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的思绪浓烈了氛围,盼将收获施然给予。不知情的礼物诧异着,等待贴上适用的标签。”——卷首诗
音乐、声、光停止,舞台上的四对组合,于掌声、笑声、喝彩声、口哨声、议论声轰出的热烈中,各自止了动作。
早已适应高强度运动,对各种时尚娱乐项目信手掂来的夏棘青无所谓,好整以暇环顾那兴致不减的老夫妻紧紧携手、向观众施礼;在合作中不时碰撞一下、踩上两脚的男女组合嘻哈笑闹着相互赔了礼、向台下鞠躬致意;临时组合的一对女伴取下面具、各自整理了秀发、颇为矜持地等待结果……然后,才瞥向身边糊里糊涂跟了自己停止动作、懵头懵脑频频向台下鞠躬的丫头——呵呵,这场舞蹈比赛,他感觉挺有意思,不知她,感觉又如何?
主持人煽情、煽氛着站向台中,宣布“很有默契奖”“相当搞笑奖”“好美形象奖”。夏棘青半点不带惊喜地纵容他挤到自己与女孩儿中间,颁发“最高人气奖”与“最佳组合奖”,一心只管琢磨那因为跳得太过激烈,气喘吁吁还不断道谢的舞伴。
这野丫头还不肯摘下面具?那好,这场游戏就玩到底好了。只是不太确定,新小孜是不是象他早已认出了她一样,认出了自己?
商厦方面为了催升新年的人气,为这一天的娱乐项目预备了不算吝啬的奖品。知名品牌的多功能电饭煲与空调足以调起女孩儿眼中的惊喜,却不可能让夏棘青的心脏为此多跳那么两跳。
在场边等待领取奖品礼券的时候,新小孜明显故意落在他的身后,想谦让等待他的挑选。夏棘青随手将自己的名字草草划上签收单,揪过两张礼券,逗着女孩儿的诧异,再让礼券全部塞向她的手里,“都给你吧。”
“这怎么能行?”新小孜相当清楚,自己在台上曾经是如何拘束与尴尬着,要不是眼前这个会办网站、会赛车、会跳舞、更能挑刺的家伙,只怕自己今天真的不好意思下台。
“予物需适用。这两样东西,我家里都不需要,他们明天送到家,也是白占地方。”
“……”新小孜在面具后,悄悄咬唇、皱鼻——有夏棘青这样傲娇得意的吗?就算他不需要,也可以搞个形式化,索性在台上捐给什么地方、什么人好了。
但真让女孩儿放弃那两样让她心动的奖品,好象又舍不得。犹豫的功夫,夏棘青已转身,去台边取他的外套和手机。
“en……”饶琳娜静待人群散去,摇摆施然地走向夏棘青。
“琳娜?”夏棘青惊讶于她如此早的回归,更惊讶于一直因争执、不睦而拒绝牵拉的纤纤素手,竟主动捥上自己的手臂——饶琳娜就算在运动场边为他充当过多次拉拉队员,但一直不喜欢靠近运动后的自己,总是催促他尽快把那大汗淋漓、咸涩粘腻的气息洗去。
留好了签收地址,正准备追着夏棘青道谢的新小孜,看到那情形,急急地止步。
无论在台上舞蹈、在台边领奖,她是应该与必须向他道一声感激!可看到曾经给予自己近一个月免费学习与实习机会的饶琳娜,娇笑俏兮地靠向夏棘青,两人在曲终人散的舞台前如厮地亲密,感觉自己实在不适合象那台上高亮度的le灯泡。
那么,就赶紧开开心心带着奖品礼券回家好了,尽早让已不知发过多少个微信、焦急等候孩子回家的父母放心。反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夏棘青就算不去新城别墅,也肯定会去南岸赛车场,总有机会向他道谢的。
夏棘青耐了性子,听饶琳娜述说她为“花样共享时之生活”设计的种种开篇,几回心思半途开溜,转眸去找那掩耳盗铃的丫头,想顺便开车带着她回新城。谁知,一双凤眼转眸数次,也找不到那明明应该向自己道谢的家伙!真亏自己还冲她说什么“予物需适用”?早知这样,不如把挣到的那台空调领回去,放到网上,如饶琳娜一样设个最高人气贴的礼品,或者干脆爱心捐赠掉算了!
