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简介
1、佛法所谓佛法,暂且我们把它当成是一种理论,这种管理论并非是地球人独有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世界,只要人们的因缘成熟了。就自然会有圣人出世宣说这样的理论。现在我们所说的佛法,是释迦牟尼佛的思想教诲流传下来的。大约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达摩悉达多舍弃的王位出家修道,后来觉悟成为我们所说的佛,叫释迦牟尼佛。他主要悟道的内容是有关于宇宙与生命的究竟真理(诸法实相),以及解决人们因为生老病死而产生的苦的方法。并对弟子宣说,并被记录下来,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所谓佛法。、佛教当今人们将佛教视为一种宗教。而大家可以仔细观察,宗教的特征为:相信现实世界以外存在一种神秘力量或者实体。世人产生敬畏以及崇拜,并引伸出信仰。其实原来佛教,渐渐单单只是佛的教诲,的简称。不过佛教也确实具备宗教的要素——教主(佛)、教义(法)、教职人员(僧)。而且也强调信仰的力量,并有一定的仪式。虽然佛教具有宗教的属性,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佛教不承认有“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的“神秘力量”或实体”存在。(注意!:外星人等这些大家喜欢说的,并非神秘力量。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佛教揭示的是,万事万物的因果联系。前因以及后果……至于菩萨,这些容易被人误会的神秘力量,实际既是简简单单人格崇高的生命而已。佛弟子也许还没有正是佛法任何一个目标(罗汉,菩萨,辟支佛,佛等),但是按照佛的亲身经历证明,如果真实的按照佛的教诲去行动,修行。可以成为佛,菩萨,阿罗汉等。并非无可替代的“神”,因为这一点,也使得佛教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佛学的实证性也就是佛学的科学性现代人认为,科学是对事实真相的客观反映,具有可重复验证,自身没有矛盾等特点。科学研究的重点是物质世界,尽管两千五百年前佛就告诉弟子,地球是圆的,如庵摩罗果(印度一种果实),并且围绕太阳转,人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的一极部分。娑婆世界外又有无量的世界;而且说过,一钵河水里,有八万四千微虫(微生物);物质是又基本微粒(四种极微)组成的,等等。部分已经被现代科学证明。然而最精华的部分是在于揭示了生命的真相:人之所以有生老病死,有冲突争执,有种种烦恼与痛苦。都是因为认识的错误。如果清清楚楚能看到整个社会,乃至整个文明所有人的状态,包括一个人从生到死的种种感受,以及这些感受出现的原因。那么就可以证实实际上,万事万物皆是无常变化,无法恒定的。如果在这无法恒定的变化里,去追求执着的恒定,执着于自己的存在,已经执着自己感受是真实的。那么,烦恼丛生,没有办法安乐生活。佛学的体系虽然庞大,但是个体体系之间实际上并没有矛盾,如果真有矛盾,必定早已经崩溃。如果以科学的角度来看待佛学,它是具有科学性的。但是它比起宗教科学,比起科学又宗教,非宗教非科学,只有哲学比较接近佛学。哲学作为讨论事物本质(普遍规律),以求改造世界的社会科学,包括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方法。在这些层面上看,二者是相当的类似。除了佛教,世上每一种哲学,科学,宗教也都有各自的世界观,并且自称是真理,可是真理只有一个,如果有多个,那就不是真理。比较各种世界观,可以发现,佛教的世界观是最为复杂多样的。除了少部分已经被科学所证明的意外,其他苑苑超出了人们现有的认知水平。不能不承认佛教所揭示的世界,确实是包含各类宗教哲学世界观在内的,复杂学问。内容选自持宁法师《佛法概论》本人转移贡献。愿以此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学的时间观念
