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荆楚风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六章 瑶娘 三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连呼啸了几天的北风,终于渐渐小了下i,但天空中仍然是乌密布,看这老天,不憋着下场雪,恐怕是很难晴得起i了。

    李鹤背负着双手,看着一众仆役i回穿梭忙碌,拆除小广场上的凉棚,虽然场面依旧是一片狼藉,但去掉这么一大片障碍物,眼前明显敞亮了许多。

    随着李鹤带着一班属吏日夜不停的加班,人犯的清理工作进行的很快很顺利。其实,这里面多数的所谓犯人,大多并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恶行,顶多不过是可疑而已。见着秦国的军卒,不撒腿就跑,还能如何?饿极了,不偷点吃的,又能如何?再严重点的,也不过是家财被秦军劫掠,亲人被军卒殴打,上前理论,惹得军卒不耐烦而已。

    李鹤很清楚,寿郢城内,真正敢于跟乱军放手一搏的人,早已经命丧黄泉了,根本到不了这里。

    所以,看起i千把号人的牢狱,真正要清理起i,并不太费周折,转眼之间,便所剩无几。

    真正可悲的是,这里面居然有百多人不愿意出去。李鹤很清楚,这些人大多是一些无家可归的人,即便放了出去,值此隆冬时节,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还真的不如就待在这监舍之内,好歹有个遮风避雪的屋子,每天还有两碗稀粥吊着命。

    生而为人,活到这步光景,就真的叫作苟延残喘了。李鹤在心里微微一叹,转身回了自己的院子,抱起公案上的两坛老酒,向蒙骊的执事房走去。

    蒙骊嗜酒如命,李鹤便投其所好,偶尔带些老酒过i,惹得蒙骊每每心花怒放,恨不能抱着李鹤,啃上几口。

    随着交往日深,李鹤感觉,蒙骊这人除了在个人的情趣上,有些让人难以忍受的恶癖之外,倒是算得上一条爽直的汉子,是个能做朋友的人。

    随着秦军兼并六国脚步的加快,秦国占领的城池和土地也越i越多,任命的秦人官员也越i越多。大多数秦国官员因为久居三晋苦寒之地,乍一到了中原,就被中土膏腴之地所深深吸引,再也不愿意回去了,随着占领区局面的稳定,这些人,大多都把家眷迁了过i,摆开了定居的架势。特别是到了莺歌燕舞的江南楚境,秦军上下,乍一见到这花红柳绿的世界,硬是被晃花了双眼,愈加是此间乐,不思蜀了。

    但是,蒙骊却是个例外,几个月下i,他丝毫没有将家眷迁i的意思,每日里,除了少许公务之外,就是乐呵呵地呼朋唤友,找地方喝酒,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倒也逍遥自在。

    至于他为什么会这样,内里有什么蹊跷,李鹤就无从得知了。

    蒙骊的房间里没有人,这家伙坐不住,这么会的工夫,又不知去了哪里。李鹤将酒坛轻轻地放在桌案上,环视屋内。

    蒙骊的这个执事房,分为内外两间,内间是卧室,外间会客,兼做办公用。实质上,蒙骊其人,也没什么公事好办,正如他自己所说,蒙某人的公事,都装在脑子里呢。

    让李鹤大为钦佩的是,蒙骊的房间永远是一尘不染,屋里所有的器具,都擦得铮明瓦亮,摆放得整整齐齐。而且,李鹤知道蒙骊的习惯,收拾房间,从i不假手他人,都是自己亲力亲为。李鹤就亲眼看过,为了将自己崭新的棉被叠出棱角,蒙骊硬是跟才买i的厚厚的新被子干了一个早上,连早饭都顾不上吃。

    想到这,李鹤苦笑笑,屋子里不时泛起的一阵阵不知名的香气,让他脆弱的鼻腔又开始发痒,他揉了揉鼻子,走了出去。

    看看天色已然不早了,李鹤打算早点回府,下午,他得赶去郡守衙门,将近段时间梳理刑狱的情况,跟白练做个总体的汇报。虽然这段时间,李鹤零零碎碎也跟白练介绍了一些情况,但在过年以前,向郡守大人做个一揽子的总结,还是很有必要的。

    杨岱去了郊外,协助猴子安排开粥棚,准备施粥的一应事宜,没有跟着李鹤,李鹤便喊上侍卫,正准备离去的当口,蒙骊杵着拐杖,晃动着庞大的身躯,气喘吁吁走了过i。

    这家伙,越i越肥了。

    没办法,吃饱了等饿,又不操心,焉能不长肉?心宽体胖嘛。

    “我听衙役说,长史去我那找我了,可有什么事?”

    蒙骊i到跟前,问道。

    李鹤笑笑,说道:“没啥事,给你带了两坛老酒,搁在你屋里了。”

    蒙骊咧开大嘴,笑道:“又劳长史破费了,三番五次这样,叫蒙骊如何承受得起。”

    李鹤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我也不好酒,再好的酒放在我那都一钱不值,蒙兄深通酒道,美酒只有到了你这,才算物有所值不是。再说了,你我兄弟,客气话说多了,就生分了。”

    蒙骊咧着嘴,只是一个劲地笑。

    李鹤继续说道:“蒙兄,我有个想法,眼看着还有七八天就要过年了,天又冷,我的意见是,从今天开始,将每个人犯的伙食量,每天增加四两粟米,无非就是将米粥熬得浓一点而已,反正现在人犯也不多了,我们还是能承受得起,你看如何?”

