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推背图传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五章 奇书轶闻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少女和红叶将捧在手心的萤火虫,心地放入一个半透明的丝囊内,扎好了口子,又将它挂在一根芦苇的梢头。少女得意地问道:“红叶,你看本公主做的荧光灯笼如何?”

    红叶献媚道;“公主做的灯笼,比宫廷御师做的花灯,还要精巧、明亮!”

    少女嗔道;“红叶,你又信口胡编了吧?”

    红叶连忙回道;“奴婢哪敢欺骗公主,您看我们制作的灯笼,就像天上的明月一样,既明亮,又不用担心弄翻,引起火灾!”

    少女听了,方才笑道:“红叶,你越来越会说话了!”

    黑衣人在一旁侍立了好一会儿,才轻声咳嗽了一声。红叶见了,连忙提醒了一声:“公主,周将军还在等着呢?”

    那少女才恍然回过神来,继续说道:“后面的故事也十分有趣,我继续讲给两位听啊!”

    再说李淳风师徒俩在终南山金顶之上问天起卦,一直待到第九天,这第九天的天气也是非常的怪异,连绵的大雨开始渐渐停止,天空就象拨鸡蛋一样,云雾一层层褪去,依次呈现日月星辰等九重天。

    这时李淳风才真正相信古书上所说的天地是浑沌之气所化,天分九重的说法。李淳风见天象瞬息万变,赶紧跪拜,焚香祷告。这时天空像是被打开了一个缺口,缺口中一会阴风阵阵,一会热浪滚滚,一会寒气逼人,不一会儿四周又是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高台上的李淳风丝毫不被环境巨变所惧,他迎风而立,心中暗想:天气越是恶劣,越要坚定自身的信念,即使被这闪电劈死,那也是为了天下苍生,也是死得其所的事情,因此他反而挺直了腰板,浩然正气,任上天如何风云变幻,他自岿然不动。

    到了傍晚时分,一个球形的闪电从李淳风身边掠过,快如旋风,高速旋转,所到之处,树木岩石都化为齑粉灰迹。那个闪电光芒四射,照得昏暗的四周如白昼一般,它飞过祭台,撞击到对边的山岩上反弹回来,就如一匹白马瞬间穿过李淳风的身体。

    李淳风整个身体被白光笼罩,就像发疯一样,双手捂住脑袋,大喊大叫起来,声音十分凄烈痛苦,过了好一会,他的情绪才渐渐稳定下来,对身边的袁天罡说道:“师父,弟子刚才全身被一道强光照射,就像骑上了一匹骏马,奔跑在时光漩涡之中,终于体会到了老子在《道德经》中“白驹过隙”的感受,还看到了很多奇怪的影像,这些影像中有本朝的人物,也有很多不知哪朝哪代的人物,每幅图后面还有一谶一颂的偈语。”

    袁天罡见李淳风被神奇的自然之光开了天眼,赶紧说道:“徒儿,这是上天感念我们师徒俩的一片赤诚,也是对天下苍生的一片眷顾。现在趁着你还清醒,没有完全忘却,你赶紧回忆,为师帮你画下来,记录下来。”

    袁天罡说完,就领着李淳风来到山顶不远处的一个凉亭处,这时山上的风雨已经骤然停止,四周一片寂静,只听见山涧潺潺的流水之声,师徒俩点亮了灯笼,摆下了文案桌几,焚上了安神香,准备好纸笔。

    李淳风理了理思绪,开始回忆道:“这第一幅图画的是一盘李子,共有1颗,谶曰:

    “累累硕果,莫明其数。

    一果一仁,即新即故。”

    颂词:

    “万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实。

    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

    袁天罡在一旁认真听了,将李淳风所说的一一记录下来,再将图画传给李淳风察看,问他是否如心中所见。

    李淳风摇了摇头,说道:“卦图中李实个数属实,但层数有异!”

    袁天罡数易其稿,直到完全符合李淳风心中所见,才算将第一幅卦图定稿。

    李淳风接着说起了第二幅卦象:此卦甚为奇怪,画中只有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年青女子,手持大刀,谶曰:

    日月当空,照临下土。

    扑朔迷离,不文亦武。

    颂词:

    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

    遗枝拨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

    李淳风叹道:“此像是女主乱政之兆,祸根已在当前埋下,不出0年我国家就要遭此大难。这次大风雨应该就是此卦的先证。”

    袁天罡说道:“此乃天意,非人力可以改变的,我们只有顺天应变,才是王道。”

    {}/  少女嗯了一声,叹道:“此乃天意!天意不可违啊!”

