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造商业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突破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当一切完成,又一个月过去了。

    可是这一个月让侯方勤感到踏实又充满价值感。通过这一个月的潜心研究和摸底,他把这家新公司的技术点、商业模式和公司现在内外部的情况终于搞清楚了。他终于感觉自己在接近这家公司的业务本质,这一个月的付出和四处咨询讨教实实在在的让他收获了新的成长和认知。这也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这家公司和自己在其间的位置。

    他发自内心的为自己之前的自以为是感到羞愧,都不愿意回忆起自己说过的白痴言论。

    对于这群看起来只懂得搞实验写代码做科研,却连一句稍微顺耳点的场面话都说不好的技术人员发自内心的佩服起来。

    他们也许不懂得如何包装他们的项目和模式,不懂得如何抓住客户的心理投其所好的推广他们的产品,但他们对于自己在做的事情有非常清醒的认知和打从心里生发出的骄傲和自信,因为他们确实找到了整个行业中在特定模块上的痛点,并成功提供了解决方案。

    他们的天真也许是因为他们充满梦想和情怀,觉得既然自己的产品是好的,既然已经拿到了投资,那在市场得到认可和爆发是迟早的事情。

    这样的心态虽然会让他们疏于对市场和客户群体的研究,看不到被取代或错失时机切入市场的风险,却会让他们可以更加专注去提升产品性能和技术,心无旁骛的做好他们擅长的事情。

    而这样的发现,也让侯方勤发现,他在营销方面的能力和经验,恰恰补充了他们的短板。他对他们是有价值的,他对这家公司是可以有助力的,这样的认知让他重新对自己在此地的未来有了信心。

    前期调研工作全部完成后,侯方勤非常精心的制作了一个pp,把公司的商业模式重新提炼整理,用图表把逻辑关系梳理出来,减少了复杂的技术术语,加上国家政策、地区优势和行业热点,把目前已经实现的功能与三者的紧密结合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概括了出来。此外,他也梳理了与整个项目有关联的所有利益相关方,把各方的诉求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满足,且有什么合作方式也都逐一展现。完成之后,他召集了创始人团队和几个业务部门主管,举行了一个正式的市场营销讨论会议。

    这个会议开了一整个下午,之前对他不以为然甚至颇有微词的人,在看完他的pp、听完他的整个演讲后,感到无比的新奇。他们意识到自己对于市场的了解过于理想化,对于营销技巧完全空白,更意外的是没想到自己眼中稀松平常的技术点换一个角度讲述和包装竟然有那么神奇的展现效果。

    对不熟悉事物的兴趣,对自己开发了几年的产品的渐生疲态,对之前为什么始终打不开局面的恍然大悟,让他们有种玩游戏胶着很久终于解锁新副本的亢奋。

    于是每个人的表情都从一开始的给点面子应付一下,到全情参与的投入。

    当然,这毕竟还是一个以技术人员为主的团队,他们也有对这个营销策略是不是有过度包装的困惑和担忧,有对于自己掌握的技术是不是被渲染得过于强大的心虚,还有对于侯方勤设计的与不同相关方合作方式或路径的不赞同。但是没有关系,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大家都能就事论事的各抒己见。

    一个下午的讨论,激发出很多新的营销点子。而侯方勤作为一个非技术人员对于项目的看法,有非当局者的清醒和客观,这也提醒了技术人员目前研发的方向存在的冗余或不足的地方,需要他们重新进行设计和调整。