佛学的时间观是指佛对于时间本质及其计量方法的认知。关于时间,《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二云:“复次云何时?谓由日轮出没增上力故,安立显示时节差别;又由诸行生灭增上力故,安立显示世位差别,总说名时。”因此,时间的本质是依事物的相续与变异——产生、成长、壮大、衰败、毁坏、而建立的法,是事物在迁流变异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现象。有事物的存在于变化,才有时间的延续现象。所以时间并不是实有物,不能离开具体事物而存在,人们也无法把时间从甲地带到乙地。历史上有一种宗教,认为时间是一切事物产生、存在、毁灭的根本原因,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时间的划分也是建立法,如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称为一个月,地球自转一周称为一天,将一天分成4份,每一份是一个时,等等。佛教(古印度)的计时单位,《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二记载:“此时差别,复有多种。谓时、年、月、半月、昼夜、刹那、腊缚、牟呼栗多等位,及与过去、未来、现在。”刹那是最的时间单位,其余的时间单位都是以刹那累积而来。不同的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俱舍论》卷十二记载:“壮士一弹指,是六十五个刹那,一百二十个刹那是一个怛刹那,六十个怛刹那是一个腊缚,三十个腊缚是一个牟呼栗多,三十个牟呼栗多是一个昼夜(一天)”。佛教里面很常见的一个时间单位叫做“劫”,解分为大中三种,一劫是一千六百万年,二十个劫(约三亿三千六百万年)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共约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为一个大劫(圣意难知,不敢说绝对准确)。总的来说,时间分为三世,也就是现在,过去,和未来。关于时间,在佛教理论里,还有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一个是“无始”,一个是“阿僧祗劫”无始是说众生及时间的万事万物的存在,没有一个源头,没有一个最初的状态,也就是说,没有起源的,就称为无始。比如宇宙大爆炸以前的奇点是怎么有的,是上一个宇宙造成的,众生在六道轮回里,但是如果要探究一个轮回的奇点,是找不到的,而是本来就一直存在,不断轮回的。并不是哪个造物主强迫他们进入这样的一个轮回。而是每一件事情都有一个开始的原因,这个原因还有形成这个原因的原因,就像一条锁链,一环扣一环,但是无头无尾,无始无终的锁链,其实大家学过非欧几何也许会清楚,宇宙里没有直线,永远都会形成一个圈,只不过是圈的大不同而已。我们常常把事物单独的来看待,不考虑前因和后果,所以才会在某一件事情上无所不用其极。并且执着痛苦。以人类的天性,凡是总是喜欢问一个始终,如果“来历不明”,就没办法相信,但是众生的存在,的确没有一个最初的起源。若有一个开始,那这个开始之前就是“无”,什么也没有的无是不能无故变成“有”的,所以虽然说“无始”很难理解,但是却是事实,并且符合逻辑。佛学认为:生命的本质阿赖耶识(第八识)是不灭的,生命的现象表现为轮回——生命个体时候又转化为另一个个体,或者另外好多个体。这种轮回的转化现象是没有一个最初开始的。——无始。阿僧只劫通常又称为无量劫,一个阿僧只劫,包含了无数个“劫”,虽然称为无数,主要是形容数目大得无法想像。众生从开始有成佛的愿望,到成佛,要经历三个阿僧只劫,时间跨度虽然长,但是是有始有终的。时间长短又是相对的,如《显无边佛土功德经》记载:人类所在的娑婆世界一大劫难,仅仅相当于西方极乐世界的一昼夜(一天);然而极乐世界的一劫,又相当于袈裟幢世界的一天,袈裟幢世界的一劫,又相当于不退轮音世界的一天。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以及“王质烂柯”的典故,也都是说的时间的相对性佛学的空间观
