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唐第一佞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 武皇后首触朝政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显庆五年,冬十一月初三,午时三刻。

    半个多月的航海,朝鲜半岛远征军,终于在九月下旬,在山东半岛登陆。莱州成山出发,沿着官道西行,淄莱两州府兵,沿途各回各家。洋葱层层剥皮,离开山东半岛,大军剩下五万。

    等到十月下旬,进入河南道洛州,神丘军只剩三万。李治夫妇在洛阳,关中兵回关内道,只剩两千余卫士。十一月戊戌日,就是初一那天,洛阳宫则天门外,举行盛大献俘仪式。

    苏定方和刘伯英,武康及诸位将军,全部身着戎装,押解俘虏进献:百济王扶余义慈,百济太子扶余隆,次子扶余泰等,五十八百济大酋。李治身穿衮冕,训斥声色俱厉,训完全部赦免。

    封些闲散官职,在长安道政坊,安顿他们住下。扶余义慈和都曼,可以窜门下围棋,原本能玩斗|地主,阿史那贺鲁薨了。武康猜的不错,软禁他的第二年,就驾鹤西归了。

    万余百济俘虏,男人分配将作监,为唐王朝做贡献;女的分配掖庭宫,给皇宫织布养蚕。各种技术人员,或表现良好的,都被朝廷特赦,诸位富商阶富。

    散尽万贯家财,粮食布匹犒唐军,大大的良民。特赦为唐朝公民,给他几十亩地,安排成公务员。其余的贬为奴婢,赏给立功的将军,开启悲哀的人生。

    阶仁运气很好,成为武康的奴婢,暂时住在道政坊。阶仁当过兵,编为部曲,看家护院;小少妇黑齿玉,伺候小晴起居;小萝莉阶明,做闹闹的书童。

    处理完俘虏,开始论功行赏,李九龙颜大悦。神丘道东路远征军,上至大总管苏定方,下到普通折冲卫士。三代以内的家属,除去十恶不赦,全部赦免罪恶。

    流放在外的,赦免回中原;关在监牢的,罪行既往不咎,都回家过年吧。为了普天同庆,赐天下大酺三日。天下万民百姓,可以呼朋引伴,聚众喝酒三天。

    苏定方灭三国,皆生擒其国主,赏赐最为丰厚,成为最大赢家。金银财宝无数,两尺长的珊瑚,五光十色的珍珠,同僚无不眼红。他的嫡亲孙子,苏庆节的儿子,官拜备身左右。

    武康是第二赢家,罢左千牛府将军,升左千牛府大将军。十六卫大将军,正式的大将军,正三品的武官。着实振奋人心,足以光宗耀祖,差点昏厥过去。

    不过很可惜,南衙十六卫中,千牛府和监门卫,并不遥领府兵。左右监门卫,皇帝的看门保安;左右千牛府,皇帝的贴身保镖。用现代词汇描述,即中央警卫团,千牛府大将军,警卫团总司令。

    李治亲写诏书,《册武康左千牛府大将军文》,其内容如下:阊阖任隆,周庐禁切,忠贤之允著,韬略之兼优。惟尔左千牛府将军,金华县开国公,柱国武康,志力沈济,襟情爽烈。早标奇正之术,弥光巡警之功。

    偃沙巨海,功宣六豹,气压三韩。折冲之效有闻,瓜牙之任攸属。式畴徽烈,擢卫宸闱。是用命尔为,左千牛府大将军,勋封如故。尔其职思,无荒朕命,不虞之寄,可不慎欤!

    武康研读三遍,品味其中之意,窃以为是夸奖。接下来的赏赐,延续坑人本色,赏赐的金银财宝,只给了一份清单。李九大帝的意思:妹妹新城出嫁,你们是老朋友,那些金银财宝,给她做嫁妆了。

    这盆冷水浇的,很想抱头痛哭,你们兄妹太坑了。当初百济打仗,漱玉通过苏定方,给我写讨债信,开口千贯嫁妆。这些金银财宝,本打算给她添箱,被李九捷足先登,还得重新准备。

    朝会结束回家,小晴得知喜讯,乐的几乎癫狂。大摆流水宴席,邀请街坊四邻,共庆夫君高升。武康小心翼翼,拿出清点白条,怯懦的解释着。媳妇言笑晏晏,晚上卧室关门,滚书房睡去吧。

    十分糟心,彻夜难眠,诅咒李九,不得好死。今日清晨,更加糟心,新城派人,索要嫁妆。愁眉苦脸,去哪筹钱,没心情吃早饭。俸禄不能动,也不能从家拿,会鸡犬不宁的。

    不能找皇后开口,拿姐的私房钱,给老情人添箱,我还是要脸的。绞尽脑汁之后,想到馊主意,找苏定方救急。先借他千贯,以后省吃俭用,用零花钱还债。

    收起讨债信,钱顺匆匆报:“宫里来人了,是宦官王伏胜,带来圣人口谕。这个老匹夫,可谓油盐不进,送礼照单全收,饮宴全部婉拒。收礼不办事,要不要把他?”