    创始团队直到这一天,才终于搞清楚之前为什么一直打不开局面。

    其实会议开得整个团队意犹未尽,但大家都明白继续讨论不如先把今日已经整理出来的问题逐一解决,拿到市场上测试,再根据结果调整,这样效率更高,更有针对性。

    当天晚上大家在隔壁酒楼包了个包厢,一群不胜酒力的技术员忍不住喝酒助兴,下一阶段目标的清晰化让大家觉得好像更有奔头了一样。

    这一天他们对侯方勤重新认识,并且毫不矫情的在饭桌上表达他们的心情。

    其实大家都年龄相仿,没有太多时代或认知上的差距,借着酒劲,把之前对他装得劲儿劲儿的不爽和现在对他业务能力的认可都一起不吐不快了。

    侯方勤也笑纳所有肺腑之言,这晚他是真的开心。被接纳,被认可,甚至被佩服,自我价值的体现让他从被调职到总经办以来的所有闷气都真正一扫而空。

    现在的他,真心的觉得这个一个月前还让他看不上的小科技公司可爱得不得了,他想要为他们尽一份力,想要跟着他们一起成长。他知道他们在研发的产品有多大价值,他欣赏他们能够始终抱着初心去钻研技术。这是一个科技迭代多么快速的时代啊,而他们却能不惧孤独、紧跟最前沿的发展,并且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去为医疗健康领域找到新的方向。

    分歧肯定还有,但是自那天之后,侯方勤与整个技术团队终于打破了隔阂,互相把对方作为共事的战友,他们不停的讨论、试验、调整,再由侯方勤一次次的从市场的角度去为他们提炼和总结。

    没过多久,就由侯方勤带队,与基层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展开谈判。

    看在东汶集团在本省投资巨大的份上,卫生系统的人员再次接待了他们公司,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们终于看到了这群技术宅的改变。

    侯方勤对整个项目和产品的介绍,终于打动了卫生系统的人。让他们觉得这个团队终于从象牙塔的不切实际中走出来,接了地气。

    其实东西并没有大的根本性的转变,可是一样的产品,经过侯方勤调整后的介绍和讲述,让第三方看到了这个产品实实在在解决了基层卫生最急需也最棘手的问题,对基本医疗需求的填充做到了实事求是。于是,这一回,不仅同意将产品投入试用,而且卫生系统还决定从财政中拨出一部分款项,由他们团队进行特殊检测方面的专项研发,甚至更进一步协商组建一个工作班子,共同对外配合做具体落地运作和测试采样,等于由官方与他们一起进行产品研发。这是一个重大!

    所有细则的协商和谈判其实又经过了两个月时间,包括协作的模式、检验的流程、费用的核算、风险的控制等等,每一项都需要认真设计和沟通,这样的项目容不得半点马虎。

    所以这两个月,所有人都累得人仰马翻,虽然难免口头抱怨,但每个人也都明白,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而得到政府的认可和采纳,代表着他们终于上了轨道了。

    原来也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尹雪晴表小姐,在这个过程中也充分参与。她终于见识到不同于课本和实习的营销实战,也体会到在没有强大的集团背景和社会资源支持下,一个小的科技公司需要面临多少细小和琐碎的问题。哪怕这个公司是几个上市集团给了投资且寄予厚望的,也仍然需要面对市场对自身微小体量的多重考验。

    在与团队共同奋战的这个过程中,大小姐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对参与其中的自得,也让她眼中那些不解风情埋头技术的技术人员们高大上了不少。她认识到他们在专业上有多出色,也理解了舅舅和表哥们对这个团队的认可所为何来。

    只是,在尹雪晴心中,她始终坚持这一切都是侯方勤带来的。因为她也亲历过他们前期几次谈判的失败,见证过过于晦涩难懂的技术介绍如何把别人拒之门外,每天都见到团队中的人在互相打气和对外人不识明玉的看不起。她看到,是侯方勤让璞玉发了光,是他神奇的找到产品与市场的契合点,再用强大的销售能力把产品的价值点挖掘出来并且成功售卖,也是他优秀的营销能力,才打开了官方的口子,让这个产品有望被纳入未来一系列的基层医疗改革的布局中。如果最终东汶集团在本市的一系列产业生态链布局能成功落地,她觉得一定要借助侯方勤的力量才行。

    怀着这样的确信,她认真的总结了过去四个月来侯方勤的表现,特地飞回总部向她的家族陈述并申请,建议把侯方勤放入他们在h省的战略规划中,让他深度参与。

    让一个集团外的人参与集团大战略项目,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很多,这里面也涉及到跟侯方勤所在的企业如何配合的问题,可是女儿如此认可这个人,让东汶集团上一代大小姐、目前掌舵者的妹妹、尹雪晴的妈妈,决定亲自飞一趟h市,见见侯方勤这个青年才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