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少年从军见闻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少年从军(94)“蜜月期”中苏兄弟间那点事儿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那时的空军飞行人员,打从进航校本科起,学的是什么机种,毕业后就分配到什么部队,所飞的机种基本上就不变(当然飞机的型号还是会不断更新的),平日里也少有接触其他机种的机会,所以对别的机种充满了好奇心,甚至还有点“这山看着那山高”。一旦机场上降下一架不同于本部队机种的飞机,大家就会围过去看新鲜,有的人还会缠着该机的飞行人员问这问那。

    当时空军的机种不多,只有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运输机、直升机、通讯机等。其中又分喷气式与螺旋桨式(又叫活塞式)。

    因伤病住院,使得各个机种的飞行人员欢聚一堂,就会互相打听对方机种的特点,了解不同机种飞行人员的不同飞行生涯。这已成了一种乐趣。

    我们轰炸部队的飞行人员特别羡慕开歼击机的,尤其羡慕开米格—15喷气歼击机的,认为他们飞得高,飞得快,真的是“身轻如燕,矫若游龙”;而且当英雄的机会多。当时空军中的英雄绝大多数都是歼击机飞行员(其实是因为当年我空军以空防为主,自然是歼击机出动得多,仗打得多,英雄也就出得多)。在医院里一接触,发现那些飞歼击机的反倒羡慕我们飞轰炸机的。他们说:“开大飞机神气,那么大、那么重的家伙,能‘鼓捣’上天,不简单呢!”他们还说:“开轰炸机的容易当英雄,只要炸沉一艘军舰就是英雄。不像我们飞歼击机的,一天出动好几次,天天出动,累得要死,还常常打不上;打上了,要击落敌机也很费劲;好不容易打下一架最新式的f—八6,也只是个三等功,零打碎敲的,没劲儿!不像你们轰炸机,几颗大炸弹下去,立刻见成效。马上当英雄!”还有个歼击机飞行员说:“我们机场有一次降落一架轰炸机,那家伙,真威武!对比之下,我们的飞机就像是玩具。他们那些飞行人员走下飞机,一个个都戴着墨镜,可神气啦!那是上面专门配发给他们的。”我笑了:“是自己买的。”他不信:“不,是上面发的,一个式样嘛。飞这种飞机的,上级看得重啊!”我听了,直觉得好笑:还都是些孩子啊,就像喜欢玩具似的,一副墨镜就能让他羡慕不已。

    他们对飞重轰炸机杜—4的人,更是羡慕。他们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说什么飞重轰炸机的人如果出了重大飞行事故,刑事处分!连受“刑事处分”也要羡慕?其实他们是羡慕人家掌握的是国家最宝贵的东西。国家把最宝贵的东西交给谁使用,那就是党对谁的最大信任和重用,那就是光荣!

    当年二战时,美国的&b—9重型轰炸机超长途地越洋过海轰炸日本本土,其高度、速度、载弹量、航行距离、防卫火力、轰炸威力等等都令斯大林羡慕不已。

    巧了,一架轰炸日本的&b—9出了故障,飞不回去了,被迫降落在苏联远东地区的一个机场上。当时美苏虽是盟国,但为了自身的利益,也顾不得这些了;苏联只把飞行人员送回美国,却扣着飞机不肯归还。为什么?苏联对&b—9早已是垂涎三尺,今天你自己送上门来,还想拿回去?——老虎嘴里的肉,拿得回去吗?苏联当即派出技术最好的试飞员对其进行充分的钻研后,掌握了它的操作性能,将其开上了天;然后飞往莫斯科,交给苏联航空设计局进行分解、研究,打算借鉴&b—9造出更好的重型轰炸机。可是斯大林不同意,他明确下令:就照&b—9的样子造,一丝一毫都不准更改!为什么?可能是因为&b—9已是当时最先进的轰炸机,如果取其长而另行设计新机型,一是费时长久,赶不上当时前线之急需;二是怕设计人员水平不高,画虎不成反类犬。统帅、政治家常常是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全面。于是,苏联的航空设计局和飞机制造厂合作,迅速造出了一大批苏联的&b—9,起名为杜—4,准备大量投入苏德战场。其实后来造出来的杜—4还是顺便作了一些改良,比&b—9又更先进一些。谁知从二战末期开始,飞机设计界出现了一个跨时代的大飞跃——喷气式飞机出现了。喷气式歼击机的强大攻击力,喷气式轰炸机的优越性能,使当时号称“轰炸之王”的&b—9瞬间变成了落伍者。正牌的&b—9都落伍了,何况是仿造的杜—4?可是苏联已经生产出大批的杜—4,花了不少钱,现在要将其淘汰,又舍不得;留着用吧,日常开销很大,而且一旦打起来,它还又不是f—八6之类的喷气歼击机的对手。正在进退两难之际,好事从天而降,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要建设空军,派人到苏联买飞机。中国人最想要的是米格—15喷气歼击机,苏联人却借此机会大力宣传杜—4飞机如何如何的好,威力如何如何的大,狮子大开口,要中国买三个师的杜—4。中国派到苏联去买飞机的人也不是可以让人随便“忽悠”的外行,他们认为,我们中国刚解放,还很穷,杜—4很贵,还又是面临淘汰的机种。过时的货色还想卖个大价钱,抓咱的“冤大头”?咱不干!双方谈不拢,搞得有点僵。难题反映到彭德怀那里。彭德怀觉得,要咱们买个师的杜—4肯定是不行的;可是,我们想要人家的米格—15,一点儿“搭头”都不要也说不过去,买两斤猪肉还得搭块槽头肉呢!太“抠门”了生意就做不成。彭老总这人呀,外表粗,内心细,还是很会打“九九”的,他就来了个折中:买一个团的杜—4吧,安抚安抚老大哥,买回来训练飞行员也是好的嘛,助我们谈成买米格—15的生意。

