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至从右向左,一字一字的观看,见第二块石刻上面写道:
达摩在南朝建康城待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见梁武帝两次驾临同泰寺,每一次都是在多位朝廷佞臣的簇拥下,在沿途百姓的顶礼膜拜下,脱下龙袍,换上僧衣,与寺内高僧通宵达旦谈论佛理经文。朝内几位清正廉明的重臣见皇帝在寺庙内一住就是几天,朝中大事无人统领,心中十分着急,只好凑齐了份子钱,去同泰寺赎回梁武帝。
梁武帝每次都故作姿态,不愿还朝,但在各位大臣和京城亿万百姓的苦苦哀求下,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后,又在众人的簇拥下风风光光地返回皇宫。
达摩见梁武帝表面上尊佛重教,实际上却没有领悟佛法四大皆空的真谛,他只是利用佛教理法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显示自己对佛理的高明见解。
达摩觉得梁武帝有贪功、好胜、虚荣的心魔,这种心魔决定了他不能善始善终,这个偏安江南的朝廷,不久会迎来大的灾难。于是他决定趁早渡过长江北去,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第二天,达摩只带了锡杖和化缘用的瓢缽,将身外之物全部丢弃,一大早就离开了建康城。驿馆内的官员见达摩和尚不告而别,很是惊慌,连忙向皇帝禀报。
萧衍听了,很不以为然,对众位大臣说道:“这位达摩虽然出身天竺佛门故地,但是朕见此人说话疯癫,行事乖张,不合时宜,他要走就让他去吧!”
殿下多位重臣都高呼“万岁圣明”,只有一位年青的大臣劝阻道:“启奏陛下,这个达摩不能放走,如果他冒然离开,投靠北方的索虏拓跋鲜卑。这样一来会显得陛下没有容人的气量,二来我朝虚实尽被北朝掌握,如果陛下不喜欢这个达摩,臣建议宁可杀掉他,也不能让他流窜到北魏。”
梁武帝顿时悔悟,派出禁军一百余人前往长江边上阻击达摩,务必要生擒活捉他。
这时达摩祖师已步行到长江的南岸,见身后尘土飞扬,知道有追兵赶来。他环顾四周,见芦苇丛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弯着身体收捆芦苇。
达摩急中生智,向老婆婆要了一捆芦苇,自己抱住芦苇,跳进江中,随南风漂流过江,这就是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故事。
再说达摩祖师过江以后,手持禅仗,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一日到了嵩山少林寺,他见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吻洽,心中感叹,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达摩祖师决定在此出家建业。
达摩虽然是佛门高僧,目空一切,但心地善良、慈悲为怀,他见我中华大地,战乱不断,普通百姓受苦受难,妻离子散;而那些刽子手们却个个衣食无忧,高官厚禄,心中十分愤恨;又见佛门一再教导世人向善戒杀、遁入空门、离世避祸,而这些并不能真正解救人世间的万般苦难。
达摩心中苦闷,百思不得其解,常常去少林寺后山峭壁的一个洞内面壁思过,思索救苦救难的良方。他这一面壁,就是九年,由于长年累月站立原地,不移步走动。时间长了,天上的阳光将他的身形面影透射在洞内的一块石头上,就是达摩洞内供奉的影石。
徐至继续向下看,见后面几块石壁上刻录的都是达摩祖师在面壁期间,自创的一套少林拳术。原来达摩祖师独自一人在石洞内面壁思过,每日不但要思考佛理经文,还要与野兽搏击,久而久之,他恍然自悟:世间有善就有恶,有佛就有魔,佛门子弟不但要明理济世、弘扬真善;更要习武救人、惩治妖邪。
徐至走近几步,挑灯细看,见石壁上刻录的招式与少林僧人所习的拳法大同异,但克敌制胜的方法,常常是化繁为简,出其不意给敌人致命一击。原来达摩祖师在遇到猛兽毒虫攻击时,发现繁琐的招式对付强大凶残的敌人是没用的,反而会耽误时间,只有出其不意,一招击中其要害,才能从虎口中活下来。
徐至见壁画中的招式很是骇然,不合乎常理。其中有一招“虎口拔牙”,就是当老虎撕咬图中人的瞬间,用拳头奋力击打老虎的下颚,将它的颔骨折断。而下一招“游龙戏凤”,看似文雅,但也是惊险万分,图中人双腿被蟒蛇缠绕,他却临危不惧,猛击巨蟒七寸,将其心脏震碎。徐至从头看到尾,共有一十八招式,达摩祖师将其称为“降龙伏虎拳”,这些拳法的要义在于“化繁为简,险中取胜”。
