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乾清宫正殿,朱慈烺坐在黄绢铺就的龙案上,批复着各地送上来的公文。
半个时辰后,朱慈烺伸了个懒腰,心中盘算这收拾漕运和盐商,重新将盐利划分一下,给盐税的大头握在手中。
大盐商们背后的勋贵官员后台都倒了,他们就是想闹腾没那个本事了,朱慈烺暗暗惋惜,没有机会抄了那帮大盐商的家。
经过锦衣卫一道接一道的上菜,在漕运码头刺杀朱大典的李大海多次自杀不成,终于扛不住交代了所有,李廷表顺藤摸瓜审了一连串的人,最终找出了幕后的主使,魏国公等南京勋贵。
龙案一侧整整齐齐摆着的一排免死铁券,这是勋贵们的家人在逼宫第二日就送来的,想要救下自家的当家人。
免死铁券其制如瓦,规格不同,像魏国公等公爵得到的是制式最大,高一尺,宽一尺六寸五分,侯爵的略小,伯爵得到的最小。
朱慈烺瞥向这些老古董,淡淡一笑,这玩意只能免死一次,现在加上逼宫的罪名,想弄死这些南京勋贵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
朱慈烺也按照规矩,拥有免死铁券就免死了一人,至于免谁,不是你说了算,而是我说了算!逼宫可是谋逆大罪,全家抄斩的那种,随便免死一个就行了。
不过朱慈烺显得非常仁慈大度,虽然抄了那些勋贵的家,但并没有诛他们的九族。
除了逼宫的魏国公等勋贵,其家族余者可以花钱买命,嫡出的一百万两银子一条命,庶出的四十万两一条命。
朱慈烺为他们搞了几个套餐,比如三个嫡出加两个庶出,只需三百五万两,省三十万两;五个嫡出加五个庶子,五百万两,相当于白送五个庶子
还有其他组合套餐,如嫡出加小妾组合,庶出加小妾组合
朱慈烺虽然抄了他们的家,但这些勋贵世家经过一二百年的发展,隐藏的资产还是有很多的,甚至比明面上要多。
这些钱不能不要,不拿就是天理不容了!
魏国公、抚宁侯等一干勋贵,朱慈烺计划在二月初二,去神烈山孝陵祭拜太祖朱元璋时一起处决了。
去年二月初二,他在京师处决了一帮北京勋贵,今年周年庆正好送他们下去见见面,唠唠嗑。
思绪间,值日太监抱着一沓公文出现在乾清宫殿外,道:“殿下,礼部左侍郎杨士聪求见。”
朱慈烺淡淡道:“让他进来吧。”
杨士聪应声轻轻走近乾清宫,立刻拜倒行了个大礼。
他担心自己正旦朝贺时表现不佳,在皇太子面前失宠,于是准备来补救一下。
(ex){}&/ 有的士子不惜上手打骂杨士聪,称他为斯文败类,还拿起砖石扔向杨士聪。
杨士聪头脑被砸中,险些开了花,额头不断流血,他大怒道:“胆敢扰乱公务者,就地格杀!”
杨士聪知道这些读书人的德性,前段时间天武军在金陵大会上屠戮上万士子,听闻那些士子怂包样一下子就露底了。
应天府的官兵开始不敢动手,但他见杨大人被人险些开了脑袋,血流不止的惨样,顿时也都发狠了,挥刀冲进了人群。
噗哧一声,一个胆大的官员持刀刺透前方一个士子的胸膛,这名东林学生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就向后扑倒在地。
见官兵们开杀了,前方那些围堵在书院前的士子们集体打了个寒颤,个个惊恐的尖叫着四散。
“不知好歹的玩意儿!”杨士聪冷哼一声,用布包着脑袋呼喝道:“进书院,全部拆掉烧了!”
一群应天府的官兵立即行动起来,将东林书院全部拆毁,然后用火油浇满整个书院,再以干柴助燃。
不多时,整个东林书院化作一片火海,整整少了一日一夜,最终化作一片瓦砾场,江南文人士子最后的丰碑直接被摧毁。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来荒废掉了。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宣传东林党的政治理念,自那以后,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如今被一把大火烧成了一片白地,许多东林士子不由得嚎啕大哭,朝野听闻后也大为惊骇,一些江南官员士子纷纷上疏,痛斥杨士聪的野蛮行为。
在杨士聪端掉了复社的总部后,朱慈烺这才装模作样的出来说了几句话,并阻止了杨士聪继续查封东林创办的《江南新报》和复社创办的《金陵时报》,交由礼部整改。
数日后,杨士聪以礼部的名义正式下令,取缔一切文社,各地私人开设的书院和组织,必须在经过礼部审核备案,若是政治团体,其宣传的政治理念必须得到朝廷承认,一切与朝廷理念相违背者,当地官府必须取缔镇压。
朱慈烺笑而不语,无论如何,从此刻起,这种私人团体想要把控朝政是再无可能了,都老老实实进官学读书吧。
至于言论自由,可以有,但想要反对朝廷执政纲领的,你还是得先考上了当官再说吧,别义务教育刚结束,就操着紫禁城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