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丞相保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八十二章 石破天惊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神都,梁侯府。∠菠±萝±小∠说

    阁楼之中弥漫着一股药味,今岁天寒,桓武长途行军之后,来往于神都、关中,身上的病势却是越发的沉重。

    轻微的咳嗽声响彻,持续不断。桓武的状态,便是梁侯府中的一名小卒,怕也是能够看得出来。

    这位执掌天下,手握中原七州的梁侯,天下间最为强大的霸主,怕是大限不远。

    桓武这样的病势,便是想要封锁消息,也已经瞒不住了。神都之中,暗流涌动,所有的势力都比以往表现得更为躁动。

    桓氏、苏氏、常氏、羊氏,神都之中各大豪族都来往频繁,便是早已经沦为边缘的夏氏宗室,也忽然生出一股焦躁之感。

    究其原因,神都暗中酝酿着的风暴的窝眼有二。

    第一个原因,桓武病重,却始终没有册立世子之位。而第二个,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桓氏一族,以及依附桓氏的各大势力,都希望在这个关头,桓武能够完成代周的工作,登基称帝。

    如今整个神都都不平静,唯二的例外,一个是皇宫中天子居住的桐宫,另外一个则是梁侯府中的小阁楼。

    “主公,今岁冬寒,一应受灾的郡县都发下了物资,处理妥当。只是雍州的情况特殊,经过蜀军这一闹,为了安抚流民以及筹备来年的军粮,还需要从神都的粮库之中调运一百万石粮草。”

    赵业带着几名梁侯府的属臣,将各地因为冬寒而受灾的地方处理得具体方案报告给桓武。

    桓武躺在病榻之上,脸色很是不好看。他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处理得很好,这文书是谁写的?”

    “禀主公,是李钰。”

    桓武一笑,说道:“写得不错。”

    得了桓武一句夸赞,李钰站了出来,拱手而道:“多谢主公!”

    从蜀国出奔,至今已经有五年,现在的李钰已经不是当初弦城之中的那个纨绔子弟,岁月敛去了他的锋芒,却让他变得更加成熟。

    当初桓武采纳了李钰的计策,让桓有济从石羊小道侧袭蜀国。结果佟鼓固守落鹰山,桓有济与两万精锐有去无回。

    (ex){}&/  “主公!”

    一众属臣有些担忧,尤以赵业为最。桓武便是病重,每日仍然要处理不少的政事,长此以往,怕是撑不了多久。

    桓武伸了伸手,深深呼吸了一口气,抚平了心中的悲痛。桓武修为不俗,也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很快便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还有什么事情?”

    赵业看了桓武的样子,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本奏折,当即跪在了地上。

    “骠骑将军尚书令羊检发来奏本,言主公数十年南征北战,居功至伟,有大功于社稷。周鼎衰微,夏氏无道,主公当上应天命,下顺人心,代周兴梁,肩承天下安危。”

    赵业一语,他背后的一众属臣个个都是惊讶无比,当即多跪了下来。

    桓氏早有代周之心,路人皆知。

    如今桓武病重,这话迟早有人会说出来。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最先说出这话的却不是桓氏中人,而是那个与大部分桓氏耆老有宿怨的羊检。

    要知道,在外人眼中,羊氏一族虽然重新获得了氏,可终究与蜀中的杨氏,桓氏一族的大敌有着血缘关系。

    羊检的身份很是敏感,众人本以为他会在这件事情中保持谨慎的态度。却没有想到,这石破天惊的话却是他最先说出来。

    而在场的一众属臣也相信,这将仅仅是一个开端。有了羊检的第一个例子在前,接下来,第二个,第三个劝进的奏本会如雪片一般涌进梁侯府中。

    “臣等以为骠骑将军所言大善,恭请主公顺应天命人心,肩承天下安危。”

    “桓武名微德薄,本只是一郡之长,幸得将士效命,在这乱世之中安抚一方百姓,又怎敢窥伺大位?诸臣不复再言。”

    桓武没有答应,众人自然也不会认为桓武会这么快答应。接下来,更大的一波劝进的风潮将会掀起,而他们,已经站到了最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