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还真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从头开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川州武定城中一处院落,院落的主人正焦急的等在院中,走来走去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旁边一个十岁大的男孩垂手站立,不时的劝慰几句:“父亲放心,母亲不会有事的。”

    这院落正是武定城城主夏英的府邸,如今,夏英的夫人正在房内生产,已经有一夜时间了。夏英越来越急燥,几次想闯入房中一观究竟。旁边的孩是夏英的长子夏阡,如今刚刚十岁,却已经稳重如大人一般。

    正在这时,房里的呼叫声停了下来,一声啼哭正预示着新生命的诞生。不多时,稳婆从房中出来,恭喜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夫人生了个公子!”

    夏英闻言大喜,双手合十对天祷告,感谢上苍赐下麟儿。旁边夏阡也喜上眉梢,大叫着:“我有弟弟了!”

    稳婆又回转房内,不多时,抱着个婴儿出来。夏英忙接过来,低头一看,这孩子紧闭双眼,安静的睡着,双颊饱满,细眉长目,手紧紧的握着。夏英看孩子很健康,喜上眉梢,抬头问道:“夫人可好?”

    稳婆笑着回话,“夫人也好,公子也好,恭喜大人了!”

    夏英大喜,对旁边管家说道:“一会给王妈妈封十两谢仪。”稳婆大喜,忙谢过大人。

    旁边夏阡也凑过来看着弟弟,时不时伸手摸摸他的脸手,很是喜爱。

    自此,夏家新添了公子,夏英取名叫做夏陌,一家人其乐融融。

    转眼三年过去了,夏陌也三岁了。公子长的天真开爱,总是笑眯眯的模样,只是似乎不太说话,有的时候,还经常一副沉思的样子。这天,夏英把管家夏来叫到厅堂,说到:“陌儿已经三岁了,该找个老师教他识字了。”夏来是夏家的老家人,五十来岁年纪,为人稳重,问道:“老爷,您看是用府里的老师还是再到外面请一位新老师?”“府里的林先生,教过阡儿,为人和善耐心,作为启蒙老师正合适,就让陌儿先跟林先生学吧。”夏来答应一声,自去安排好学习用的厢房,笔墨纸砚一应用品,又通知了林先生第二天正式上课。

    第二天,夏来领着公子夏陌来到学堂,拜见了林先生。师徒两人在房内讲书,夏来来到厅堂回报夏英,“老爷,公子已经去了学堂正跟林老师启蒙学习。”夏英也没在意,自去忙着处理城主事务。

    谁知,第二天晚上,林先生就来求见夏英。夏英颇觉得奇怪,忙请林先生进来。林先生进来见到夏英,想了想,一躬到地,说:“城主,还请另请高明,人教不了公子。”夏英听的一愣,忙问到:“林先生何出此言?”只听那林先生说道:“城主,公子天人之姿,人已经没什么可以教的了。城主不必怀疑,把公子请来一问便知。”

    夏英赶忙让夏来去叫夏陌来见。不多时,夏陌的身子就来到厅堂,他先向父亲行了礼,又向林先生行了礼。夏英看着这么的人煞有介事的行完礼,问到:“陌儿,你这两天跟着林先生学了什么?”“回父亲到话,这两天先跟着林先生学了礼仪,又学了蒙学的书籍,后来林先生还拿了诗书礼乐等书来讲。”夏陌奶声奶气的回答。

    夏英听了不由得笑了起来,“休要胡说,你一个孩童,才这两天,哪能学的了这么多书。”

    夏陌一嘟嘴,沉默不语。

    夏英一愣,转头看向林先生。林先生微一点头,夏英脸色一僵,又盯着自己的儿子看了半晌,随手拿起桌上的一份邸报,问到:“那我问你,这公文你可看的懂?”夏陌走上前,接过邸报,读到:“今有安乐王巡视川州,传谕各府城,心戒备,肃清匪患。万勿有失。”读完,夏陌把邸报交还父亲手中。

    夏英看看林先生,又对夏陌说道:“陌儿,这些字你什么时候学的?”夏陌撇撇嘴:“这些字有什么难的,我生来就认识啊。有些书,我看了就明白,有些书字都认得,就是意思不懂。”夏英奇道:“陌儿,你真的没有学就认识这许多字?”“回父亲的话,是啊,我还以为大家都是这样啊。”

    夏英心里苦笑,对夏陌说道:“陌儿先下去玩吧,我跟林先生再说说话。”夏陌一看父亲不再考校自己,开心的走了出去。

    夏英忙对林先生说道:“先生,你怎么看?”林先生斟酌一下回道:“城主,公子天人之姿,生而知之,有圣人之态。这两天看来,公子识字已经没什么问题,常见的普通书籍看了就可以理解意思。有些难懂的书籍,我略一讲,他也能明白。所以我才说,人已经教不了公子了。恕我直言,公子的资质,非当世大儒不可教他啊。恭喜城主有如此聪明的公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林先生说完,看出夏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不由的问道:“城主似乎有些担忧?难道公子如此聪明,还有不妥吗?”

    夏英叹了口气说:“林先生在我城主府多年,又教导阡儿,我不瞒你。咱们武定城地处边境,挨着南越和十万大山。我这城主说起来似乎有些势力,其实在几方势力之间,甚是艰难。最近几年皇权更替,正值乱世之初,说不好什么时候大乱一起,武定城就可能变成刀山火海。陌儿生而知之,圣人之态,固然是好,只是传言圣人一出,天下大乱,这以后的日子恐怕难以安宁啊。再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由我不担心啊。”

    林先生一听,也觉得有些道理,回道:“既然城主担心,不如封锁消息。只是公子的学业怎么办?”夏英想了想,道:“书房里的书任他去看吧。过几年再找个先生教他,那时候也好向他人解释。”夏英看了看屋里的老管家和林先生,接着说:“这件事我们知道就好,尽量不要让人知晓。”

    两人相视一眼,点头称是。夏英转头对林先生说道:“林先生,刚才陌儿读的公文你也听到了,你有什么看法?”

    林先生思索一下,答道:“安乐王是先皇之子,年方七岁。前几年,大宋初立,先皇突然之间暴毙,这其中细节颇值得玩味。邸报说是急病而薨,民间传说不一,而真实情况无人知晓。本来先皇驾崩,安乐王应该继承大统。但当时的晋王得到太后的支持,封其为安乐王,驻守川州,而自己继承大统成为新君。这里面也是迷雾重重。之后,安乐王母子到川州常驻,说是代守边疆,其实不过是发配罢了。这事尽人皆知。如今安乐王突然开始巡视川州,应该是其母华阳夫人的主意,或者是为了锻炼安乐王,亦或者是笼络川州官员,不管是哪种,背后深意都不可说。我们武定城是一偏远城,安乐王未必会到此。就算他真的来了,我们循规蹈矩也就是了。”

    夏英听的连连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