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郡主超级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妤娘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入了冬后,青州的气温一日比一日低。将近酉时,天色早已暗了下来,寒风凛冽如刀,割得人皮肤生疼。

    天际昏昏沉沉的,似乎是要下雪。

    路上行人稀疏,街道两旁的铺子里有的掌柜已经开始使唤伙计收拾东西准备关门了。

    妤娘出了林府后,转脚往街道东头那家有名的周记糕点铺走去。

    想起中午临走时谨郎扯着她的衣袖眼巴巴的要杏仁糕时嘴馋的样子,妤娘不禁加快了步伐。

    周记糕点铺的伙计正准备关门时,耳边传来一道脆生生的女音:“请问今日的糕点还有剩下的吗?”

    伙计闻言停了关门的动作,打眼一看,门口不知何时俏生生的立着一位气质婉约、容貌惊人的娘子。

    “有的有的,不知这位娘子想要哪种糕点?”伙计说完又忍不住多朝对面看了几眼。

    他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如此貌美的娘子,他多次去青州知府大人的府上送过糕点,曾有幸一睹号称青州第一美人的知府千金的芳容,当时便觉惊为天人,如今一看,怕是连这位娘子的一半都不及。

    妤娘解下腰间挂着的一只绣着百蝶穿花图案的荷包,掏出数枚铜板数了数后递给伙计,“劳烦给我一包杏仁糕。”

    “娘子稍等。”伙计接过铜板转身进了铺子。

    妤娘站在原地等待,拢了拢衣襟后将冻僵了的一双手放在嘴边呵气,两只手这才一点点地恢复了知觉。

    就在这时伙计拿了一包糕点出来,“娘子拿好,还热乎着呐。”

    伙计将一包杏仁糕递给妤娘后,正巧看见一个老汉推着一车香梨从门前经过。

    他们铺子做糕点有时需要香梨都是从老汉这买的,所以伙计上前打了声招呼:“李大爷,今天梨卖得怎么样啊?”

    老汉闻言停下脚步叹了口气后道:“别提了,一个都没卖出去,生意不好做啊!”

    冬天水果的价格要比平日里高一点,再加上天冷大多数人不爱吃生冷的食物,所以生意自然就冷清了下来。

    妤娘想起这两天时不时地听到秦氏的咳嗽声,遂几步上前从板车上的竹筐里挑了四个香梨递给老汉,“麻烦大爷给称一下。”

    老汉多看了妤娘几眼,然后摆摆手道:“算啦算啦,看在娘子是我今日第一个客人的份上老汉就收你四文钱吧!”

    说完将香梨包好重递给妤娘。

    妤娘付了钱之后又道了一声谢,然后将两样东西抱在怀里往城门口的方向走去。

    青州城距桃花村有将近一个时辰的路程,妤娘走到村东头的时候天上飘起了鹅毛般的雪花。

    村子里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烟囱里升起一缕缕青烟。孩童的玩乐声和狗吠声此起彼伏,偶尔还夹杂着大人们呼唤自家孩子吃饭的声音。

    这样的一幕几乎每天都在寻常百姓家中上演,明明平淡而又普通,却令妤娘在这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温暖。

    “下雪了怎的还不知回来,在这傻站着做什么?”

    说话的妇人是秦氏,约莫五十多岁,绾成圆髻的黑发中掺杂着缕缕银丝,身上穿着一件半旧不新的冬袄,面目慈祥。

    一般在这个时候妤娘早就回来了,秦氏在家做好饭后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人影,想到妤娘貌美又柔弱,秦氏担心她遇到了麻烦,再加上谨郎哭着喊着要找娘,所以她赶忙打伞顺着去城里的路寻人,却没想到这姑娘傻不愣登的站在这,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大娘?”妤娘连忙上前要接过秦氏手中的伞。

