歼-7egg的滞空时间也比不上“苏娘娘”。
至于李战为什么最终选择由他来驾驶037号歼-7egg,主要原因在于只有他才能完全的发挥出该战机的全部战斗力。能用的战机本来就极少了,如果有一架无法充分发挥出战斗力来,对整体的作战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损失。
在新生代飞行员队伍里,要说歼-7玩得最好的显然是李战无疑了。从最初的歼-7e到后来的歼-7乙型,再到现在的歼-7egg,甚至当时在三百师参观的时候他还开过歼-7g,每一款机他都玩得最好玩得最极致什么姿势都不在话下。
(ex){}&/ 回去再说吧,上千公里的长途奔袭加数百公里的低空突防,担负对地打击任务的歼-10a机群的余油已经不多了,没有办法再进行下一次作战。这个时候中型战斗机的劣势就凸显了出来。加挂了副油箱之后仅一千五百公里的作战半径,在一千公里外滞空作战半个多小时就要考虑返航。
当歼-10b出来之后,有一些希望在后续改型中增加航程的呼声,比如采用保形油箱方案,最希望这么干的是海航。他们动不动就要出去一两千公里,未来海航是要走向远海的,他们恨透了短腿战机。但是空军方面却认为歼-10当前的航程已经足够,没有必要搞什么保形油箱——空军始终把歼-10视为空优战机,加装保形油箱会对机动性产生影响。
八架大长腿歼-11b在后方的高空压阵,他们不时的作盘旋机动把机头指向正西方向,交替开启机载雷达进行搜索。歼-11b两发之间的尾椎是有一个小型雷达的,方向对着后半球,但是作战距离有限,只能提供实际十几公里的探测距离,主要是用来配合离轴格斗导弹对后方进行攻击的。
显而易见,载油量大是可以任性的。
刘志伟看着座舱外黑乎乎的夜空心里很不踏实,感觉耳朵后面凉飕飕的。他再一次和僚机大坡度爬升掉头用机载雷达对后进行搜索了十几分钟,还是风平浪静。
这个时候红军的混合机群已经返航到距离西丁场站约五百公里的位置了,再有十来分钟就可以脱离战场。轰-6k的速度很慢,此时正在以每小时约七百公里的速度飞行。如果没有这些“累赘”,战斗机群早都落地泡茶喝了。
轰-6k:要人家下蛋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平静到让人害怕的战场正准备发生着中国空军有史以来最血腥的的“屠杀”,这一场对抗演练注定要载入中国空军实战化训练的史册。
ps:晚点还要更新,今天尽量写完这场对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