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沈笑夫在家里上网冲浪,看到一篇《世博会是低碳技术和理念的展示》:
每次世博会都是紧扣时代主题的前沿技术和理念集中展示的舞台。
在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挑战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低碳”无疑是最紧要的时代主题之一,不管是东道国和本土企业,还是来参展的外国政府和企业,都希望充分利用这一舞台,积极展示先进的低碳技术和理念。
我国政府力求在促进低碳技术传播和本国技术进步的同时,培育本国人民的低碳理念。
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企业试图借助低碳技术的展示,树立低碳环保的国家、组织或企业形象,培育柔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东道国借世博会传播低碳技术,推行低碳理念。
世博会的低碳技术展示和低碳理念宣传,首先体现在华国政府和沪上世博会组织者在世博园区的规划设计、场馆建设和园区运营方面:
第一,大面积地运用太阳能。
组织者负责建造的中国馆、主题馆等主要场馆及部分设施,都将安装太阳能设施。
建成后,世博园区太阳能发电能力将达到5兆瓦,成为目前国内城市市区太阳能集中应用规模最大的区域。
其中,世博会主题馆屋面将铺设3万平方米的太阳能板,成为国内最大的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
按沪上标准的光照条件计算,主题馆与华国馆电站建成后,年均约可发电2八4万度。
这就意味着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000吨,年均减排二氧化碳约2500吨,二氧化硫约八4吨,氮氧化物42吨,烟尘762吨。
第二,采用新型环保的交通工具。
世博园区将使用新型无轨电车、超级电容车以及超级电容与蓄电池混合动力车三种清洁动力汽车,实现公共交通“园区零排放,周围低排放”的目标。
清洁动力汽车在园区中的运用,还将极大地带动沪上市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运用。
沪上目前的新能源公交车已进入商业化运营,包括超级电容车、燃料电池客车、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在内的公交线路30多条,使用天然气的公交车有八0辆左右,从数量和类型上来说都处于全国前列。
沪上市正与科技部展开合作,届时将有超过1000辆的新能源汽车为世博会服务,其中约300辆车为超级电容车、纯电动车,200辆为燃料电池车,它们将在园区内服务,实现零碳排放;
其余500辆车为包括混合动力车在内的低碳排放车,将在园区周边服务。
世博会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可直接加盟公交路线。
(ex){}&/ 舞台的外墙将种植大量的垂直绿化,调节室温;
屋顶采集的雨水流入地下蓄水池,经处理后可作为室内的部分用水。
此外,黄浦江畔3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型船坞和船台,也正被改造成演出场所。
南市发电厂中的火电厂烟囱,正在被改造成高达201米的观光塔。
主题馆的南北广场上,有超过3万平方米平面绿化,东西两侧5000平方米外墙,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墙,用于控制和调节展馆内温度。
为墙体保温的同时,夏季能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在回收灌溉时带走建筑物的热量,场馆白天都不用开大功率空调。
中国馆的景观设计,加入了小规模人工湿地,可实现循环自洁,成为生态化景观。
这一建筑还采用冰蓄冷技术,利用晚间电能制冰,白天释放冷源,起到调节用电峰值的作用,整个场馆将比国家规范还节能近10。
第六,应用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
世博园区内产生的全部垃圾,都将进行分类处理。
按照世博会期间日均40万参观人次,高峰日60万参观人次,园区内每天预计将产生130至1八0吨生活垃圾。
沪上有关部门将运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模式,并利用现场展示向参观者宣传资源回收利用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建立有序的回收再利用系统,对园区垃圾全面实行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浦东“一轴四馆”等永久建筑区域,将规划建设垃圾管道气力输送系统。
通过建设全封闭的气动力输送管道,应用电脑程序控制垃圾分类收集和运送流程。
东道国借世博会这一巨大的舞台展示低碳技术和理念,能够从两方面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其一,在世博会上进行低碳技术的大规模示范,能够降低低碳技术的学习成本,激起众多企业、政府部门和研发机构购买和应用低碳技术的兴趣,或者在改进的基础上加以模仿,这有利于促进低碳技术的传播和本国的技术进步。
其二,借助世博会巨大体量带来的震撼力、冲击力和号召力,向国民灌输低碳理念,促使他们支持各种节能环保的政策和产品。
某些低碳政策和产品在推出初期,经济性并不好,但是公众的支持能够赋予低碳产品足够大的初始市场,使它们得以在规模不断扩大和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降低成本,改善经济性;
也能够让低碳政策获得最初的试验机会,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