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4章 遭殃的扬州府官员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明朝时的扬州府比后世的扬州市要大很多,东临大海、西接凤阳府,北临淮安府,南界为长江,占据了江苏省三分之一的地方。

    朱慈烺北巡的路线并不是渡过长江直达扬州,而是从南京出发,沿江而下至海门县,再从海门县走通州、泰兴,最后到扬州府治江都县,相当于绕了一大圈。

    面对身边随行官员的疑问,朱慈烺说道:“本宫巡视地方,是为了体察民情,如果直接去江都,那是做什么?赴宴吃饭吗?”

    此时正值春耕,扬州府各处理应是一片农田,然而朱慈烺看到的尽是一片桑田,田中的作物被生丝、原棉等物取代。

    朱慈烺皱眉道:“朱钰,你带人去周围查探一番,去看看这泰兴县的田地,有多少种植了粮食,又有多少这种桑田!”

    朱钰是朱大典的长孙,今年十七岁,仪表堂堂,颇有才学,原本在南京国子监读书,此次北巡被朱慈烺特意带了出来,历练一番。

    朱钰带着一队随驾亲卫兴奋而去,这是他第一次随驾办差,定要把差事办的漂亮利索。

    朱慈烺又命人找了几个周围的地主,询问他们为何改稻为桑,当地官府是何态度?

    经过一番打探,朱慈烺这才明白,江南商业发达,在商业的诱惑下,官员们纷纷让当地有田的地主大户改种经济作物,以生丝为主,转而卖给洋人获取巨额利润。

    朱钰返回禀报道:“殿下,据学生所探,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以十分百姓言之,大抵已有六七分去农矣。”

    “六七成的农田都改成桑田了?”

    闻言,朱慈烺非常生气,早在五年前,他便在凤阳府推行耕地全面种植农作物,并要求凡是从事工商业的,需要有当地官府批文,且所占比例不得超过规定的三成。

    去年时,朱慈烺又重新颁布了令旨,江南各省以农事为主,京察考核更以修路和粮食产量为主。

    (ex){}&/  “繁华的商业,挽救不了大明,若是北方农业崩溃,即便江南商业再发达,还是无法避免改朝换代的命运!”

    众人听得冷汗直冒,皇太子这番言论太过大胆,若是别人敢说,早就打入死牢了。

    朱慈烺再度下令:“命户部派人严查全国耕地种植情况,按照去岁定下的各省商业比例,但凡超过的一律拿问!”

    随着北方战乱,渡江南下的灾民越来越多,本来连年天灾,粮食产量就不多,现在江南多地改稻为桑去赚钱,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现在的形式对于朱慈烺而言,长江以南已经没有了威胁,或是威胁很少,云贵川三省的土司也算老实,朱慈烺懒得跟他们再立规矩,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朱慈烺的计划,是吸引河南、陕西或者山东等地的军户流民等,往两广和云贵,开垦建城。

    那数省之地,目前还没有发展起来,可耕种的土地极多,草场林地也多,还有丰富的煤、铅、铁等各色矿产,可操作空间,非常的庞大。

    几年时间内,完全可以吸引流民百万人,在这些地方密集的屯田建堡,广泛种植小麦、稻米、棉花等农作物,再开设畜牧场,以粮食肉类为原料,形成一系系的手工业与工业。

    按照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只要你开垦了荒地,这块地就是你的,就算原先的主人找来,你也不用怕,朝廷给你撑腰。

    朱慈烺觉得这个模式非常的赞,在此基础上稍作改变,又颁布了命令,各地监牢中的罪人,除了要杀头的,统统发配了去垦荒种地。

    值得一提的是,仅广东一地,便有数千犯官及家属在田里插秧,过上了田园般的生活。

    这些因为怠政、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抵制新政等各项罪名被发配的官员们,在闲暇之时,不时的赞扬皇太子殿下的仁政。

    没被凶残的太子杀头灭族,已经算是上天感化了太子,让其变得仁慈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