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宋会要辑稿》等史书记载,北宋皇城共发生大型火灾四十四起,其原因各异:有的是人为纵火,如宋太宗楚王宫大火;有的是雷电引发,如宋仁宗玉清昭应宫大火。详细记录在案的有:“内酒坊火”、“相国寺火”、“太平兴国寺火”、“开封府火”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北宋皇城容易失火除了两个基本因素:一是住宅的密集度过高;二是建材易燃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灯火繁盛。例如,州桥夜市通常营业至三更,节假日通宿;皇城最大的酒店任店更是有这样的描述:“入其门,一直主廊约百馀步,南北天井两廊向晚灯烛荧煌,上下相照,浓妆妓女数百,聚于主廊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若神仙。”其灯红酒绿的场景更是印证了夜场的辉煌。另外,进入到冬月,老百姓还有一个迷信习俗,谓之“照虚耗”。即,夜晚把灯置于床底。
民间已是如此,而皇宫更为甚之。例如,大庆殿可容纳万人,遇大型宴会,光负责点灯的“灯官”就有500人之众,他们点亮的宫殿可用灯火通明i形容。整个皇宫内,每个大殿燃烧200盏灯实属正常,稍有不慎,便酿成火灾。
北宋皇城频繁发生火灾,消防制度也随之建立。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书中专设防火分章介绍,文字很短,全部录下:“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及领公事。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馀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杈、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汲水扑灭,不劳百姓。”本故事中,高衙内的骑兵营其实就是专职的消防队。
高俅告诫高衙内要注意城外防火,是因为外诸司在城外设有草场,《东京梦华录》是这样记录的:“近新城有草场二十馀所。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羊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积如山。”
北宋皇城消防措施完备,但到了城外,却有一个防火的死角,那就是天汉桥商街。因此说,发生在天汉桥商街的那场大火,虽在史料中没有记载,却不亚于城内的发生的任何一场大火,它整整地烧了一夜,其破坏程度几乎是烧毁了所有的民宅。
高衙内在那场大火中彻夜未眠,他作为消防队长,基于其掌握的简陋的消防设施,是没有办法扑灭那场大火的,他拼了命也只能救出一些失去家园的百姓。
一大早,高衙内拖着疲惫的身躯步履匆匆地i找西门庆。他刚到办公室门口,却听到西门庆正在悠闲地唱着歌,演唱的曲目是,西游记火焰山片段,《三借芭蕉扇》。
“四泉,这么高兴?”高衙内推门进i问道。
“哥,能不高兴吗?昨晚天汉桥街整整烧了一个晚上,火苗子足有一丈多高。”西门庆手足舞蹈,兴奋异常。
“你啥人品呀,还幸灾乐祸?”高衙内对西门庆有些不满。
“哥,不是我幸灾乐祸,是老天爷长眼!”西门庆用手指着天花板,“你忘了前些天我在商街挨打了?”
“你还记仇?”
“那得看跟谁!”
“咱俩那点误会,看i你是一辈子也忘不了了?”
“人一辈子有几个喝过尿?忘不了,也不一定要记仇嘛!”
“说的对。唉……”高衙内伸着懒腰坐在床上,叹息道,“我都快累死了。”
“你先躺下,我给你叫个按摩的i。”
“不用,不用。”
“怎么着?眼光高了,这里的妞看不少啦?”
“不是,我主要是没心情。”
“哥哥在哪累着了?”
“商街挨着草场,商街着火,我能不去营救吗?”
“烧到草场了没有?”
“没有,幸亏前些天把附件的违章建筑都拆了,要不然,这回还真麻烦了。”
“哥,你真有先见之明!”
“咱大宋朝皇城对防火一向严格,在城内三百步就是一个放火分区,都有人坚守。可是,到了城外,朝廷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老百姓的房屋又一间连着一间,着火就烧一大片。”
“商街寸土寸金,谁舍得了利益?”
“这下倒好,全烧没了,还谈什么利益?”
“哥,你救火累了,不如倒在这里歇会。”
“好好,我歇会。”高衙内斜倚在床榻上,半睁着眼问道,“四泉,你昨晚在哪啊?”
“我还能去哪,在屋里呆着。”
“你怎么知道商街着火呢?”
“那么大的火,谁不知道?天上人间的服务员全出去看火了。”
“你也跟着出去了?”
“是呀,我出去就看到牛大家烧得最旺,我长这么大还没看到过这么大火呢,太好看了,火光几乎映红了半边天。”
“牛大油铺堆放的都是易燃品,烧起i能不旺吗?”
“內哥,这火烧得太解恨、太及时了。”
“此话怎讲?”
“第一,替我报了仇;第二,替我们把拆迁的问题解决了。”
“确实如此。”
“天意啊!”
“你说这场火是天意?”
“当然是天意,难道还有人放火?”
“你……没放火?”高衙内突然问起西门庆。
“哥,你是i抓放火犯的?”西门庆被问愣了,他觉得高衙内怀疑到他不可思议。
“真的,不是你放的火?”高衙内坐直身子继续追问。
“怎么会是我?”
