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出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二章 商谈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方面可以交给本官,本官自认还能拖延一段时间”。

    别看杨建华到任通州时间不算长,但他现在差不多已经把通州掌握在手里。

    一方面是杨建华在官场上确实是一把能手,另一方面也是关键,通州的別驾是自己的友人。

    朝中有人好做官,做起事情i轻驾熟路,加快自己对通州的掌控。

    只是现在看i,怕太上皇选择自己i这通州,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吧。

    真不愧是太上皇,什么都考虑到了,唯一没有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将自己从皇位上撵下i,让自己变成太上皇。

    事情的大致思路,就这样订下i。

    马宾王不愧是马宾王,哪怕官场上还有些青涩,可这处理事情的能力,自己真是望其项背。

    李泰心中疑惑,自己以前怎么没看出i呢?

    难道是自己知道对方身份后,心里暗示?

    接下i就是考虑细节方面,在这方面杨建华考虑的比马宾王更加的成熟。

    在这期间,李泰吩咐胡麻子出去先将斥侯派出去,打探通州境内沿海区域的消息。

    几人一直讨论到午时用餐时,才初步订下,吃完午饭,下午还得接着商谈一些细节方面。

    细节决定成败,李泰对这方面比较重视。

    这样一i,李泰明白,去通州的时间会耽误。

    可又有什么办法!

    成功没有捷径可言,心思急切,更是要不得。

    ……

    杨建华走了,春风得意的辞别越王,离开了华亭。

    越王已经答应通州和华亭一样的待遇,全州免去以往欠税和今年的赋税,自己也就不用藏着掖着回去。

    这方面有自己的功劳,杨建华相信,带着这样一个功劳回去,更有利于自己对通州的掌控。

    眼见其他人都离开,马宾王落在后面,在李泰身边轻声道:“殿下,马某一直有个问题在心里,想请殿下解惑?”

    今日讨论的结果不错,李泰信心更甚一分,听闻马宾王的话也没在意,心情愉悦,调笑道:“哦?还有马先生不懂的东西?”

    马宾王被呛了一下,咳嗽一声后,回道:“殿下谬赞,马某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懂的东西太多,就像殿下的制盐之术,马某就不懂,更别说殿下的印刷术,还有……”

    “停,停”,李泰立马挥手打断,自己只是浑身舒爽,想调笑一下对方,谁知马宾王不领情,直接将火烧到自己头上。

    “马先生接着刚才的说吧,有什么本王能解惑的,本王言无不尽。”

    马宾王露出一丝笑意,这才对嘛,想到自己刚才的问题,也不再废话,直接问道:

    “殿下,既然您的方法是晒海盐,可以晒出大量的精盐,为什么只选在通州晒,我们华亭也是处在沿海边。”

    身份的变化,必然会带i想法的转变。

    原先不问,是因为无论在哪里晒盐,对自己无关重要。

    现在身为华亭县令,也就必须为提高华亭百姓的生活,而去想方设法为自己治下百姓谋福利。

    眼前的制盐,不就是一种方法吗?

    这个问题,李泰还真是想过,回道:“其实不是本王不想在华亭晒盐,主要是有两点考虑。”

    “其一呢,一旦本王将盐田做好了,拿到第一桶金,最后肯定会交给父皇,到时马先生,你说这华亭的盐田,本王是交还是不交”。

    “交的话,这期间的利益也只能是父皇的,我们华亭只是给父皇提供一个晒盐的场地而已,收入是微乎其微。”

    “不交的话,能不能保住,本王也不是很清楚。”

    马宾王点头,明白了越王的担心,盐铁这一块不是一般人能沾的。

    越王敢制盐,不也就是占着自己的身份,即使如此,早已想好将之送出去的打算。

    也许有人会说,世家不就有很多制盐或者炼铁的吗,看长孙家就是大唐头号的铁商。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将制盐送出去?

    因为世家在大唐根深蒂固,联合起i能有跟皇帝相抗的实力。

    一个年幼的皇子,还不是任由李二揉捏。

    马宾王轻叹一口气,一个发财致富的路子就这么没了,言语中还是有些沮丧:“那殿下的第二考虑呢?”

    李泰看着马宾王笑笑道:“这第二点考虑,就是放在马先生身上了。”

    马宾王愣了一下,不解道:“马某现在确实是华亭县令,可不明白殿下的意思。”

    “第二点嘛,说简单点,以后本王就看不上精盐的收入,当本王的制盐法出世后,经营妥当的话,必然会导致精盐跟粮食价格相当,马先生觉得会发生什么情况。”

    不待马宾王回答,李泰接着说道:“只要本王能顺利的从今年的精盐中,获得足够的利益,本王的很多计划就能提前施行。”

    “这华亭就是本王试验地方,希望马先生能助本王,本王不需要马先生做其他事情,只要能顺利的让本王完成计划就好。”

    马宾王苦笑,一个制盐就耗费那么多的脑细胞,不知道呢后面的计划,会不会出现比制盐更繁琐的事情。

    “好吧,马某尽量吧”

    “说实话,一个县令对马先生这样的人才i说,起步太低,不过马先生放心,本王的封地还有三个州”。

    “只需三年,本王保证给马先生一个刺史位置”。

    马宾王苦笑拒绝道:“殿下,亲之方知其难,这官位马某希望步步为营,不想操之过急”。

    李泰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本王倒是莽撞了。没想到马先生目标远大,那升官的事情本王就不提了。不过三五年后,你要是还想在华亭,怕是到时父皇也不会愿意。”。

    给自己三五年的时间,或许不能将华亭发展成扬州和苏州那样的繁华,但也不会相差太远,如果事情格外顺利的话,也许还能进一步发展。

    真要是在马宾王的治下,华亭县i个华丽的转身。。

    即使现在还不是后世的经济发展论,也会被李二看在眼中,那是必然之势,到时这升官发财,还真不用自己操心。

    脚踏实地,能挡住外i的诱惑,这也许就是马宾王后i能成为宰相的原因之一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