    红叶听了很是好奇,迫不及待地问道:“后来又是怎样的?李术士又向太宗皇帝预言了什么呢?”

    少女清了清嗓子,继续向两人解说道:

    后来太宗继续问道:“此后天下就可以太平了吗?”

    李淳风摇了摇头,说道:“前二十四年的政局可以媲美尧舜,可是后二十四年又有乱天下的人出现,但是并不危险,一人大口,逢杨而生,遇郭而止。”

    太宗感叹道:“则我朝天下真是多灾多难啊,不知道何人能够平定?”

    李淳风答道:“光子做将,然后就能平定。”

    少女见月光下侍女红叶满脸惊讶地望着自己,黑衣人更是一言不发,解释道:“这个事情说的是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的安史之乱,李淳风也算是预言对了。”

    红叶赶紧问道:“公主!李淳风后面所作的预言,就要揭示最近天下要发生的大事了吧?”

    黑衣人听得也是兴趣盎然,他怕红叶打断了少女的思路,赶紧阻止道:“红叶,你先不要打断公主,让她讲完了李淳风的故事,我们有疑问再去问她。”

    少女叹了一口气道:“红叶说的对,后来的预言应该是与当下的时局有关,可是宫廷内到此就没有了李淳风预言的记载,后面的预言对于朝廷而言,是祸是福,就不得而知了?”

    宫廷的记录只是淡淡地提到:后来李淳风只好将自己所藏的《推背图》献给太宗,要求太宗妥善保管,说这本书将关系到数千年后天下苍生的命运和幸福,不能流传出去,否则会引起很多人的非分之想,导致天下大乱,百姓遭殃。太宗见此书事关重大,只好答应了李淳风的请求,从此就将这本《推背图》藏于皇宫内院。

    少女说完了李淳风和《推背图》的故事,两眼呆呆地望着远处天空中的明月,叹道:“李淳风后面究竟预言了些什么呢?既然宫廷中记录了他前两次的预言,为什么就没有后面的记录呢?难道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留下”

    黑衣人和红叶对此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都低头苦苦思索着。

    徐至也是第一次听闻这些宫廷内的秘闻,感叹道:这个李淳风真是亘古至今以来的第一奇人,他竟然预言对了他死后唐廷发生的两次大规模的动乱。

    黑衣人见少女仍然陷于深深思考之中,他好像突然想到了些什么,说道:“公主,既然宫内太史局没有李淳风,关于当下和以后形势的进一步预言。属下推测: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推背图》的预言隐含了一个对我朝极不利的局势,因此历朝天子对这部分内容讳莫如深,让史家故意删去这部分的记载。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该书和相关的记录同时失窃,但是此书一直深藏于皇宫内院,又怎么会流落到民间呢?”

    红叶也在一旁劝解道:“是啊,公主,周将军说的对,既然宫廷没有了记载,但是《推背图》中一定会有相关的预言。只要我们找到了《推背图》这本奇书,就能知道李淳风对当下时局的预言和评判了。”

    徐至见那少女听了黑衣人和红叶的话,好久才说道:“希望此事的结果是周将军说的第二种可能,毕竟现在确定该书已经流传到民间,我也让云将军亲自下了一趟江南,去调查此书的下落,应该很快就有结果了,就能查出此书从宫廷失窃的真正原因,以及其中所深藏的天大秘密。”

    黑衣人听了,不无担心道:“希望公主能尽快找到此书,但是属下还是不能明白:既然公主也不知晓《推背图》中的秘密,为什么还要将它公布于世呢?”

    少女抿着嘴,淡淡地笑了笑:“周将军,难道你也认为一本奇书就能改变天下人心的向背?”

    黑衣人问道:“恕属下愚钝,属下还是不明白公主的意图?”

    少女回道:“那就让它成为天下的秘密吧!”

    徐至突然恍然大悟道:“这个朝廷的公主真是目光深远,她不过是利用这本奇书掩人耳目,激起天下诸侯的纷争,朝廷可以从中得利。看来眼前的这位少女必然是黄王义军最强大的敌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