金架升也听到了“予物需适用”,只不过,栗勇不是对他说的。
“李局,去年一年,东江新城的交通服务没少让你操心,你带着同志们为新城不断努力协调资源、尽可能实现交通增能,真是辛苦了!”栗勇最先等到他要的饺子,端了提前倒好的一杯饺子汤,敬区交管负责人李一山。
“那不是应该的吗?”李一山看着领导敬着自己,心里和那饺子汤一样,热乎乎的。虽然,他知道,今天这位副书记找自己,肯定不是一起打羽毛球那么简单。
栗勇看着对面头发已经开始花白的李一山,心中不忍,可到底还是夹起一只饺子,使劲滚了满满的蒜泥放到他面前的小碟子里。一旁的有样跟样,给他小碟里倒着醋和辣油。
李一山有些牙碜,他不吃蒜泥和辣油的好么?可接下来听到姜鸿涵的话,他宁可硬着头皮去咬那只又酸又辣饺子,也不情愿接那抛出的问题。
姜鸿涵要沟通并解决协调的问题很清晰——东江新城即将集中入户八个居民区,而眼下,地铁轨交还未开通。东江新城的居民之前只能依赖于一路短线接驳车出行,虽然年前经过尽力协调,已提前开通新城直通北岸的长线公交,但除了居民一直嘀咕的始发车过晚、末班车过早、间隔太长的毛病,现在,又有人在网上反映公交路线规划不尽合理,部分居民可能步行到车站,用时过长的问题。
“这问题很现实,的确需要解决,所以能不能麻烦你们再帮居民努力把力?”姜鸿涵一只饺子没舍得吃,认真看住李一山,好等他吃完,继续给他服务。
李一山嘴里的饺子是真的吞不下去了,“姜书记,咱们的公交运能资源就这么多,能努力帮居民协调的我们一定协调。我可以向您保证,只要年后资源足够,我们一定关重考虑东江新城的早晚发车、车辆间隔问题,尽可能在今年把早班车再提前半个小时、晚班车延后到十点,可居民就因为要多走几分钟的路,就要求调整车行线路,是不是有点太挑剔了?”
“话也不是这么说。”姜鸿涵拿出手机,翻开了昨晚金架升发给她的消息,“这是金院长提供的一条居民网上呼声,这里面的诉求,我感觉算得上客观。你看,现在短驳车和公交车的站台重合,说是为新城设了三个车站,但真正落在新城里的,只有靠近动迁小区怡一苑门口的这个,另两个站,都在新城的外围,这样,居民乘坐的确不便。”
“可是,现在新城还有不少条支路没有铺设完成,有的就是断头路。如果调整公交线路,很可能必须绕路!同时,在新城内增设站点,势必要增加运行时间,那可能发车间隔又会出现延长,这是居民不愿意接收的。”李一山发愁又难以理解,“在之前规划线路的时候,我们已经考虑到居民们的步行距离,就算离车站最远的雅二苑,最多也不过步行十分钟。”
蒋军兴听着,笑了,从自己盘子里挑着更多的饺子到李一山碟子里,“这是三鲜馅的,我记得你爱吃,有一次咱食堂里做过,你吃了两盘。”
姜鸿涵乐得李一山道谢的功夫,继续表述意见,“这样的预算没有错。可是,李局你想过没有:象雅一、雅二苑这样超2500户的居民区,面积大、楼栋多,从相对离大门较远的楼栋,走到车站,要增加多少步行的时间?”
“这……”
“还有,你们是按青壮年正常的步行速度来考虑的,可是,我们还应该考虑到——无论是经适房小区、还是动迁房小区,当前入住居民的老龄化程度相当的高,他们中有超70岁的高龄老人、行动不便的病弱老人,这还不算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员,他们去乘坐公交车,需要多少时间,需要克服哪些困难,这些都确实象这篇贴子里提到的:做好居民的交通服务,需要更精细化的思量,是不是?”
蒋军兴看着姜鸿涵转发给她的贴子,感叹:“一山,咱们既然决心做好新城居民的迁居服务工作,那就要‘予物而适用’,让配置的设施、开展的服务真正贴合居民的需求!”
金架升没想到,自己昨天在“新城夜话”里看到的贴子,出于支持姜鸿涵优化、丰富年度工作内容的想法,转发过去,仅仅一晚上,就得到她如此的重视。另外,化名为“毛毛虫”的博主,好象是特别用了心,竟专门挑在大年初三,居民们稍缓了迎接新年气氛,开始考虑吃穿用度、出行访友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