    秦氏见她怀里抱的有东西不好拿伞,便将手中的竹伞往妤娘的头顶移了移,然后两人往秦家院走去。

    “我久等你不回怕你遇到了麻烦,所以将谨郎送给来生他娘照看着后便来寻你了。”

    来生他娘夫家姓王,就住在秦家隔壁。

    闻言妤娘心中一暖,随后语带歉意道:“让大娘担心了。”

    秦氏摇头。她和妤娘本不相识,当初她们母子俩走投无路再加上谨郎发了高热,妤娘上门讨水时她一时心软便收留了这母子二人。

    萍水相逢自谈不上有多深的感情,如今她担忧妤娘出事也不过是怕妤娘出事后留下谨郎一人给自己。

    俩人回到家后,妤娘将东西放回屋子,然后从买回的杏仁糕里拿出几块用油纸包好后便去了隔壁的王大娘家。

    妤娘一跨进院子便听到谨郎的哭声,其中还夹杂着几声含糊不清的“娘”,明明一个才四岁大的人,哭起来嗓门倒不,怕是要将这屋顶给震塌。

    王大娘最先看到妤娘,连忙出来将她迎到屋子里,“你可算是回来了,不然我这都要水漫金山了。”

    王氏调侃了一句然后一把将妤娘推到闭着眼睛号啕大哭的谨郎面前。

    “谨郎你看这是谁回来了。”

    的人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一张白白嫩嫩的包子脸涨得通红,豆大的泪珠不断的从紧闭的双眼中滚出,看得妤娘心疼不已。

    将家伙捞到怀里,妤娘软声细语的安慰道:“谨郎别哭,娘回来了。”边说边掏出手帕轻柔的拭掉谨郎脸上的泪珠。

    谨郎听到熟悉的声音连忙睁开水汽朦胧的大眼睛,待看清楚面前的人后,猛地扑进妤娘怀里抱着她的脖子不撒手。

    “娘~”

    软糯糯的嗓音还带着大哭过后的沙哑,拖着长长的尾音奶声奶气叫得妤娘的心都化成了一滩水。

    “哭包。”妤娘好笑的伸出纤细白皙的食指点了点家伙哭红了的鼻尖。

    谨郎眨巴眨巴大眼睛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看着他,一扭胖乎乎的身子躲在妤娘身后不出来。

    妤娘有些哭笑不得,方才哭得房子都快塌了,现在倒知道害羞了。

    “谨郎爱闹腾,适才有劳大娘看顾了。”妤娘感激的向王氏道过谢后掏出用油纸包好的糕点递给王氏身旁扎着双丫髻的丫头。

    “这是我从城里买的杏仁糕,桃花来尝尝好不好吃。”

    王氏有双女一子,丫头桃花是女儿,今年不过十岁,平时甚是喜爱与谨郎玩到一处。

    桃花眨着清澈的双眸,闻到面前油纸包散发出的甜腻香味后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却没有伸手去接而是先看了看自己的娘亲。

    王氏连忙摆手推拒道:“谨郎可爱招人疼我喜欢都来不及,让我一直照看都是愿意的。桃花大了不贪这些零嘴,还是留给谨郎吧。”

    妤娘将糕点往前送了送道:“糕点买得多,谨郎吃不了多少,放久了就不新鲜了。”

    王氏无奈,然后示意桃花收下。心里对妤娘却是极满意的,倒不是被这几块糕点收买了,而是觉得妤娘行为举止落落大方不说,且会做人,一点也不像村中那几个爱嚼舌根的长舌妇人说的那样容貌妖妖艳艳一看就不是正经人家的妇人。

    桃花双手接过妤娘手中的糕点后弯了弯眼睛,有礼貌的道谢:“谢谢妤娘姐姐。”

    妤娘有些无奈,丫头喊谨郎弟弟,又跟她叫姐姐,倒是乱了辈分。

    王氏闻言忍不住道:“跟你说多少遍了要叫婶婶总是记不住。”

