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四十章 出兵辽东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恒盛八年三月初六,在大明百万军队的热切期盼下,在大明亿兆子民万众拥护下,对鞑子的作战准备终于全部完毕。

    这一天,三十万大军在京城外集结,等待着李起正式下达向辽东进发的命令。

    这一天,数十万百姓牵猪赶羊,手里端着自家酿造的美酒,来给战士们送行。

    三十万大军排着一个又一个整齐的方阵,一眼望不到尽头。

    他们人人身披铁甲,手持利刃,目光坚定,身体如松似铁,即便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汇聚的强大威势,也令人不敢瞩目。

    军阵前面是一门又一门数之不尽的大炮,黑洞洞的炮口令人望之生畏。

    整整两千门大炮,从恒盛三年开始就已在昼夜不停地打造,每一门大炮质量优良,射程极远,

    若是同一时间齐齐开炮,足以毁天灭地。

    而此时,李起则如天神一般的骑着一匹骏马之上,驻立在他们的最前方。

    不错,这一次李起要御驾出征。

    这一战关乎大明百年国运,只要打赢了,那么大明百年之内再无边患。

    而若打输了,则国基不稳,现在这一切大好的局面都有可能出现崩坏。

    但是李起对这一仗非常有信心,因为李起为这一战足足准备了八年时间,

    在这八年的时间里面,李起没有对鞑子主动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

    原本李起只想准备三年,五年,可足足也是拖了八年。

    对内,李起也是采取休养生息的方法,为了这一战,即便是李自成、张献忠他们的旧部,李起也是选择原谅。

    这些人投降后,愿意从军的便接纳到军队,加以锻造。

    不愿从军的,便让他们回去耕种,为的不过是积蓄国力。

    为了发展,李起甚至甘愿冒天下之大不为,废除了当年太祖高皇帝制定的禁海政策,大力发展海贸。

    这一个政策着实了得,不过短短五六年时间,大名海贸昌盛,数之不尽的船帆每日里漂泊在海上,来回穿梭,往返运送货物。

    (ex){}&/  有道是人过一千,无际无边,人过一万,接地连天。

    现在人过三十万,你去想一想那是怎样的一番场景。

    多尔衮这几年苦心经营,终于一点一点挽回自己在八旗心中的地位和声望。

    正当他自鸣得意,以为自己可以放松,开始享受的时候,李起却是这时候选择来打,

    这让本以为自己了不起,都在想着是不是要制定对大明的作战计划的多尔衮。

    一下就是打的多尔衮当头一闷棍,措手不及。

    这一刻,多尔衮才知道自己其实一直都十分惧怕李起,只是因为无法战胜,所以心里下意识的不去想这个敌人,

    以为在心里选择逃避,就可以不需要去面对,但这一切终究是逃避不了。

    这几年其实多尔衮也是没有放松对大明的侦查,特别是对李起,多尔衮将李起的过往经历那是摸的清清楚楚。

    当得知当年李自成破京城的时候,李起这个定王犹如乞丐一般逃离京城,误打误撞被当时的吴三桂大军抓了进去,

    后来差一点便是死在了当时一个关宁铁骑小兵手里,如果当时李起死了,那该有多好。

    哪知道就在李起即将人头落地的时候,却是被郭云龙救下。

    “这个该死的郭云龙,真该千刀万剐啊。”

    每每想起这最可惜的一刻,多尔衮都是恨郭云龙恨的咬牙切齿。

    召集一干八旗固山额真,王公大臣,多滚便是询问他们如何应对,有何办法。

    一众八旗王公大臣这时候得知消息,人l也是脸色凝重,心里发慌。

    如此重要时刻,傻子都知道这一次那是关系到大清的国运,生死存亡。

    要知道李起三十万大兵压境,那绝对是要毕其功于一役的,这是谁都能看出来的。

    正是因为重要,所以这时候他们也是不敢乱发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