    抹脖子的手势,武康果断摇头,斟酌片刻说:“放弃王伏胜,不要下杀手,我们担不起。他与圣人感情深,是绝对的心腹,不会孝顺皇后。转移目标,攻略李德官,尽全力拉拢。”

    说完离开书房,钱顺亦步亦趋,压低声音道:“李德官有侄儿,经营个小店铺,做布匹生意的。等回到长安,属下通知赵声,全天的监视,应该有收获。”

    武康懒得过问,你办事我放心,放手去做吧。来到大门外,与王伏胜见礼,得到李九口谕。夫妻俩临时决定,巡幸许州讲武台,左千牛府护驾,壬寅日辰时出发。许州就是许昌,讲武台在临颍县,原来叫尚书台。大概显庆二年,李九在那阅兵,改名为讲武台。貌似距洛阳宫,大约四百里。

    (ex){}&/  不知过了多久,背后传来嬉笑,声音很熟悉。武康转身看,是媚娘和小晴,还有正太李贤。刚想打招呼,就听女儿惊叫。丢掉手中木刀,抬脚踢到身后,摆出淑女造型。

    娇笑声再起,武康拉下脸,这闺女没救了。过去打招呼,闹闹向姑母行礼,靠在李贤身边,柔声细语道:“潞王表兄,你在做什么,不来找我玩。闹闹很想你,睡觉也梦见你。”

    武康脸更黑,丢人现眼啊,李贤才五岁,就是个表弟。小晴也尴尬,媚娘笑嘻嘻,貌似很享受。李贤很害怕,弱弱喊舅舅,垂头不敢对视,怯懦的说道:“我也梦到你了,就在昨天晚上。”

    算你小子识相,武康挽回面子,脸色好看许多。媚娘心情不错,翻白眼戏谑:“康郎快三十了,还吃外甥的醋,丢人现眼啊。小闹闹最乖,带表兄去游乐房,把你爹让给我。”

    小晴心知肚明,一手牵闹闹,一手牵李贤,去游乐房玩耍。没走出几步,李贤小声道:“阿爷告诉我,女子要温婉,不能舞刀弄枪。闹闹别学武,阿爷不喜欢的。”

    武康瞪大眼,盯向小李贤,想手起刀落。你算个什么东西,敢教训我女儿,信不信我揍你。你爹又是哪根葱,把他给我叫过来,乃翁揍你们父子俩。

    闹闹乖巧点头,煞有介事道:“表兄说的对,闹闹不想玩刀,也不想当将军。阿爹非得教我,说能强身健体,真的好讨厌。表哥放心吧,以后肯定不碰。”

    气的差点吐血,这个倒霉闺女,如此埋汰老子,彻底的没救了。保安忍俊不禁,媚娘笑逐颜开,小模样很得意:“看来你家闹闹,很喜欢我的贤儿。”

    武康怒不可遏,直接拂袖而去,气冲冲回书房。端坐太师椅,鬼脸黑成锅底,女大不中留啊。黑齿玉小心翼翼,热茶放在书桌,低头站在旁边。

    不到五分钟,媚娘款步来,眼里满是戏谑,示意小玉离开。关闭书房门,轻点康郎额头,没好气的训斥:“千牛府大将军,别小孩子气嘛,像什么样子?”

    此乃耀武扬威,武康背过头去,懒得搭理她。媚娘浑不在意,坐在书桌对面,轻抿朱唇道:“神丘道主力班师,刘仁愿将军兵少,百济余党反叛。九月二十三,叛乱蔓延全国,响应者二十城。”

    听闻此言,赫然回头,不可置信。不到半分钟,不禁喟然长叹,刘仁愿处境不妙。媚娘挤眉弄眼,拈起兰花指,话语饱含调戏:“还有更多战报,康郎若是想听,连眨三下左眼。”

    武康嗤之以鼻,您三十六岁,不是十八岁,装什么纯情。纠结片刻,经不住诱惑,无奈抛三次媚眼。媚娘很满意,打开话匣子:“九月二十三,沙吒相如、黑齿常之,攻破泗沘外城。”

    又是黑齿常之,我早就知道,他不是省油灯。泗沘城被围,军粮肯定不足,刘仁愿要头疼。脑筋快速转动,最后无奈摇头,结合泗沘城防,没有退敌良策。

    媚娘继续讲:“叛军抢夺物资,继续进攻内城。刘仁愿老将军,一万七唐罗联军,经过艰苦作战,击退黑齿常之。黑齿败退后,在泗沘城南岭,筑起五个军栅。继续包围泗沘,伺机抄掠城邑。”

    武康长舒口气,只要泗沘不破,百济复国无望。刘仁愿老将军,挺有本事的,不愧是悍将。突然想到什么,急不可耐问道:“王文度老将军,为何不去救援,难道真的病了?”

    媚娘错愕片刻,点点头说道:“九月二十八,王将军抵达三文成山,按照朝廷旨意,册封新罗王金春秋。仪式进行途中,王将军突然暴毙,由随从完成册封。”

    听罢如遭雷击,乌鸦嘴成真了,王文度猝死了,很不是时候。没时间惋惜,继续追问:“然后怎么样,金春秋是否率军,有没有支援刘仁愿?朝廷派了谁,接任王将军?”

    媚娘回答:“联军攻破尔礼城,反叛的百济城池,再向新罗投降。联军继续进攻,黑齿常之败退,泗沘之围得解。此时刘将军,已与熊津兵会师。圣人启用刘仁轨,检校带方州刺史,接替王文度统军。”

    刘仁轨粉墨登场,武康兴致缺缺。他与苏定方不和,以后飞黄腾达,处处排挤老苏。后来兼修国史,又矫枉过正,大改老苏的历史。此乃公报私仇,人品相当不好。

    媚娘深情凝望,握住武康的手,挤眉弄眼说:“上个月中旬,圣人突发风眩,双目不能视物。为了不影响朝政,竟然让我帮忙,阅奏章理政事。阿姊很开心,真的很开心。”

    武康再度懵逼,你丫没心没肺,李九是你老公。他遗传病爆发,你应该难过,别幸灾乐祸。不过话说回来,确实大快人心。越想越兴奋,很快笑出猪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