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柔记得,在圣后登上皇位后不久,父亲便离奇死亡,几乎同时,长姐也逝去了,如今知道了父亲的死因,现在她也要救回长姐的命。
这让知柔很难不将这两件事情联系到一起,东海候是圣后的人,这两者之间不会一点关系都没有。
整个皇宫布置的十分喜庆,张灯结彩,气势恢宏,连久卧病榻的景泰帝都出席了,见到景泰帝,知柔的心情有些复杂,至少从种种迹象i看,在这位帝王心目中,美人胜过江山,如果没有景泰帝的一再纵容,圣后又怎么会从后宫走到前朝,有怎么会有后面的事情发生,她的家人都不会死,外祖母也能长命百岁。
圣后不仅仅是大周的皇后,也是陪伴景泰帝走过那段艰难岁月的伉俪之妻。
从私心i说,知柔是怨的,如果景泰帝没有放任圣后把持朝政,就不会有她亲人的死,也不会有后i大周的风雨飘摇,可是只从景泰帝这个君王i说,自古君王多凉薄,作为一国之君,能如此长情,真真是少见。
知柔佩服之余,心也惶惶。
景泰帝看上去精神尚可,不知道是妆容的原因还是其他的什么,虽然脸色稍显苍白,身子略显单薄,但是精神却还是好的,坐在上首接受群臣的朝拜。
知柔不禁想起,前世在几个月前,景泰帝的病情突然恶化,细细想i,貌似就是在楚安王被刺杀的那段时间,但是这一世至今并没有传出景泰帝病危的消息,难道说景泰帝病情恶化和楚安王的事情有关?
前世在临近年关的时候,景泰帝终究没有熬住,而自景泰帝驾崩后,整个大周便陷入了无边的黑暗,酷吏横行,忠良被戕害,奸臣当道,民不聊生,没有人能独善其身,而这一切的缘由,都是由于圣后和周皇室的明争暗斗。
而这一世是改变了吗?景泰帝还会早死吗?知柔仔细想了想,觉得不可能,只要圣后还在夺权,景泰帝就注定要死,圣后现在或许还没有准备好,等到她准备好了,也就是景泰帝的死期了。
知柔知道,现在朝中一般的势力是圣后的,别说景泰帝根本不想收回,就算是想,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唯一的变化就是楚安王没有死,也就意味这楚安王所带领的二十万大军还没有被圣后收拢,还是景泰帝的人,圣后想要借景泰帝的手夺楚安王的兵权。
知柔正想着,忽然面前过去一直训练有素的队伍,而队伍中央便是身着奇装异服的异族人,众人都恭敬的立在一旁,保持着朝拜的姿势,只有眼睛好奇的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十分壮观,这是属于大周的实力和辉煌。
这时候的大周是强盛的,与边关异族也只是偶尔的小打小闹,而不久后便不再是小打小闹那么简单了,而是长刀挥兵长驱直入,先是边关百姓民不聊生,再是大周的广袤大地。
知柔注意到队伍中一双眼睛似乎一直在盯着她看,知柔顺着感觉看过去,那个穿着异族服饰的少年立刻十分自然的收回目光,似乎刚才一直看着知柔的人不是他一般。知柔微愕,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知柔在i京城途中救下的阿川。
知柔猜到他是异族人,但是看阿川身上的装饰,倒是更像是一国的王子。王子出使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之事,知柔眯了眯眼。
知柔至今想不出i这个异族少年当初为了能在江山泡那么久未死。现在见到真人,她有多了另一个疑惑,他为何会出现在江山?是被追杀?想起阿川王子当时狼狈的样子,知柔轻笑,看i乌苗巫蛊也不是战无不克的。
知柔生平第一次见到i自这么多民族的服饰,原i这就是乌苗的服饰,知柔记得一本书中曾经介绍过乌苗族的风土人情,服饰装扮,看阿川的打扮,知柔心中已经猜到了七八分。
只是阿川为何在几个月前便i京城,此刻为何又出现在这里?这一系列的问题在知柔的脑海中冒出,自从阿川解了兄长身上的蛊毒,知柔就在怀疑。
母亲当年也是这样毫无征兆的逝去,当时父亲遍寻各地名义也无人能说出到底是何病症,虽然和兄长的症状大相径庭,但是经历过兄长的事情之后,知柔心中那颗怀疑的种子就一直在生根发芽,怎么也拔不去,尤其是从周姨娘口中得知京城中有很多乌苗族人。
若真是如此,那乌苗人就太可怕了,他们竟然已经能渗入大周的官僚贵族之中了。知柔之前怀疑是否在杨家的后院就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它在冥冥之中操纵者杨家的一切,这不是周姨娘一个小小的姨娘能做到的。
但是至今,知柔还是一无所获。倘若不是在杨家,那便更加可怕,若是杨家,至少还能找出i,秘密处理掉,若是在别处,定是依附在某一当权者手下,这不是知柔一个闺女子能动的,至少知柔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
前世,知柔在周子由身边的时候好像听周子由说过,当时的大周已经是风雨飘摇,而乌苗这时候便联合其他部落,轻而易举地侵吞了大周南边的几座城池。周子由很少跟她谈论朝中之事,知柔清楚的记得当时周子由看她的眼神,那是充满疑惑和试探的眼神。
知柔觉得事情并非这么简单,乌苗人少,他们群居而生,并不需要这么城池,一定还有别的什么原因。
知柔一时倒是想不出i,但是前面各国使臣已经在进献贺礼了。
圣后正襟危坐,景泰帝面带微笑,显得庄重而可亲。
圣后与景泰帝一同站在高楼上,接受群臣及使臣朝拜,圣后容光焕发,一如君王,当真是万人朝贺。
知柔随众人深深拜了下去。
“大周开国以i,一直与各邦交好,从无侵犯之意,希望以后也能互帮互助,永结友邦之谊。”圣后心情愉悦,代表景泰帝接见各国使臣,并赏赐大量的金银玉器丝绸等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