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时,萧渝命人在御花园的凉亭里摆上了一桌供果,也摆上了一架瑶琴,随后,让两个孩子把他们的父亲引到了后花园。
周禄的脚在跨进后花园时便听到了园里传来的琴声,随后便是妻子的自弹自唱,“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这首歌令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一年和陆呦几个在汴梁相国寺里相遇的情形,自然也想起了那个令他惦念了十几年的女子,颜彦。
不知不觉间,他来到这个时空已经三十多年了,时间久到他都快忘记自己原本是不属于这的。
说来也是巧,他的身世和原主还真是很相似,上一世的他也是一位私生子,父亲是名噪一时的西北王,彼时因为战乱,也无暇顾及到他,或者说,忘了他的存在。
直到有一天,母亲病危了,只能把他送回父亲身边,那一年,他才八岁,八岁的孩子还不会自保,因而,在那个督军府里,他只能卑微地活着。
好容易长大了,可以逃离那个督军府外出求学了,原本父亲的意思是想让他学军事或机械,可他拒绝了,选了他喜欢的医学,为的就是让几位兄长们放心,他无意于介入他们之间的争权夺利,他只想凭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
可没想到的是,战争的巨轮还是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几位兄长先后在战争中牺牲,父亲不得不把他找回去,面对民族大义,他别无选择。
可惜,他对战争一窍不通,也很不喜欢这种杀戮,便做起了战地医生,最后为掩护几位伤员落到了悬崖下,醒来便成了一位商贾之家的小少爷,那一年,周禄也刚三岁。
彼时,他还不清楚原主叫了几年的父亲并不是生父,还以为自己的生母真是父亲娶的一个外室,因为难产而死了。
直到他生父找上门来。
因着感念周禄生母的相救之情,也或许因为爱屋及乌,那位生父原本是要把他接回去的,可周禄没答应,死活闹着不离开周家。
而从那之后,他被带到了祖父身边抚养,确切地说应该叫外祖父,也就是彼时的周家家主。
有着上一世经历的周禄,这一世依然选择了和上一世相似的道路,既不想插手周家的家业也不想回辽国做什么皇子,因此,他醉心于琴棋书画和诗词歌赋,立志想做一个文人骚客什么的。
所不同的是,他吸取了上一世的教训,拜师学了一身武功,倒不是为别的,就是想关键时候能自救或者能救人。
还有一点,这位生父比他上一世的父亲称职多了,每年都会打发人来接他回辽国父子相聚些时日,知道他喜欢汉人的文化,也为他聘请了名师,知道他想学武功,也给他配备了两位高手,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父没少把他带在身边教他处理各种事务或政务。
总之,这位生父极大地弥补了周禄上一世缺失的父爱,因而,他不可避免地也被卷进了辽国的皇室争斗。
这也是那一年他得知陆端等人造访周家后特地以游学的名义赶去汴梁的主要原因,为的就是想打探点大周皇帝的真实意图以及那位神秘贵公子的真实身份。
说来也是巧,他刚到汴梁便赶上一个中秋节,得知号称京城第一公子的镇国公世子陆鸣喜欢带一堆人去相国寺的桂花山上集会,他也带着两个人赶过去了。
更巧的是,他正愁找不到理由接近他们时,耳旁忽然传来一阵琴声,紧接着有人唱了一首歌,当那几句歌词传进他耳朵里时,他惊呆了。
确切地说,他被这首词曲打动了,很快就有了共鸣,似乎正是他自己一生的写照。
可听着听着,他觉得不对劲了,它不像是这个时空的词曲,倒是和他上一世的词风有点接近。
借着这首词曲为由,他主动走到了他们面前,得知这首词曲出自一个女人之手,他更为惊讶了。
说实在的,他是不太相信这么豪迈洒脱的词曲是女人做出来的,为此,他怀疑起这个女子的来历了,多半也是和他一样来自同一个时代,把她那个时空的作品照搬过来了。
只是他在脑子里搜寻了好久也想不起自己曾经听过或见过这首词曲,因而,他又有些怀疑起自己的推断。