“你敢启誓?”
“要是我西门庆放的火,就……”
“哈哈……”高衙内被西门庆的誓言弄笑了,他顿时也不再感到疲惫,坐直了身体。
“内哥,你让我好伤心!”
“兄弟,不是你就好了,我怕你报复牛大。”
“牛大已经死了,我报复他干什么?”
“是这个理儿。我今天不是i抓放火犯的,我是要和你说一件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
“今天,天刚蒙蒙亮,蔡太师就赶到了火灾现场,当他目睹了商街的惨状后,痛哭流涕、泣不成声啊。”
“太师偌大年纪,可别伤了身体。”
“太师说,一定要处理好受灾百姓的生活,不能让一个老百姓,因为这场灾情,没饭吃、没衣穿、没房住。”
“太师一向关心百姓生活。”
“可以这么认为吧。”
“当然,这正好是朝廷收买人心的一个机会嘛!”
“可是,蔡太师话说出去了,谁去执行呢?”
“哥,你还操这心?汴河工程总指挥又不是你。”
“可王黼、周邦彦都不在呀?”
“他们去哪了?”
“一个去江南订石材;一个陪皇上秋游。”
“这可太巧了。”
“别和我装蒜,他们去哪,你还不清楚?”
“哥……他们去哪我不好随便说。”
“现在的问题是,蔡太师提的三点意见怎么落实?我看极有可能,有一项任务会落在你的身上。”
“太师让我做什么吧?”
“建赈灾房。”
“在那建,工期多长时间?”
“任贵堂在城外买有大片空地,正闲着可以征用。就是建设时间太短,要求三天时间内建起500间民宅。”
“胡闹,咋可能建那么快?”
他们正说着,贲四推门走了进i,他说道:“庆哥,蔡太师把集英殿的工程停了,他要求京城内所有施工项目全部停工整顿,严查防火隐患。”
“皇上的工程蔡太师也敢停?”
“反正皇上不在,他说了算!现在我的工人怠工没活干你说怎么办?”
“我能怎么办?等等再说吧!”
“四泉,既然贲四不想怠工,就把建设蹴鞠球场的用地先围起i!”
“哥,现在这个时候让我去围球场,那些烧得一干二净的老百姓还不把我打死?他们正愁没地方出气呢!”
“我和你说,现在火灾现场都已经被部队戒严了,谁也进不去。我家太尉说了,一定要捉拿住纵火犯,给i老百姓一个交代!”
“还真有人放火?”
“有没有人放火,等查完才能清楚,他是想借机把球场围出i,确保明年开春,我们的球场建设正式开工。”
“內哥,这好办,不就是扎个围栏吗,我马上带人过去!”贲四说完推门出去。
“四泉呀,你的办公室快点搬迁吧,你住‘天上人间’这种地方,人多时我不敢i,生怕别人说闲话,玷污了我的名誉。”
“反正哥的名声也不好,怕什么?”
“去你的!我得走了!”
高衙内不愿让人看见,他站起身,整了整衣襟,就往门外走,谁知,他刚一开门,太师府大管家翟谦一步闯了进i,他俩差点撞了个满怀。
“高公子在这啊?”翟谦问得有些不怀好意。
“翟总管,你找西门庆啊?”高衙内没有正面回答。
“对!蔡太师还说要表彰高公子救灾的先进事迹呢。”
“不值一提。”高衙内晃了一下手,走开了。
翟谦看高衙内走后,疑惑地问西门庆,“他i这干什么?”
“他还能干啥?还不是让我给他介绍个漂亮妞玩玩?”西门庆没有实活实说。
“这帮公子哥,没一点正文儿!”西门庆提起女人,翟谦忽然想起一件事,于是说道,“哎,我和你说的那件事你可给我上心点啊!”
“不就是小妾吗?这件事肯定搞定!前些天,韩道国i京城给我送胡僧丹,我和他说过把女儿韩爱姐嫁给你,他听后非常开心。”
“他女儿长得怎样?”
“和她妈王六儿长得一样好看,而且,绝对是黄花大闺女!”
“哎,你知道商街着火了吗?”
“当然知道!听说要建赈灾房,把集英殿的工程都停了?”
“太师那样说,不就是暗中把赈灾房的工程给你么,你还听不出i?”
“我哪干得了那么多?三天建500间赈灾房!”
“四泉呀,你难为蔡太师的一片苦心了。”
“怎么讲?”
“这种工程无需投招标,只要求‘快’,最好干了!”
“你的意思是说,质量无所谓?”
“临建,你懂吗?用不了多久就会拆的!”
“钱给的好吗?”
“这还用问?你现在就可以跟我领钱去!”
“真的?”
“这还有假?我不像你,总爱忽悠人!找小妾的事,都过了快一年了!我还要靠她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呢!”
“翟总管,你放心吧!等我回到清河县就把韩爱姐给你带i。”
“你继续忽悠吧!”
“翟总管,你辽语说得不错嘛!”
“这年头,不会一点外语能行吗?”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欢笑着出了天上人间,去到工部领钱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