    桃花俏皮地吐了吐粉舌,理直气壮的反驳道:“妤娘姐姐是我见过最好看的仙女姐姐,叫婶婶会叫老的。”

    丫头嘴甜,妤娘听了忍不住唇角微扬露出一丝浅笑,娇俏的脸瞬间宛若芙蓉花开,一时间看呆了对面的母女两人。

    王氏先回神后,不禁在心中暗自叹息。如此一个天仙似的美人儿不知道便宜了哪户人家。

    也不知道谨郎的父亲是个多狠心的人竟舍得让这对母子流落在外吃苦受罪。

    妤娘从身后捞出谨郎拍了拍他的脑袋后道:“跟王阿嬷和桃花姐姐说声谢谢。”

    谨郎人虽却被妤娘教导的极有礼貌,听了娘亲的吩咐后立刻奶声奶气的向王氏母女道谢。

    “谢谢王阿嬷~谢谢桃花姐姐~”

    说完还拱着两只白嫩嫩的胖手作揖,可爱得让人直想抱在怀里揉一揉。

    王氏忍不住夸道:“谨郎真是个有礼貌的乖孩子。”

    桃花心有余悸地接了一句:“要是哭起来声音不那么大就好了。”刚才谨郎弟弟一直哭,吓得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了,她还是更喜欢和现在这个乖乖的谨郎弟弟一起玩。

    王氏闻言没好气地戳了戳女儿光洁的额头道:“你时候可比谨郎还能闹腾呢!哭起来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能听见。”

    桃花被娘亲说得有点害羞,吐了吐舌头后不再吭声了。

    妤娘见状抱起谨郎,和王氏打了声招呼后便离开了。

    回到秦家后秦氏刚摆好饭菜,招呼一声让两人洗手吃饭。

    妤娘带着谨郎洗过手后在四方桌旁坐了下来,动手给谨郎盛了半碗米饭后又夹了一些他爱吃的菜。

    谨郎胖乎乎的右手握着木勺挖了饭菜就往嘴里送,啊呜一口吃得两颊鼓鼓像一只可爱的花栗鼠。

    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清澈纯稚,周围一圈还是红红的,一看就知道刚才哭过,被泪水濡湿的睫毛浓密又卷翘,这样精致可爱的样子怕是谁看到了都忍不住心生喜爱。

    “哭包,方才可劲儿哭,现在知道饿了。”秦氏没好气地道。

    妤娘没回来之前家伙哭着喊着要娘,吵得她耳朵现在还是嗡嗡的。

    谨郎被说得有点害羞,但还是绷着一张包子脸认真道:“谨郎不是哭包。”

    “哦~那方才在王阿嬷家哭的是谁?”

    眨了眨灵动的大眼睛,谨郎道:“以后娘早点回家谨郎就不哭。”

    妤娘闻言有些无奈,合着到最后是怪她回来晚了,还不是给这家伙买糕点耽误了。

    三人用完晚饭后,妤娘主动收拾了碗筷去了厨房洗刷。

    秦氏不动声色的看着,随后掏出帕子给谨郎擦了擦红润润的嘴。

    妤娘是个极有眼色的,在当初收留了她们母子二人后她就发现了,若不然她也不会让这对母子在秦家一住就是三个多月。

    当初一眼见到妤娘她便觉得此女来历不凡,不说那天仙似的容貌,便是那极有分寸的言谈举止和举手投足间的气度都不是她们这种门户能够教养出来的。

    母子二人在秦家住下后,她便发现妤娘与这里格格不入。不分五谷,不会烧火做饭等等,但好在她勤奋肯学再加上聪慧领悟力强,一个月便学的七七八八。

    更令她没想到的是她不肯在秦家吃白食,竟然去了城中给一家富户府里的姐们授课,教她们弹琴,每天不辞劳累往返于村子和城里。

    如此一个进退有度有眼色又不肯不劳而获的女子,即使是一个寡妇,她也是不在意村中的那些流言蜚语而选择了收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