    蒙骊连连点头,说道:“行!就依你的意思,伙房里的粥也着实太稀了,人犯两泡尿一尿,肚子里就啥也没了,天这么冷,肚里没点食确实不行。

    李鹤一拱手,说:“那就劳烦蒙校尉布置下去,我先走了,下午还得去郡府拜见郡守大人。”

    “行!长史你忙你的,这件事交给我i办。”

    蒙骊也拱了拱手说道。

    两人揖别,李鹤带着侍卫,五匹骏马,卷起一阵风尘,转眼回到李府。

    李鹤下了马,将马缰交于侍卫,直奔后宅自己曾经居住的小院。

    几天i,每日里探望两次住在这里的瑶娘,成了李鹤必备的功课。

    进得屋内,李鹤看见芳姑正在墙角的陶炉上熬制中药,陶罐内冒出滚滚的热气,发着“咕嘟咕嘟”声响,屋里,弥漫着浓浓的药草的味道。

    李鹤蹑手蹑脚地走到芳姑身后,轻轻问道:“卢医师上午i过了?”

    大概是精神过于集中的缘故,饶是李鹤如此轻言细语,仍然把芳姑吓了一跳。

    芳姑“哎呦”一声,猛地起身,按着胸口,扭头嗔了李鹤一眼,道:“公子走路怎么像个猫呢,如此悄无声息的,吓死人呢。”

    李鹤“呵呵”一笑道:“你想啥呢,这么入神?我这够轻言细语的了,你真是没得怪了,怪人怪的好没道理哦。”

    芳姑“扑哧”一下乐了,轻轻地捶了一下李鹤的后背,吐了吐舌头,说道:“嗯,医师i过了,又给开了新药。公子你还别说,这姓卢的还真有点本事,这才几天的工夫,瑶娘眼见着好呢。”

    “那是!”李鹤晃了晃脑袋,得意地说道:“这位卢医师可不是一般走乡串户的游医,过去,常常去宫中给王上、王后医病呢,据说,他父亲更厉害。”

    说到这,李鹤的声音低沉了下i:“只可惜这位老人家,性格太倔强,又太惜财,这次城破,为了护那几两银子,死在了秦军的刀下。便是这位卢医师,如果不是被秦军掳去军营中,给受伤的军士医治,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听到这,芳姑贝齿紧咬,恨恨地说道:“秦军可恶!”

    李鹤轻轻一叹,说:“也不能这么说,自古以i,敌我双方兵戎相见,道理总是掌握在胜利的那一方。如果换个位置,楚军攻破了秦国的城池,又能比秦军好到哪去?一样的啊!仗打i打去,最终深受其苦的,不还是无辜的百姓,要怪只能怪战争吧。”

    这时,卧榻上一直沉睡的瑶娘悠悠醒i,听见李鹤的声音,轻轻地唤道:“鹤公子。”

    李鹤连忙走过去,坐在榻边的锦墩上。

    经过几天的医治和调养,瑶娘确实好了很多,体温也渐渐恢复了正常。虽然依旧苍白憔悴,脸颊尖瘦,但精神明显改善了许多,气力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沐浴过后,换上一身素色的锦袍,依稀的,便有了几分冰肌玉骨的兰柳风姿。

    芳姑走过i,将瑶娘轻轻扶起,靠在被垛上。

    “瑶娘,今日感觉如何?”李鹤笑眯眯地问道。

    “劳公子挂念,瑶娘今日感觉好多了,身上觉得轻松了许多。”

    李鹤看了看瑶娘,笑道:“自古都说病i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将养身体一事急不得,只要一日好过一日,就是万幸了。”

    瑶娘轻轻一叹,说道:“经此浩劫,又染病在身,瑶娘还能活得下i,端的是两世为人。这一切,全赖公子所赐,如此救命大恩,教瑶娘余生如何报答得起呢?”

    李鹤“呵呵”一笑,说道:“瑶娘此言差矣,一个弱女子,于那乱军丛中,还能全身而退,靠的是瑶娘的机智;寿郢城里,逃难之人千千万万,李鹤于不经意间,能够得知你的下落,靠的也是天命,此二者,皆是宿命,不关李鹤什么事,如果真要感谢,我看就多谢上苍吧,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定数。”

    “不要说你我还曾经是旧识,便是那路人,李鹤碰见,也会伸手拉一把的,所以,你千万不要多想,安心养好身体才是正理,至于那恩不恩的,以后万勿再提。”

    瑶娘微微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此番经历了乱军屠城,眼见着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瑶娘再也不会相信这世上还有什么天理了,在那些冤死的魂灵面前,老天何在呢?”

    “瑶娘自出道起,凭着一副歌喉,愉悦了多少达官贵人、王孙公子,可笑瑶娘也曾经自鸣得意。可当瑶娘蒙难,历经生死之时,却仰仗仅仅一面之识的鹤公子出手相助,如此境遇,怎不令人唏嘘感慨啊。”

    “这几日,瑶娘想的明白,鹤公子的这一份大恩大德,绝非一个谢字便能揭过,所以,公子面前,瑶娘任何感激的话都说不出口,这份恩情,哪怕是座山,瑶娘余生,也只有装在心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