佛学的空间关,是佛学对于物质世界(宇宙器世界)以及虚空的认知。一、虚空没有物质的地方,称为虚空(空间)。对于虚空,《中论》《观六种品》,龙树菩萨说:“何以故无色处名虚空相?色是作法无常,若色未生,未生则无灭,尔时无虚空相。因色故有无处,无色处名虚空相。”色,含有物体,物质的意思。总体就是说,物体的边缘,边际,没有物体物质的地方所呈现出来的所有相状,就叫做虚空。虚空(空间)是依赖物质存在显示出来的对立概念,比如房子,如果把两堵墙的距离造得很开,那么房子里所显示出来的空间就大,反过来,空间就,因此,空间和时间是一样的,都是一个概念,不是实有的法。而是被显示出来的概念。不能脱离物质的存在。我们现代人,习惯把宇宙中广大的空间成为虚空,的比如建筑物等等称为空间。都是一样的,名可名,叫什么无所谓,概念是一样的。时间概念,我们称为“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东南西北上下方位界限,我们成为“界”。合起来就是“世界”。每一个世界都包括器世界(可供居住生活的地方)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众生。现代天文学立足于器世间(地球),积极探索宇宙的奥秘,建立了宇宙、星团、星系、天体等等理论模型归类。虽然很深奥,但是却无法与佛学的宇宙观相比。根据佛的教理,构成宇宙器世间最的单位是“世界”。每一个世界结构都一样,一个日轮,一个月轮……中间是须弥山(银河系中心),到了须弥山就是天界,有欲界天,s(和谐)界天,无s(和谐)界天。须弥山外围有七重金山,一层层围绕须弥山,山与山之间是大海,山外还是大海。所谓的大海,就是我们的星球之海……在这海中,有四个洲(银河系的四条悬臂)东胜神州,西牛贺州,北俱芦洲,南瞻部洲。四大部洲是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每一个洲的居民的相貌、寿命,生活习惯都不相同。在我们这个南瞻部洲的下方,是地狱。须弥山的山根透过“大海”(宇宙星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下面是金轮,金轮下是火轮风轮。四轮以外就是虚空。这样的一千个世界,叫做千世界,一千个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三千个大千世界,叫做一佛刹。就是一个佛世界。如此数量的大钱世界构成宇宙,体积之巨大,规模之宏伟,苑苑超过人类的想象和理解的范围。佛曾经这样形容我们的世界,犹如海里一朵浪花。——银河系确实很像是一朵漩涡状的“浪花”所有的世界,都会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每一个是一大劫)。空劫的时候,世界只剩下四禅天,四禅天以下的所有物质物质世界,都一无所有。到了成劫的时候,成劫指的是物质世界相续形成。并且开始出现生命。成劫的时候,在生命的本质阿赖耶识的作用下,虚空中会有风,水,火,地四种基本“极微”(极微的概念后面会讲到)产生,同时变现出水轮,地轮,金轮等等……,然后三禅天,二禅天,初禅天,欲界天,须弥山,也相续形成。由第一个四禅天生命堕落到初禅开始,于是纷纷有生命下堕到欲界。随着三禅以下,天人,人类,阿修罗,鬼,出生等等生命相续诞生。直到第一个生命出现在地狱(地狱成型)。成劫结束,开始进入住劫。劫究竟为何物?一个劫时间很长,这样计算:从银河系人类平均寿命10岁开始算起,每100年平均寿命会增加一岁,一直到八万4千岁。