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雷法,陆演宁之前一直没有什么概念。
师父没传过,他也没见谁用过雷法,自然是没有什么概念。
回到练功房,陆演宁翻开了手中的,开始了了解、学习的过程。
所谓雷法,乃是可以呼召风雷、伏魔降妖、祈晴雨、止涝旱的一种法门。倒不是某一门派特有的,但是据记载兴起于北宋时期,最开始主要是神霄一派,后来渐渐的各门各派都开始修习起雷法。
雷法讲究“内炼成丹,外用成法”,将内丹与符篆咒术融为一体,既讲存思、存神、内丹修炼,又讲祈禳斋醮、符篆咒法等等。但是特别强调以内丹修炼为本,以符篆咒法为用。
雷法的思想基础是天人感应论,认为人身是小天地,人体各部分皆与大天地相符相应,其头像天,足像地,四肢像四季,五脏像五行,其精气神无不与天地相通相感。
不过,陆演宁只是将前面部分稍微翻了翻,并没有细看,而是直接找到了记载掌心雷的部分。
不是他不好学,而是实在最近在修炼的内容有些多,有点忙不过来,而且二师兄都说了只要先学个掌心雷就行,他又不是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
仔细的阅读了下来,单一个掌心雷法其实包含的东西还不少,什么合神内炼,什么开掌法,什么取雷电之气,什么等等,篇幅竟然不小。
陆演宁一一跳过,直接看掌心雷的用法。
这倒是简单了,不过就是一小段咒语,还有一个符图以及手诀。心法也特别简单,跳过的变神合神之类的,直接调用灵光混合身中祖炁,然后运到剑指上,默念咒语,对着左手虚写符图。写完之后,左手握成雷诀,再打出去就行了。
虽然看似简单,陆演宁也不是刚修炼时的菜鸟,却也是反复试了十来次,才感觉左手心酥麻酥麻的。
毕竟,他没有采炼过雷气,手上的这一点点雷气能量还都自身的灵光和祖炁所转换过来的,加上熟练度不足,一掌打出去,连一丝丝的雷电都看不见。
比起凌紫烟那一掌,不说天差地别,但也差不多就是那么回事了。
陆演宁并没有气馁,他知道,这是熟练度的问题,等他将熟练度提升上去,再炼化一颗雷属性灵石,应该勉强也能达到凌紫烟那种效果了。如果一颗不够,那就两颗三颗,四五六七八颗,反正他灵石还有不少。
(ex){}&/ “不过,二师兄,你给我的我稍微翻了下,难度可不低啊,要是全部修习下来,只怕得花不少时日吧?”陆演宁虽然没有细看,但是大略的翻了下,里边记载的内容可不少,最主要的是其中的内炼部分,那可不是三五个月就能搞定的。
欧玄熙笑道:“那是,这本又不是大路货,是师父当年给我的,我可是花了近十年时间才勉强敢自称是练成了的。你有兴趣就慢慢练着玩,有什么不懂的随时可以问我。但是,其实不用花费太多时间精力在这上面,修行,修的是长生之道,修的是超脱之道,这雷法嘛,再好,对我们来说也只是助道护助之术而已。”
确实,修行又不是为了天天和别人打架,虽然有很多时候免不了争斗。
雷法的威能再强,除非是专修雷法的门派,以之为长生之本,否则对于其他人来说也就是一门威力极大的攻伐之术而已。
修行,并不是修的东西越多越好,而是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取舍。初期,并不知道哪些东西更适合自己,自然只能不断的去尝试,等到明确了自己的路之后,就要有所取舍,分清主次纲目了。
虽然修行之人普遍的寿命比普通人要长,但是也经不起那般浪费。
不说别的,就以武当一派为例,其中就涉及到一个东西,任何门人弟子,如果在六十岁之前不能第一次完整的易筋易骨易髓,只怕这辈子也就没什么指望了。只有在六十岁之前完成第一次的易筋易骨易髓,身体完成第一次的蜕变,生发之力提升,才能有望更进一步。
否则,发生之力枯竭了,后续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和寿命去攀爬更高的修炼层次和境界了。
当然,这就是指一般情况而言,至于某些少数人有着奇遇或者特殊的机缘,那就又另当别论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微信关注“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