徐至默默琢磨这些招式,又将它们与自己所见的少林和武当拳法相比较,一开始还觉得彼此风牛马不相及,但是慢慢琢磨,发现这些拳法剑术不管是“先发还是后发,刚劲迅猛还是以柔克刚”,在制敌策略上都是相通的,那就是首先要有一个和对方纠缠不败的基本功,然后才是在争斗中寻找对方的破绽,一招取胜。
{}/ 云飞扬从腰间取出九龙鞭,右手一抖,让软鞭向至信飞去,至信抖了抖手中的棍棒,将飞来的九龙鞭打偏,但云飞扬右手按动机关,那鞭缠绕在至信的长棍上,并将它锁住,至信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兵器,稍一迟缓,云飞扬借着软鞭的弹力,又将软鞭打开,变软鞭为长枪,直指至信的脚下。至信连忙躲闪,有些手忙脚乱,但他稳住身形,用力将手中长棍顺势刺出,绕开九龙鞭,正中云飞扬的胸膛。
至信身边的僧人见了,都高声叫好,哪知道云飞扬并不躲闪,硬生生受了至信一棍。至信只觉得手中棍棒刺中钢铁,手中发麻,棍棒因此险些脱手,而云飞扬只是后退几步,并没有受伤。至信输了一招,心中很是纳闷。
周宸一边死死盯着了因,一边笑道:“至信大师,我们云将军有金丝宝甲护身,你就是用再大的气力,都是枉然,这件宝甲可是刀枪不入,硬如钢铁,是波斯使者进贡给朝廷的宝物。”
了因等人见云飞扬仗着宝甲取胜,心中愤恨,纷纷拿起棍棒加入战斗,周宸看了慧风一眼,见他拿起长剑与了明打斗在一起,这才放下心来。
周宸和了然两人都没有使用兵器,两人徒手打斗在一起,周宸的猛虎碎心拳虽然来自少林的罗汉拳,但更多了一些虚实的变化。徐至仔细观看,周宸的猛虎拳既注重拳术的刚劲有力,更强调巧中取胜;而了然的罗汉拳虽然朴实无华,但是一招一式,攻防兼备,基本功扎实,两人在一百招内不分胜负。
徐至见慧风手中拿的正是自己在登封狱中丢失的凤鸣剑,慧风的太极剑术自白亭分别后,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只见太极剑白光闪闪,连绵不绝,竟然将了明的少林达摩剑牢牢困在其中,但了明的达摩剑虽然看似笨拙,但门户严谨,后发制人。两人正是剑逢对手,两支长剑不时发出砰砰的撞击声,两人进攻之后,又不断跳跃弹开,引起众人的一片欢呼。
周宸见一时不能取胜,故意使了一个怯招,连忙后退几步。了然是一个心性直率的僧人,不知世上人心的险恶,他也紧跟着追了几步,哪知道周宸猛地转动身体,绕到了然的身后,就是一招“调虎离山”,随后又是一招“饿虎扑食”,直扑了然的后心,徐至见了然毫无防备,叫了一声:“不好,了然师兄心”,说完就使用了达摩石刻上的“虎口拔牙”的险招,一个俯冲,双膝着地,用手肘横击周宸的下颚,周宸见徐至无故跪倒,很是惊讶,徐至身形敏捷,一击而中,周宸惨叫了一声,捂住嘴巴,瘫倒在地上。
了因见徐至在危难的时候,救了然的性命,知道错怪他了,朝他淡淡一笑。
而此时的慧风也渐渐处于下风,了明的达摩剑使用的非常纯熟,而且打斗越久,威力越大,越难克制。慧风刚开始还能占些上风,但后来渐渐不用克制达摩剑,反而武当剑连绵不断的锋芒被达摩剑稳重的攻击所抑制,慧风渐渐觉得自己每一个剑招都会被了明预知,因此施展不开,只好用剑守住门户,一直苦撑。
徐至见慧风的身形一直笼罩在了明的剑影下,知道他的处境十分惊险。徐至顾及兄弟情谊,不及细想,扔下背篓,飞身横在了明和慧风之间。
慧风见徐至不顾自身安危,要用自己的胸口挡住了明刺来的一剑,很是感动,后退几步,颤声道:“徐大哥,心,快接剑!”,顺手将手中的凤鸣剑递给徐至。
徐至右手接过凤鸣剑,侧身躲过了明的一剑,就是一招“移花接木”,替下了慧风,继续与了明比剑。
了明见徐至自不量力与自己比剑,开始很是不屑,但见徐至出剑灵巧多变,虚虚实实,知道他的剑术不可觑;而徐至见了明的剑术看似笨拙,但是劲力十足,知道打斗久了,自己必然落败,因此必须尽快找到克制了明的方法。
徐至见了明使了一剑“丹凤朝阳”,不假思索还了一招“凤舞九天”,了明从没见过这样奇异的剑术,徐至挥动凤鸣剑,就像一只凤凰在空中飞舞,发出嘤嘤的鸣叫。了明落地后,徐至又在空中多转了半圈,落到了明的身后,用手轻轻拍了他的肩头。
了明见自己落败,满脸通红,退到了一边,望着大师兄了尘满脸失望的样子,重重地骂了一句:“这个徐至真不是东西,吃里扒外,敌友不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