叫做增劫;然后从八万4千岁开始,每100年,平均寿命又会减一岁。一直减到10岁,叫做减劫。一个增劫,一个减劫,合起来叫做一个劫。一共应该是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当人类平均寿命10岁的时候,女子5岁就会出嫁。活到10岁就死(和动物很像)没有粮食吃。当人类平均寿命达到八万4千岁的时候,女子500岁才出嫁。世界安乐富足,衣食无忧。住劫中,每个减劫末期都会有饥饿,疾病,战争(刀兵)出现,称为三灾。饥饿出现在银河系所有人类平均寿命0岁的时候,由于人心恶化,贪得无厌。使得财富集聚在极少数人手里。穷苦的人,饿死的非常多!疾病出现在银河系所有人类平均寿命0岁的时候,由于环境恶化,物质匮乏,(人口大量减少缺乏生产力)导致,疾病流行。人们再也互不关心。刀兵劫出现在银河系所有人类平均寿命10岁的时候,由于物质已经极度匮乏,能活下去就不错了,所以人心狠毒,互相残杀,相食用。几乎面临灭绝。住劫完了以后,坏劫就会来临,自然灾害,大地崩裂,水,火,风灾都会来临。我们所在的器时间(物质世界)会渐渐崩溃。就连仙人也无法逃脱,因为灾难会一直破坏到三禅天,只有四禅以上的生命,才能躲过。那时候,物质世界一片黑暗混沌。一直要经历0个劫。才又重新出现物质世界
佛学的众生观念
众生,我国唐朝时期出现的词汇,在之前称为“有情”。原文出自《杂阿含经》卷六。佛告罗陀比丘:“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佛所说的有情,众生,一般指的是具有物质身体,以及与物质身体相应的心识,能够完成对应生理和心里活动的生命。类似于人们所说的“动物”。至于植物,植物是工业有情的阿赖耶识共同化现出来的,植物没有“我”这种心识。属于无情物,所以不能说是有情众生。佛的众生观念,指的是佛对宇宙内,处在轮回状态中的生命形态的认知。佛所说的生命形态,一大部分是人类所不知,不见的。也是现在人类以现有知识,经验难以理解接受的。而且生命形态千差万别,但是根据所有有情生命形态的生理,心识特征,可以笼统的分为六大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六道众生”。大概概念,下面分开描述一下1、天道天道的众生称为天人,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神仙里的其中一部分。欲界,s界的天人,很殊胜高大,而无s界的众生没有物质身体,只有精神存在。除了无s界,所有欲界,和s界的天人的身体,所住的环境,宫殿,都是由很细微的物质组成,比如光子。而且寿命极长!虽然很牛,但是却没有超越生死,一旦天福享尽,还是要继续轮回。、人道人,就是人类,我们人类,虽然风俗不同,但是身心类似。意识非常发达,能够理解非常深奥的哲理。所以人类能够创造灿烂的文化。关于人类的起源,说法非常多,女娲造人,神造啦,达尔文进化论……非达尔文进化论……关于佛的说法,参考前面成劫的叙述,在物质世界形成以后,有情众生的心识于物质相应。就有四禅光音天的生命陆续演化成有物质身体的生物。人类比起其他类的众生,有着心性刚强,博闻强记,思辨严密,有苦有乐的特点。人类是胎生,需要借助父母给一个起因。(无始因果,凡事都有因,因找不到最初的头,参考前面的概念)、阿修罗阿修罗成分是非常复杂的,里面天道,人道,鬼道,畜生都涉及(详见《楞严经》卷九)。在这些众生重有一类习性傲慢无礼,嗔恨心重。其中天道的部分,就是凶神恶煞。常常与天人征战。畜生中的修罗,比如龙,神兽,麒麟等等。鬼道的不用说了,夜叉等……人道的最奇妙,常常引发战争,此类人有很高的福报和权利,可是却引发战争……4、畜生道畜生道,又叫做傍生,最常见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动物,微生物,种类及其多。千差万别,有的巨大,比如鲸。也有的极,比如病毒……多数畜生道的众生,注意是多数。和人一样,有愉悦,烦恼,恐惧等等心理活动。只可惜因为大脑不发达,或者没有大脑,意识是不清醒的。