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午时,黄鹤指挥几个仆人和侍女将酒宴安排完毕,黄巢领着尚让、朱温等几名身穿戎装的将领从外面赶了回来。众人见诸位将领的战袍上都沾染了鲜血,都十分惊讶地看着黄巢。
黄巢见大家脸上都有疑问,连忙拱手解释道:“让各位英雄久等了,朝廷不知从哪里得来的消息,知道黄某要在蔡州举办天下英雄大会,竟然调动数镇大军前来围堵,幸亏各位将军英勇,在蔡州城郊一举击溃官军,诸位英雄尽管安心在蔡州做客,朝廷的那些溃军早已被黄某吓破了胆,至少一年内不敢再来骚扰!”,说完哈哈大笑了一番,连忙招呼大家入席。
众宾客听了,都纷纷赞道:“黄王义军一心为民,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天下迟早还是黄王的!”
黄巢连忙摆手道:“诸位谬赞了,黄某哪有那么远大的志向,不过是看不惯百姓受苦,要替他们向朝廷讨回一个公道罢了!再说我义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也来自上下一心,将士用命,黄某有何功劳?”,说完便让尚让、朱温等人除去战袍,换上便装,坐在自己的身侧。
徐至、慧风两人与几位年青宾客相互谦让了一番,方才按照年龄大,依次坐下。黄鹤和几个文人幕僚则站立在一旁相陪。几个丫鬟侍女给各位嘉宾奉上了一杯清茶,几个新鲜的糕点水果,然后纷纷退到幕后。
黄巢见参加宴会的嘉宾都已到齐,他环视了一下在座的各位少年英雄,见他们衣着古朴,举止高雅,有古圣贤的风范,大喜道:“感谢各位英雄前来敝舍赴会,在座的各位都是年青人中的皎皎之辈,也是黄某日夜思念的栋梁之材。希望各位能抛开地域门派之争,与黄某一起举大义,施展才华,驰骋天下。”
蒋神庙的少帮主蒋超俨然以黄王佳婿自居,他抢先站起身来,代表各位嘉宾,回道:“黄王谬赞了!侄首先感谢黄王的盛情相邀,和对天下英雄的殷殷期望。晚辈们才疏学浅,还请黄王多多指点和提携!”
黄巢见蒋超仪表堂堂,衣着华丽,说话谦逊,正中自己的胸怀,赞道:“蒋贤侄太谦虚了,你在擂台的表现,黄某都亲眼看到了,你无愧于‘天下第一剑’的称号!”
原来蒋超在第一轮擂台比武中,仗着手中的一口宝剑,三天内击败了东西南北中几十名剑客的挑战,而且蒋超与每位剑客过招,用不了三招,便将对方的刀剑斩断或挑落。因此,蒋超在擂台上的突出表现,也为蒋王庙的“梅花剑”赢得了天下第一剑的美誉。
蒋超听了黄巢的赞许,嘴上说:“侄实在不敢当!黄王过誉了!”,心中却是一片得意。
黄巢试探道:“蒋贤侄不但武艺超群,而且又是天下第一大帮派的少帮主,帮下弟子不下十万,蒋少主是否有兴趣与老夫一同逐鹿中原?”
蒋超想起:来蔡州前蒋王神对他的嘱咐,要他多听少说,注意打探黄巢和江湖各帮派的意图和动向,因此他躬身回道:“多谢黄王的提携,我们蒋神庙只是江湖上的一个的帮派,如何懂得带兵打仗的事情,还请黄王先听听其他英雄的意见!”
黄巢环顾其他宾客,见他们也都不愿过早表明自己的态度,故意停顿了一会,继续说道:“黄某绝不是心胸狭隘之辈,如果有英雄不愿相助黄某,在下也绝不勉强。今日的聚会权当是文人雅士之间的抒怀吟唱,和诗斗酒之会。诸位大可放心,尽管畅所欲言,不管相助与否,黄某绝不强人所难!”
