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刁后很嚣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二章 还以颜色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今天让群臣对一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那就是: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

    论起光棍精神和狠绝劲儿,成王和他的前仇人,现丈人王景秋不差啥。

    朝会刚开始,成王第一个窜上去。

    竟然是求皇上赐婚?

    许多人都知道大师给他的批命。恍然大悟:成王这个老小伙今年二十五,至今未婚,终于可以婚了。

    难怪这么急不可耐,咱都理解。

    不理解的是,他张口求的竟然是王景秋的宝贝闺女。

    长兄探花赠金花,次兄战功换郡主的那位么。

    片刻不解,瞬间大悟。

    成王这绝对是报复,王景秋你绝了我太子之路,我便折了你家娇花。

    你捅我心肝子,我就摘你心尖子。

    成王竟豁的出去自己的正妃位子,也要把咬他一口的狼牙掰了去。

    之前因成王发誓不做太子,对其绝望的人们跟打了鸡血似的。

    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王爷只隔一夜,便还以颜色。

    这招儿简直太绝了!

    虽然王爷说了一大堆求娶理由。

    甚至说曾和王家女有过一面之缘,是一见倾心的那种。

    最后还扣题:他以王泽楠妹夫的身份去营救,大家总该相信他了吧?

    其实呢?

    大家懂。

    都是玩转朝堂,动惯心眼儿的,谁还不知道谁呀?

    王景秋撞柱一时爽,卖女“火葬场”。

    哑巴吃黄连,还得对成王感恩戴德。

    真是腊月的债还的快。

    把王景秋这样坚定的反成派,收拾的这么彻底,这么惨。

    以后还有谁敢反对成王登大宝?

    至于成王不做太子的誓言,大不了到时候大家逼他黄袍加身么。

    事关紧要,誓言可以按土里。

    崇德帝面色温和,内里冷冷。

    看着他的六儿子声情并茂的表演。

    恰如其分的i点助演。

    要不是昨晚密报叛军对幽州的攻势凶猛,统帅之事不能再拖。

    他何须看那个混账在他的朝堂兴风作浪。

    何况他是真舍不得废了王家三父子。

    目前,大赵四疆只有西北最稳,其中一半得说是王泽桐的功劳。

    安内攘外,得心应手。

    而东北叛军突然暴乱,加之和契丹里应外合,竟然没有完全沦陷。

    这正多亏那个王泽楠的骁勇和机变。

    这样一文一武两个难得的青年俊才,要是能留给元昌,定会成为他的肱骨之臣。

    何况王家最重正统,忠心耿耿,一下都成了废子,也太可惜了些。

    无奈形势比人强,也只好先哄着他去。

    也就便看看王家的忠心度,如果一直那么坚定,日后还可以适当的用用。

    正想到这里,下面的剧情走向已经轮到了他。

    他那个混账儿子提出,请他在圣旨上写上,如果救不回王将军,他就永远不再提娶王氏女之事。

    那意思,这张赐婚圣旨就作废了。

    崇德帝啪的一拍龙案:“圣旨岂是儿戏?!”

    混账儿子啪的跪地:“儿臣恳请父皇,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北疆不容拖延,儿臣的亲事也拖的太久了。请父皇各外开恩!”

    呵!这一军将的,一码是军事,一码是婚事,都是火上房的事。

    先前跳脚大骂成王趁火打劫的程尚书,忽然灵光一动。

    竟然跪地奏请圣上同意成王的请求。

    群臣又是一惊。

    要说朝中和成王作对的急先锋是王景秋的话,那这位光腚尚书就是他的神助攻。

    突然倒戈,让人疑惑,让人叹。

    时间紧迫,崇德帝也懒得再给那个混账儿子配戏,一挥手同意了。

    群臣还没反应过i,成王的第二波骚操作又i了。

    他要亲自登门去王家求亲,王家同意了,他再宣圣旨。

    要是不同意,要不他再等等?

    崇德帝差点从龙座上冲下去,抽死他。

    你自己不要脸也就算了,还把皇室尊严放在地上摩擦。

    不仅把朕的旨意当成儿戏,还把大家当猴耍。

    你刚才振振有词的火上房呢?

    别说皇上,连群臣的手都有些痒。

    程尚书一蹦多老高:“成王爷!这是朝堂!正在商量国家大事,军机要情。没人陪你商量咋讨媳妇儿!要去就赶紧去!再墨迹,看咱圣上还给不给你这个赐婚的脸面!老程我也非把这事搅黄了不可。”

    吁……

    这包括皇上在内,大家齐齐吁出一口郁气。

    老程这话说得痛快!

    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成王还算乖觉,没再出什么幺蛾子,老老实实的磕头退下。

    去王家宣旨,亦或是宣战去鸟。

    大家又是齐齐长吁了一口气。

    终于送走了这位堵心王爷。

    连拥成派官员都承认,成王果然鬼见愁也。

    不过大家似乎感觉那里有点不对。

    但因沉浸在送走鬼见愁的轻松中,也就没再深思。

    也不能说没人深思,总是不缺聪明人。

    程尚书面上无波,心里翻江倒海。

    成王闹腾半天,皇上并未写圣旨。

    成王却口口声声说去宣旨。

    这样的事儿不可能随便乱说。

    也就是说,赐婚圣旨早已写好。

    皇家父子不过是当众表演了一段双簧。

    果然聪明不过帝王,这两父子都是心机深沉狡诈,深谙帝王术。

    皇上刚逼成王当众发誓,放弃太子之位。

    (看似逼他的是王景秋,实际心明眼亮的人都清楚,皇上立嫡之意从未改变。王景秋不过是皇上手里一把刀。)

    转脸成王就废了皇上为太孙准备的肱骨之臣。

    这样的较量以后肯定少不了。

    太子之位最后花落谁手,还真说不准。

    但愿在这个国家的多事之秋,高位之人多体恤黎民之苦。

    不要把皇权之争演变成一场场生灵涂炭的战争。

    程仕林是真的忧国忧民,为了黎民苍生着想。

    回到家中,把义子程毅和儿媳杨曦颖叫过i。

    对着他们把成王大骂一通。

    各位看官一定很奇怪吧!

    他痛恨成王,怎么会用骂自己的儿子、儿媳出气?

    说i话长。

    他的义子其实是成王乳母沈嬷嬷的亲儿子。

    以前不知道,前些年偶然相认。

    开始他执意让程毅认祖归宗。

    不说程毅难舍难分,连程毅亲娘都坚决不受。

    她说生恩不如养恩,她的未i靠成王。

    那她的儿子赡养的也该是他的养父母。

    最多以后把一孙记在他亲爹名下就足够了。

    程尚书并不是死守所谓道义的人。

    他明白程毅亲娘的苦衷。

    同时也更怕把程毅当亲儿子扶养的老妻受不了这个离别的打击。

    要说程尚书能有什么怕,他那老妻就是唯一。

    不过自己儿子和成王也算有了瓜葛。

    在这件事上,成王还算仗义。

    并未企图通过这层关系拉拢或挟持他。

    毅儿母子相认、相见都非常隐秘。

    知道此事的人只有五个。

    他们夫妻,毅儿母子和成王。

    后i加了一个儿媳杨曦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