回到城里后,他花了点心思来打探这位女子的消息,别的还好,可是在看到那些摆在柜台上的一块块蛋糕时,他重新相信自己的判断了。
尤其是在得知这个女人又种出什么棉花和山薯,替大周解决两大难题后,他更是相信这个女人是他的穿越同行。
(ex){}&/ 只是从那之后,他心里却对那个女人有些割舍不下了,倒也不全是男女之情,更多的像是亲情。
没错,颜彦就像是他的一位亲人,一位来自老家的亲人,而且还是唯一的一位亲人,所以他惦记她也是人之常情。
他想知道她过得好不好,也想知道她上一世来自哪里,是做什么的,还有,那场战争的结局最终是什么。
为此,每年向大周皇帝朝贡时他都会命人给颜彦带去一份厚礼,可惜,想问的话却总也没机会问出口。
这一次也是,他收到消息说大周的皇世孙要成亲了,新娘就是颜彦的女儿陆衿。
乍然听到这个消息,他委实有点遗憾,胸口也隐约有点疼,他已经错过颜彦了,本想有机会把她女儿娶过来,他相信,有她女儿嫁过来,颜彦肯定会力保辽国无虞。
可奈何大周皇帝提亲在前,且早就放出了风声,他即便有心也是无力了。
再则,他成亲晚,儿子今年才十二岁,只怕他愿意,陆衿也等不及。
“皇上,你觉得臣妾弹得如何?”萧渝的问话打断了周禄的回忆。
她也是见丈夫进园后站在路边久久不动地方,知道他准是又陷入了回忆中,特地过来安慰安慰他。
“皇后怎么会想起来弹这首曲子?”周禄走到亭子里坐了下来,自己倒上一杯酒,一口干了之后,再要自己倒时萧渝的手伸过来先拿起了酒壶。
“没什么,臣妾听闻彦儿姐姐的女儿要出阁了,想起那年贸然闯进她家的情形,时间过得好快啊,当年我还是一个冒冒失失的小姑娘,如今也成了儿女双全的黄脸婆了,好可惜啊,本来我还想着若是咱们儿子早生几年就可以把她家女儿娶过来呢。”萧渝给丈夫倒上一杯酒后,也坐下来给自己倒上了一杯。
周禄听了这话看了妻子一眼,倒是没有责备她的意思,这些年妻子的努力和进步他都看在眼里,他没法再苛求对方什么。
“夫君,不若我们两个借这个机会去一趟汴梁,上次去还没好好看看汴梁的繁华呢。”萧渝见丈夫看着自己不说话,心念一动,笑道。
“去汴梁?”短暂的惊讶后周禄开始思索这个建议的可行性了。
大周和大辽已然签下了停战建议,边境线上的长城两年前就开始修建了,大周应该不会这么快反悔吧?
可谁敢保证,大周若是见到他送上门会不会改了主意,因为一旦他被扣押,辽国这边肯定群龙无首,他的儿子才刚十二岁,离成年立事还早着呢。
“你真想去?”周禄问道。
萧渝听了点点头,不过很快又摇头了,“皇上,臣妾只是说说而已,臣妾不能让你去冒这个风险。”
“我不去,你带着秦儿和甘儿去吧,我听说平燕王的几个孩子学识都不同一般,咱们的孩子正好去开拓一下眼界。”周禄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他是想让颜彦见见他的两个孩子,从两个孩子的名字上应该也能猜出他的来历,说不定对方清楚他的来历后会有兴趣跟着萧渝来一趟辽国。
毕竟他先拿出了诚意,派了萧渝带着孩子专程去给她女儿送嫁,礼尚往来,颜彦怎么也该来看看他吧?
萧渝一听丈夫让她去见颜彦,眼睛顿时黯淡下来了,这么多年,丈夫果然还是放不下那个女人,不管她怎么努力,她还是比不上她。
正低头伤神时,丈夫的手握住了她的手,“皇后想多了,我让你去,有两个缘故。”
周禄向妻子解释起来,他有一个初步想法,既然不能娶颜彦的女儿,但他可以把自己女儿嫁给颜彦儿子啊,陆呦现在是平燕王,他的长子已经被封为世子,将来是要继承陆呦爵位的。
当然了,以他女儿的公主身份嫁给陆初委实算是下嫁,可他想过了,女儿若是留在辽国,也只能嫁给某位大臣之子,还不如陆初呢,可若是远嫁他国皇室,这种婚姻目的性太强,未必能幸福。
而且陆初还有一个旁人无法比拟的优点,不纳妾,这个时空,要想找一个不纳妾的男人比凤毛麟角还难呢。
还有第二个缘故,周禄想见见颜彦,是想和她探讨一下辽国的经济发展,这一点上,颜彦做的比他到位多了,他想取点经。
萧渝见丈夫如此坦诚,忙点了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