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琉璃满京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六十章 周围村落的要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如今东溪县的知县大人根本就做不了主,在此坐镇的是顺城府知府姚启明。

    知府大人带着两个师爷、四个府衙的官员,另有若干小吏,亲自来东溪县督导工作。

    这若不是实实在在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他们上上下下所有官员,谁也不会相信,在这短短三个月间,东溪县会如此热闹,划归东溪县管辖的、那片荒凉旷野会如此抢手。

    只因这地方偶尔会出现几块的黑漆漆的石头,居然就给东溪县、给顺城府带来如此大的进账

    看着那让人头晕的银票,一笔笔的荒地卖出记录,这些原本白给都没人要的土地,居然有人买了,所得银两,大约抵得上整个州郡好几年的税收了吧?

    不知这笔银子交上去,算不算他们今年官员的考评?

    其实无论算不算关系都不大,考评上去了,说不定就要调任呢。照着乌金石矿的发展势头,这地方以后是有产出的地方,肥得很呢,调出去未见得是好事。

    还有,那五家来买地的时候,东溪县知府和办理地契的小吏心下是狐疑的。京城这五家那都是在京城扎根的家族,来这里买地,一定有缘由。

    很多人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都跟着或多或少投资了一笔。如今看到京城这么多人都来赶场子,他们买的地皮一定是赚了的。

    顺城府知府大人姚启明也是买了的,只不过他得避嫌,买地并非以他的名义,也没敢多买,生怕被人揪住辫子,狠狠参上一本。

    世事无常啊,原来鸟都不愿意来拉屎的、很有些破败的东溪县县衙,如今塞满了衣着光鲜的大族管事,闹哄哄的,几乎要把县衙大堂的房顶掀起来了。

    看着如此纷乱的场面,姚启明终于忍不住了,大力一拍桌子,一边甩着拍得生疼的手,这边还不耽误正事,哗的站起,喝道:“吵什么!似尔等这般吵闹,这公事还能办吗?!都回去,什么时候能好好说话了,什么时候再过来!”

    说完,呵斥门外守候的衙役:“把他们给本官打出去!”

    (ex){}&/  东溪的格局终究没变,还是以五个家族为主导。

    清韵斋买地就没有这些困扰了,康掌柜这次是亲自来的。他排了号,也不跟人争抢好地段,分次领了几个号,在边缘些的地方买了二百多亩地,居然还都是挨着的。

    知道买地的是清韵斋,人们还着实往深入里考量了一下,难道这片地也有什么大来头不成?这是清韵斋出手啊,这地底有乌金石?还是干脆埋有银子?

    不过打听之后知道,这里是要修建玻璃作坊,因作坊大,不便在热闹区域,所以才选了边缘地带,众人这才打消了跟风的念头。

    人多了,乱七八糟的事自然也就多了。此时已进入冬月,不是经营房屋买卖的时候,各家在各自的地盘做了标记,人便撤回去了,只等来年再来做详细规划。

    人是走了,但这么多人来这里走了一朝,了解的情况却也更多了。

    乌金石这种东西,不用寒来暑往、春种秋收,也不用一针一线、辛苦织作,更不用像别的矿石那样,需要经过炼制锻造才能使用。在这里,只要有足够的人,能够把东西挖出来、运出去,那就能变成银子。

    这世间还能找到如此赚钱的事项吗?绝对找不到!

    乌金石的巨大利益,又一次被热议,从东溪到京城开始向周围扩散,乌金石的话题被各种圈子议论,其中不乏想来东溪试试运气的人。

    邵毅担心的矿区安全并未发生,但矿区外围和运输路线周边的村落却闹起了幺蛾子。

    已经签订书面协议的村落并未反悔闹事,而是各家出了代表,说通各村村长和里正,希望矿区能分发那些矿工家属一些乌金石,让他们在家中缺少壮年劳力、无法砍伐足够柴禾的情况下,能度过寒冬。

    一家两家提这种要求倒是没什么问题,无论答应与否,都不算什么。即使十家八家也无所谓,但出面的提要求的人家却是太多了,虽不是百分百,但十之八九却是有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