心识不发达。无法完成深细的思维。畜生道之所以叫傍生,有个最大的特点,它们的存在,大部分都用于给其他的生命当作食物……所以是极其悲惨的。属于恶道……按照佛的说法,如果有人做了杀生,偷盗,或者生性好淫的众生,很容易会变成这样的下场。即便不是真的堕入畜生,所起的烦恼变现。很可能还在当人,却被人骂做畜生不如……5、饿鬼道我们常说的“鬼”一部分就来自饿鬼道,他们其实和人类一样,活在大地上,有的是人形,有的像是兽形,身体也是有微细的物质构成,像影子一样。普通人肉眼是难以看到的。它们最主要的特点是几乎生活的环境里,没有一点点食物。有的甚至不知道食物是什么概念。因为他们心识和人类几乎是一样的,所以饮食,和饥饿的感觉是和人类一样的。可惜缺少质密的物质身体,所以没办法像人类一样饮食,极其痛苦。而且由于没有缺少物质损坏的现象,它们的身体寿命极其长。恶鬼中也有福报很高的,比如我们常常说的山神,土地,城隍,河神,鬼王等等这些都是属于饿鬼道的,并摄含于修罗道的。咱们现实生活中,就有生活状态像是饿鬼一样的可怜的人。没有食物……难以下咽的食道癌。6、地狱道地狱众生,都是化生,说白了,就是一个纯精神的世界。火烧他们的身体也好,大石头砸烂他们的身体也好,还是各种刀砍,拔舌挖眼,都不是真实的物质过程。但是却拥有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这就是精神的力量。总体来说地狱有八大处:想地地狱,黑绳地狱,堆压地狱,叫唤地狱,大叫唤地狱、烧炙地狱、大烧炙地狱、无间地狱,称为八大地狱(详见《地藏菩萨本愿经》地狱名号品)。还有无数无量的地狱,零散分布于海洋,湖泊和山川。粗略可以分为1八种,也就是大家常常说的“十八层地狱”,出自《十八泥犁经》,可参阅。
关于禅定和神通的问题
本文作为回答友所提出的疑问
原问题:
1、持咒能有神通么?为什么我念了几万遍六字大明咒,什么也没有,越念越无聊?
、禅定是什么?禅定和神通是什么关系,到底是念咒能得神通,还是禅定才能得神通?
此文,我准备详细的,多多的讲一点,也许对大家,对我自己都有个帮助。先说楼主的问题把,其中提到,念咒……总所周知,念咒属于陀罗尼法,也就是密法。之所以称为密法,自然就是不容易理解的。秘密的。是一种复合性质的行为,是很复杂的。所以三言两语讲不清,需要智慧才能理解,好比不可言说的秘密一样,说称为密。当然了虽然它叫做密,但是不代表不可以悟,不可知。但是要整个繁杂的逻辑把它理解过来,我们就需要花时间,花精力了。总所周知,念咒可以得神通,但是不是直接获得,只是一个契机而已。真正获得神通的途径是禅定,也就是定中升起的。持咒禅定不过是禅定中的一种,这个就联系到你的第二个问题,禅定是什么了。所谓禅,是一个外来词,禅那。它原本的意思是集中的意思。也就是集中精神,把所有念头和精力都集中起来一样。好比我们集中精力想一个问题,或者做一件事,所有心思都放在这个上面。所谓证得禅那,就是完全的集中起精神来。集中起来干什么呢?这个你需要一点点十二因缘的基础,这里为你做详解。总所周知,我们知道自己眼睛的存在,是因为我们再看,通过看事物这个过程我们了解到自己能通过视觉和外界接触。所以当我们专心看东西的时候,我们精神集中在眼睛,在视觉中枢。当我们集中精神听声音的时候也是一样,我们的“心”就集中在了听觉中枢,同理还有味觉,嗅觉,触觉等等。我们之所以知道自己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并且有各种苦乐的感受,就是因为我们的六根,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还有意识,都在不停的截取物质世界的各种信息。当我们断除了这六根和物质世界的接触,我们是不是就意识不到自己存在了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当我们本身不存在的时候,和物质世界没有接触的时候,我们就不知道自己存在了,如果自己不存在了,那么所有的苦就感受不到了。可是这六根是我们天生的本能,我们如何能关闭这些本能呢?