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赐命为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33 担忧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知柔闻言感觉心跳直接漏了一拍,是她太瞧二表姐的能力了吗?虽然现在关氏打理后院,可是文国公府外院也是有府卫看守的。二表姐一个弱女子是怎么出去的?

    若不是有人故意如此,知柔还真不相信。

    “二表姐见到那位表哥了?”知柔好奇的问道。

    杨如春点了点头,“他一开始见到我似乎有些意外,不过在我表明身份以后,他倒是十分开心,我想或许是因为我容貌变化太大的缘故吧,而且他进京赶考,估计是遇到了什么难事。”杨如春说罢皱了皱眉,显得有些伤心,显然,这只是她的猜测。

    知柔心中不住的叹气,她现在可以肯定,这就是有人故意的,谁这么处心积虑的二表姐呢?

    二表姐不过是杨家一个不受宠的女儿,又是实力最弱的二房所出,算计她能得到什么好处?

    知柔首先想到的便是顾氏,想了想却又摇了摇头,顾氏已经铁了心,而且十分有把握将杨如春嫁到顾家,怎么也不会再这个档口让杨如春名声受损。

    能动的了杨家的府卫,又能帮着杨如春避开府中的仆从,这个人定是内院的人,而且手中的权力和人脉也不会。

    知柔脑海中慢慢浮现出一个人影,会是她吗?她不是在祠堂思过吗?在祠堂思过也不安分?

    不过算计一个二房不受宠的杨如春又是为了什么?

    如此费尽心机应该不单单是为了破坏一桩婚事这么简单吧?

    想起此前的动静,知柔总觉得这件事和太子府有关,可是两者之间如何联系起来,知柔却想不出,总觉得真相就在眼前却层迷雾遮挡,看不清,摸不着。

    “柔表妹,有什么地方不对吗?”杨如春想问又不敢问,等了半天也没等到知柔的回答,这才鼓起勇气问道。

    知柔抿了抿唇,道:“二表姐可记得当时给你送信的是何人?”

    按照杨如春的性子,心上人这种事情定然是埋在心底深处,除了贴身的丫鬟,怕是没人会察觉到,而且过去了这么多年,就算察觉到了也不会放在心上了,不是谁都想杨如春这么纯粹的。那背后之人是歪打正着?还是试探?

    杨如春想了想,“那信件是巧出去帮我买布料的时候有人扔到她脚边的,巧一转身那人已经不见了踪影。”

    “原来是这样。”听杨如春的描述,那位表哥应该是不知道原委的。

    知柔忽然想起当年王皇后被残忍杀害以后,圣后曾下过一道懿旨,整个路州王氏都不能在参加科举,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旁支子弟。

    可是二表姐口中的远房表哥怎么会准备参加秋闱,这有点说不通啊。

    就算参加了,也不会有名次的,除非打通了礼部,可是礼部由魏王把持,在世人眼中,魏王绝对是坚决的站在圣后这一边的,他一身的荣华富贵,或者说整个文家的荣华富贵都寄托在圣后一人身上。

    知柔有些想不通,这件事自然是不能跟杨如春说了。

    “表姐放心,这件事我会查明白的。只是以后若是再想出去,不如让秋兰陪着你吧。”秋兰性子稳重,心又细,待在二表姐身边倒是正好。

    杨如春闻言连忙摆手道:“不,不不,秋兰是表妹的贴身侍婢,怎能给我,以后我若是出去,定让表妹同行,不会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了。”

    其实杨如春心中也有些后怕,当时拿到信件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心中那抹悸动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想到表哥路州王氏的身份,总觉得表哥只身京城定然是不安全的。

    儿时第一次见到他时,他还是个十岁的男童,娘亲带着她去选料子,年纪的他竟然对各地各种料子如数家珍,让只有五岁的杨如春钦佩不已。

    家中不管是兄长还是父亲都没有像他那样耐心的给她解释过,如春风的声音,一板一眼却又不是礼数的形象深深的烙在了杨如春的脑海中,怎么也挥之不去。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容貌在杨如春的脑海中渐渐模糊,但是那声音却像是从遥远的地方断断续续的飘来,始终清晰。

    知柔见杨如春坚持,便也不在强求,跟杨如春道了别便回了正房。

    脑中一直想着事情,等到月上梢头了,知柔才入睡。

    杨家祠堂中,只有几盏烛光孤寂的摇曳着,只能堪堪照亮半边祠堂。而此时端正的跪在蒲团念念有词的李氏,半边脸沉默在黑暗之中,显得十分诡异。

    王嬷嬷一瘸一拐的端着一个木制托盘走了进来,到了烛光下在看的出,里面放着一碗粥,几个白面馒头以及几样菜。

    王嬷嬷俯身跪在地上将托盘放了下来,四下看了看,这才道:“夫人,顾家的事情黄了。”

    李氏缓缓睁开眼,撇了眼托盘中的饭菜,点了点头。

    王嬷嬷立刻上前将李氏扶到偏殿,偏殿陈设十分简单。

    一眼望去只有一张桌子和几张不算破旧的椅子,墙上也只是孤零零的挂着一幅山水图,看着格外凄凉。

    而右边的隔间里只有一张略显破旧的拔步床,音乐可见其间青色的纱幔。

    李氏面色看不出丝毫异样,仿佛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陈设,和春喜堂不甚区别。王嬷嬷扶着李氏坐下,梅梅看到夫人如今的样子,心中就不由得长吁短叹。

    王嬷嬷边将食盒中的饭菜拿出来摆放在桌上,便叹道:“夫人,您也该想想办法了,大姐那边已经等不及了。”看这地方,哪里像是国公夫人能住的?老爷爷真是心狠。

    王嬷嬷心疼的看着李氏。

    李氏接过王嬷嬷奉上的竹筷,夹起一块腌竹笋,目光忽明忽暗,闻言并未有多少触动,“只是试探而已,再说如今陛下只剩下两位皇子,湘王数年前便已经没了争储的资格,太子是唯一的人选。”

    说及此,李氏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精光,王嬷嬷见之心中一颤,很快便恢复如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