黄巢刚说完,长枪门的庞勋就附和道:“黄王如此推心置腹,我等要是再三缄其口,那就太不识抬举了。当今朝廷腐败,地方贪官污吏横行,为了解救天下百姓于水火,我长枪门就是肝脑涂地,也愿意追随黄王左右。”
原来这长枪门地处徐州,黄巢在山东起义,长枪门也在徐州响应,黄巢义军向西控制了中原,长枪门也南下取了洪泽湖和巢湖,因此长枪门可以说是黄巢在淮泗地区重要的盟友。
盘踞东海的神龙教是江浙沿海的第一大教派,由于江浙地区经济发达,当地百姓抱着“富则安”的思想,虽然天下纷争不断,但江南始终幸免遇难,鱼米之乡的盐铁米粮仍然是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所以唐廷重用浙江的王式为度支船运史,而王式身处四凶之地,只有依靠神龙教的势力才能安全地将赋税物资运送到长安京中。因此神龙教明面上是独立的江湖帮派,实质是朝廷在东南沿海重要的帮手。
{}/ 徐至刚说完,只听见招贤厅帷幕后传来一个姑娘低低的叫好声,不过这声音很快就淹没在众宾客的喝彩声中。
黄巢听了还是犹豫不决,又问道:“那刚才耶律兄说的,带兵下江南,断了朝廷的根基是否可行呢?”
徐至回道:“这万万不可,黄王起兵是为了解救天下百姓,而不是偏安江南独立称王。自古偏安江南的朝廷都没有好的下场。还请黄王三思。”
徐至继续分析道:“再说江南军阀也是盘根错节,割据一方,黄王南下会得罪更多的地方势力,这种短时间的蝇头利,会毁了将军一世的霸业!”
徐至还没有说完,耶律淳辩驳道:“自古王侯自有天命,做大事者不拘节。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黄王如能渡江南下,称帝江南,也不能不说是上上之策,如果按徐老弟所言,等做完三件事,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那黄王岂不是一辈子都不能称王天下。”
耶律淳继续辩解道:“据在下所知,朝廷奇书流落在江南,此书就是争取天下的一把利剑,如同天下共知的传国玉玺一样,谁能得到奇书就是天下公认的天子和盟主,难道黄王对这个也没有兴趣?”
黄巢听了耶律淳关于宫廷奇书的议论,也是吃了一惊,他和身边的尚让、朱温、黄鹤等人交换了一个眼色,当众发誓道:“在座的天下英雄为证:孤王主意已定,决定先下江南,断了李唐的根基,寻找宫廷奇书,结束四方纷争,造福天下苍生。”
徐至见黄巢南下的主意已定,心中感叹道:“天下的民心竟然没有一本奇书重要,真是可悲可叹啊。”
黄巢见众人都表达了对天下局势的观点,突然转移了话题,说道:“今天黄某高兴,光顾着和大家谈论天下大事了,倒把要办的正事给忘了,今天邀请大家过来,还是为了女选婿的事情,在座的各位英雄通过下面的文试,就可以直接面见女了。”
黄巢说完,连忙吩咐下人们拿来纸笔,分发给在座的每位嘉宾,说今天的试题就在这纸上。徐至拿到纸笔,见上面写的是一首只有首句的残诗,要求各位续完后面的部分,并抒发对诗句的见解,只见上面写道:“天下纷争数千年,奇书残卷天下剑,……”。
徐至见了大吃一惊,暗自想道:一路上听闻黄王举大义是为了天下百姓,今天见他对一本荒诞不经的奇书怪说那样痴迷,可见天下的传闻都不足为信,即使到了黄巢这样的身份地位,还是忘不了“名利”二字。
徐至转念又想:“与其将秘密烂在心中,还不如将其奉送给黄王,毕竟他总比朝廷对百姓好些,于是挥手续完后面两句:“射蛇首兴成霸业,紫气东来入云间?”,后面又加议论道:“得异书易,得民心难;得江南易,得天下难。”
过了片刻,黄巢见众人都已书写完毕,吩咐身边的丫鬟们将众人的试题解答收齐,黄巢和幕僚们一一看了,仔细评论了一番,又把大家都称赞了一遍,不置臧否,众宾客都感到十分诧异,如此这般,如何决出胜负
黄巢似乎看出了大家心中的疑问,慢慢说道:“乘龙佳婿还是让女自己决定吧。”说完,吩咐身边的一个叫秋月的丫鬟,抱了众人的答卷,将其送入厅后一个挂满珠帘的内室里。
又过了片刻,秋月出来回话说:“黄王、各位嘉宾,姐吩咐了:只让徐公子和慧公子进来一叙。其他佳客就不必相见了。”
众人听了,无不摇头失望,论长相徐至虽然清秀,但不够儒雅;论武艺徐至也不是上上之选;即使论谈吐议论,徐至的见解也得不到黄王的全力支持!特别是耶律淳此次来蔡州招亲,来时曾豪气万丈地向全体教众夸下海口、势必夺得美人而归,他见徐至拔了头筹,得到公主青睐,顿时垂头丧气、感慨不已。
这一变化连徐至自己也不明就里,云里雾里的,甚至没有想到:这样一件大喜事会突然落在自己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