    这样便有了我空军当时唯一的一个重轰炸团。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大家伙,天天训练,又舍不得拉出去打;如果被打下一架,损失太大,心疼啊!其实从长远看,这个钱花得并不冤枉,我们现在的战略空军就是从当年的杜—4重轰炸部队一代代延续下来的,它起到了“火种”的作用。另外,由于杜—4飞得高,续航时间长,在西藏平叛、中印边界冲突、对抗台湾电子侦察机等事件中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说到买飞机,我还听到过一个故事:建国初期,我国派人去苏联买喷气歼击机。苏联人便极力推荐米格—9喷气歼击机,吹嘘它是最新设计的机种,性能如何如何的好。我们的人就买了一批回来。后来实际一飞,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是载油量太少,造成飞行半径;二是故障多,事故多;三是和美国当时的喷气歼击机相比,性能差距大。后来得知,苏联的米格—15已经批量生产,米格—9是他们的淘汰机种。

    把淘汰机种当最新式武器卖给我们,赚刚刚解放,国家百孔千疮、百废待兴的穷兄弟的钱,老大哥此举也太不“地道”了吧?不平则鸣,我们就提意见,告御状,把意见一直提到了斯大林那里。斯大林也觉着这事儿办得有点“疵毛”,为了安抚中国兄弟,就免费赠送了一批米格—15作为补偿;再加上中国自己花钱买的,装备了几个米格—15师。后来赴朝参战,就是靠这些性能优良的米格—15跟美国的f—八6旗鼓相当地打了个平手,使西方大国惊呼:“共产党中国一夜之间成了世界空军强国!”

    老大哥做过对不起兄弟的事,但也给兄弟帮过大忙。真的是“中国一夜之间成了世界空军强国”吗?当过志愿军空军飞行员的同志跟我讲了一些当时属于绝对保密、如今可以说了的故事:苏联悄悄派了几个米格—15歼击师驻守在中朝边境的中方一侧,由一位空军中将指挥。其中一个师的师长就是举世闻名的二战英雄、击落德国飞机6架的阔日杜布(后来当了苏联空军元帅),确实是几个精锐的歼击机师。

    苏联空军已建军几十年,又经过二战的考验,技术精湛,战术高明,战斗力很强。为了保密,他们在飞机的机翼和机身漆上中国人民志愿空军或朝鲜人民空军的机徽(红机头是苏联飞机的暗号)。飞行人员飞行时穿中国空军的飞行服,平时则穿中国军服;规定在空中通话不准说俄语,突击学了几句中国话的空战用语;规定不准飞过三八线,怕被打下来叫美国人给俘虏了,引起美苏公开对抗,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

    空战中,常常是苏联飞行员驾机在高空掩护,中国飞行员在中空寻找战机。打起来后苏联飞机就从高空冲下来助战,往往打得美国佬措手不及,大败而逃!中国空军就趁机扩大战果,并从中学习空战的技巧和经验,所以越打越精、越打越强!

    有个叫别别拉耶夫的苏联空军上校,在朝鲜战争中击落美国飞机19架,荣获列宁勋章、红星勋章。00八年别别拉耶夫90寿辰时,俄国《红星报》发表文章向他祝寿,并宣传了他在朝鲜战争中立下的功劳。还有一位击落美机更多的是苏佳金上尉,个人击落架、共同击落架!

    有的中国飞行员和苏联飞行员同驻一个机场,对苏联人的习俗耳闻目睹,既感惊讶,也有点看不惯。我们的飞行员一参战,上级就规定了严格的纪律:不准酗酒,按时休息,保持充沛的体力。苏联飞行员却恰恰相反,打完仗回来,喝酒庆祝胜利,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一大早起来,照样升空作战!真叫人看不懂:是身体好?是民族习惯?是从叫酒精给泡出“本事”来了?……

    当时这事儿是绝对保密的,我听了也没敢跟别人说。若干年后,美苏双方都解密,我才知道:保什么屁密呀,人家美国人早就知道苏联空军参战了!泄密的渠道很多:苏联飞行员在空中用简短的、生硬的中国话通话时,美军的无线电监听者都是台湾派来的,一听就知道这不是中国人。苏联飞行员在激烈的空战中,情急之下会不自觉地大讲俄语。美苏飞机空战时有时会离得很近,美国飞行员曾亲眼目睹对方飞机座舱里坐着高鼻子、蓝眼睛的白种人……但美国政府也保密,不说出来。向谁保密?向美国人民保密,向那些喜欢饶舌的议员们保密。美国政府怕因此引起美国人的愤怒,怕美国民众群情激愤地强烈要求美国政府对苏联采取报复行动,造成美苏直接对抗,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那时,二战结束不久,美国也要休养生息,美国政府也怕马上再打一场世界大战。这事儿就这么奇妙地双方都保密,双方又都装着不知道,装聋作哑地一直打到朝鲜停战才罢手。朝鲜战争中苏联也牺牲了00多名飞行人员。

    中国人的传统是讲仁义,中华民族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为此,在中国东北的旅顺修建了苏军烈士陵园、苏军烈士墓、苏军烈士纪念碑(因为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苏军飞行人员的遗体都是葬在旅顺)。

    每逢清明,许多市民都会去苏军烈士墓前扫墓,献上鲜花和美酒(他们知道苏联人好酒),祭奠那些为国际主义而英勇献身的、从苏联飞过来的英雄们!(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