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随身带本山海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章 讲故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天清晨,纳鲤早早就起床了,洗了把脸,便修行自己每天雷打不动的紫气东来眼去了。

    待太阳升起以后,纳鲤结束了紫气东来眼的修炼,又跟着铁柱等人去村子中央地点的谷场上去联系拳法了。

    昨天纳鲤已向村长说过自己想要跟着铁柱他们一起学习拳法的事,村长也果断同意了。

    原因很简单,拳法不仅仅需要所显示出的拳路,还有配合法力运转的心法,而村里修行的这套名为“猛虎拳”的拳法,只有招式,而无心法。所以村长老爷子也就很痛快的答应了。

    但对于纳鲤来说,没有心法也不是太过重要,毕竟纳鲤是法力,肉身,精神三位一体的修行者。没有相对应的心法,就没法利用法力而爆发出相应的威力,但是纳鲤同时修炼肉身啊,基本的身体素质足够强大,再加上猛虎拳的招式,爆发出的杀伤力也并不小。

    谷场上,纳鲤认真跟随铁柱练拳,同时,周围还有一帮孩子,没办法,以纳鲤现在的水准只能和一些小子一起练拳。

    不过纳鲤的学习速度还是相当快的,毕竟是精神力的修行者,不管是记忆力,还是理解力都远非平常人可比,毕竟精神力对修行的隐形帮助还是非常大的,虽不直观,但却重要无比。

    一个时辰的晨练时间,纳鲤就将猛虎拳的八招全部记下了,自己打了一会儿,便带着一帮半大小子去学堂了。

    走在路上,纳鲤默默思索猛虎拳的八个招式:

    第一招:猛虎下山先探爪,呼啸声声回山腰。

    第二招:弹蹄脱崖到川穀,群群凶兽遍地跑。

    第三招:扑抓扒撕吞狼豹,凶狮闻风逃遥遥。

    第四招:弹跃翻腾一霎那,撞碎石壁随声哮。

    第五招:掠甩搂撩踢踮跳,狸猫亦把小鸡抛。

    第六招:爪似锐矛臂如铐,身如猬刺蹄如刀。

    第七招:六十九势如毒箭,把如密雨势如炮。

    第八招:化身猛虎山林啸,王者出世百兽退。

    纳鲤知道,自己现在只有多多联系,把这八招最好化为身体的本能最好不过。

    与人对决也好,与猛兽搏斗也好,自己现在的定位只能是个战士,而战士的搏击之术更多的是随心所欲,而不是拘泥于套路,有时候身体肌肉的反应比大脑更加诚实。

    所以,防患于未然,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纳鲤决定把猛虎拳加入自己的修行计划。

    当然,其实这并不影响纳鲤的时间安排,现在纳鲤每天晚上修行山海经术,同时提升自己的法力,肉身和精神力,虽说现阶段的修行并不能让纳鲤完全免疫身体与精神的疲劳,但也可以大大缓解;再就是每天早上吸收那缕太阳紫气,除此之外根本就无所事事,故而给自己加点修炼任务,学习点搏击之术,还是相当不错的。

    想到这儿,纳鲤觉得自己可以下次回地球的时候,在网上找一些搏击之术的视屏学一学。

    “大哥哥,大哥哥”,就在纳鲤深思的时候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自己。

    “咦,灵儿啊,有什么事嘛。”纳鲤亲切的问道。

    “大哥哥,快到学堂了,你今天给我教什么啊”,灵儿一双大眼睛满是渴望。

    纳鲤再回头一看,后面一群小孩子都是一样的眼神。纳鲤瞬间觉得有些感动,孩子求知的眼神太过纯粹。

    “孩子们,先进去坐好,今天先生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好不好啊?”

    “好,先生,”

    “我最喜欢听故事啦”

    “不知道先生讲的故事好不好听?”

    ………………

    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纳鲤瞬间有些先生的责任感。

    学堂里,看着下面坐着的二十个孩子,纳鲤清了清嗓子。

    “今天,我们讲个名为‘西游记’的故事”。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下分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在东胜神洲傲来国,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块仙石,一天仙石崩裂,从石头中滚出一个卵,这个卵一见风就变成一个石猴,猴眼射出一道道金光,向四方朝拜。

    那猴能走、能跑,渴了就喝些山涧中的泉水,饿了就吃些山上的果子。

    整天和山中的动物一起玩乐,过得十分快活。一天,天气特别热,猴子们为了躲避炎热的天气,跑到山涧里洗澡。它们看见这泉水哗哗地流,就顺着涧往前走,去寻找它的源头。

    猴子们爬呀、爬呀,走到了尽头,却看见一股瀑布,像是从天而降一样。猴子们觉得惊奇,商量说∶“哪个敢钻进瀑布,把泉水的源头找出来,又不伤身体,就拜他为王。”连喊了三遍,那石猴呼地跳了出来,高声喊道∶“我进去,我进去!”

    那石猴闭眼纵身跳入瀑布,觉得不像是在水中,这才睁开眼,四处打量,发现自己站在一座铁板桥上,桥下的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着流出来,将桥门遮住,使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石猴走过桥,发现这真是个好地方,石椅、石床、石盆、石碗,样样都有。

    这里就像不久以前有人住过一样,天然的房子,安静整洁,锅、碗、瓢、盆,整齐地放在炉灶上。正当中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高兴得不得了,忙转身向外走去,嗖的一下跳出了洞。

    猴子们见石猴出来了,身上又一点伤也没有,又惊又喜,把他一团一一团一围住,争著问他里面的情况。石猴抓抓腮,挠挠痒,笑嘻嘻地对大家说∶“里面没有水,是一个安身的好地方,刮大风我们有地方躲,下大雨我们也不怕淋。”猴子们一听,一个个高兴得又蹦又跳。

    猴子们随着石猴穿过了瀑布,进入水帘洞中,看见了这么多的好东西,一个个你争我夺,拿盆的拿盆,拿碗的拿碗,占灶的占灶,争床的争床,搬过来,移过去,直到精疲力尽为止。猴子们都遵照诺言,拜石猴为王,石猴从此登上王位,将石字省去,自称“美猴王”。

    美猴王每天带着猴子们游山玩水,很快三、五百年过去了。一天正在玩乐时,美猴王想到自己将来难免一死,不由悲伤得掉下眼泪来,这时猴群中跳出个通背猿猴来,说∶“大王想要长生不老,只有去学佛、学仙、学神之术。”

    美猴王决定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神仙,学那长生不老的本领。第二天,猴子们为他做了一个木筏,又准备了一些野果,于是美猴王告别了群猴们,一个人撑着木筏,奔向汪洋大海。

    大概是美猴王的运气好,连日的东南风,将他送到西北岸边。他下了木筏,登上了岸,看见岸边有许多人都在干活,有的捉鱼,有的打天上的大雁,有的挖蛤蜊,有的淘盐,他悄悄地走过去,没想到,吓得那些人将东西一扔,四处逃命。

    这一天,他来到一座高山前,突然从半山腰的树林里传出一阵美妙的歌声,唱的是一些关于成仙的话。猴王想∶这个唱歌的人一定是神仙,就顺着歌声找去。

    唱歌的是一个正在树林里砍柴的青年人,猴王从这青年人的口中了解到,这座山叫灵台方寸山,离这儿七八里路,有个斜月三星洞,洞中住着一个称为菩提祖师的神仙。

    美猴王告别打柴的青年人,出了树林,走过山坡,果然远远地看见一座洞府,只见洞门紧紧地闭着,洞门对面的山岗上立着一块石碑,大约有三丈多高,八尺多宽,上面写着十个大字∶“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正在看时,门却忽然打开了,走出来一个仙童。

    美猴王赶快走上前,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说明来意,那仙童说∶“我师父刚才正要讲道,忽然叫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来了个拜师学艺的,原来就是你呀!跟我来吧!”美猴王赶紧整整衣服,恭恭敬敬地跟着仙童进到洞内,来到祖师讲道的法台跟前。

    猴王看见菩提祖师端端正正地坐在台上,台下两边站着三十多个仙童,就赶紧跪下叩头。祖师问清楚他的来意,很高兴,见他没有姓名,便说∶“你就叫悟空吧!”

    祖师叫孙悟空又拜见了各位师兄,并给悟空找了间空房住下。从此悟空跟着师兄学习生活常识,讲究经典,写字烧香,空时做些扫地挑水的活。

    很快七年过去了,一天,祖师讲道结束后,问悟空想学什么本领。孙悟空不管祖师讲什么求神拜佛、打坐修行,只要一听不能长生不老,就不愿意学,菩提祖师对此非常生气。

    祖师从高台上跳了下来,手里拿着戒尺指着孙悟空说∶“你这猴子,这也不学,那也不学,你要学些什么?”说完走过去在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到里间,关上了门。师兄们看到师父生气了,感到很害怕,纷纷责怪孙悟空。

    孙悟空既不怕,又不生气,心里反而十分高兴。当天晚上,悟空假装睡着了,可是一到半夜,就悄悄起来,从前门出去,等到三更,绕到后门口,看见门半开半闭,高兴地不得了,心想∶“哈哈,我没有猜错师父的意思。”

    ……………………………………

    ……………………………………

    ……………………………………

    大家的吵闹声,让菩提祖师听到了,他拄着拐杖出来,问∶“是谁在吵闹?你们这样大吵大叫的,哪里像个出家修行的人呢?”大家都赶紧停住了笑,孙悟空也恢复了原样,给师父解释,请求原谅。

    菩提祖师看见孙悟空刚刚学会了一些本领就卖弄起来,十分生气。祖师叫其他人离开,把悟空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并且要把孙悟空赶走。孙悟空着急了,哀求祖师不要赶他走,祖师却不肯留下他,并要他立下誓言∶任何时候都不能说孙悟空是菩提祖师的徒弟。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回去吃饭吧,下午大家在过来!”

    “先生,你在讲一讲,我们还想听”,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道。

    “想听故事啊,那就下午早点过来,现在,回家,吃饭”。说完纳鲤就向学堂外走去。

    看着先生都走了,孩子们只能耸拉着脑袋,一个个回家了。

    不过在路上,大家都兴奋的在讨论“孙悟空”,有些孩子回家给父母讲自己听到的故事,导致短短几日,《西游记》已成为李家庄人每天的谈资,好不热闹。

    其实这不能怪纳鲤,谁叫古代娱乐活动比较贫乏呢。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