答案其实想想也知道,那就是集中精神了。举个例子,当你聚精会神看电视的时候,也许有人对你说了句什么话,你根本就没听见。就好比孔子说的,聚精会神的学习,三个月不知肉味。就是因为集中了精神,所有精力都用来学习,所以忽略了其他的感受。所以伟大的禅那就是这样来的,当我们对一个单一的事物完全集中的时候,我们会自然而然忘记看,忘记听,忘记闻味道等等,忘记自己的肉体,忘记自己的肉身,完全集中在所关注,或者所思考的事情上。而且如此的专注,还会让我们忘掉自我的倾向和见解,比如这件事到底是善还是恶。这些都会暂时不考虑,而是完完全全的就事论事。于是乎,这就是完全中道,不含个人价值观的观点产生的缘由,也成了智慧的来源。因为不加入我见,这种个人的观点,于是所思考的事物,就是它原本的面貌了。刚才说的禅的部分,那么定是什么?字面意思理解就可以了,就是定在了某个程度中。比如你集中精神到了忘记欲望,忘记自己肉体,并且一直保持在这个状态中(定在这个状态)。那么这个就称为初禅了。每一层禅,忘记自我的多少都是有明确次第的。那么你所关心的神通,很明确就是从这个定的状态中体现出来的了。因为你消除了自我的见解。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宿命通,知道一个众生的前世今生,来世……其实很简单。单我们有自我见解的时候,很容易迷思,比如认为你现在被人打,是因为你以前打过人家。所以遭了报应等等。但是这是不对的,当我们抛开这种自以为是的联系思维,自然能理性的分析很多问题,比如你穷是因为缺少赚钱的技能,而不是你造恶了。为什么你缺少了技能,因为不爱学习,为什么不爱学习,因为懒惰,又或者成长经历相关,于是通过各种行为还能知道家庭情况,说更深远一点,一层层挖下去,能知道你出生之前是做了什么事情等等,在通过观察你现有的状态和习惯(习气),还能猜测你以后将要面临的遭遇,比如你对人很好,很真心,乐于付出等等,会遇到大概一些什么样的人,什么样子的人对你有帮助,然后更进一步的养成什么什么样的习惯,比如将要受到的鼓励,好报等等,进一步还知道你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的人,甚至来世成为什么状态。很多人你会觉得他会堕入畜生道等等,这个道并不是简单的,死了灵魂就变成动物等等。其实很多端倪可以看出来,动物就是本能在生活,不想什么事情,吃了睡,或者交配,当一个人行为和动物一样,他不用死,你也可以感觉他和动物一样在生活,即使现在暂时没有动物的形体。但是难道你想不到他和动物没有区别吗?这就是前后世的断定方法。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系列深而细致的思考,展现出来的就是一种简单的“宿命通”。而这种“神通”恰恰就是你抛开自我观点执着所做出来的集中精神的专注细致的思考。举一反三,其他神通其实也是这样升起的。但是太费口舌了。我就不多讲了。可以给你提提的就是,他心通也是这样来的。至于其他神通,全是天眼生出。天眼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个你怕是不会甘休,于是我就再讲点天眼通。天眼通是很复杂的一种复合现象,我举个例子,比如透视眼。蝙蝠就有,为什么呢?因为它用的是声纳系统。声音是能穿透物体的,所以蝙蝠能“看到”物体后面的物体。人可不可以做到?其实可以的。很多自闭症的孩,通过听见人的声音或者语气,就能知道发出声音的人看见的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其实说白了,人的五官潜能很大。我们发现不了,仅仅只是因为我们不够集中精神。另外就是关于另外就是关于看见诸天鬼神,过去未来的天眼功能,说起来很神秘,实际上是挠场现象,挠场接收器我们人类也是具有的,也就是松果体一块的区域。但是我们因为不够集中,无法运用而已。特异视觉被正常视觉掩盖而已。说白了,很多文献说到,肉眼关闭心眼开,实际上就是我们要训练自己专注集中的本领,抛开掩盖我们很多能力的正常“本能”,那么细致的部分才会体现出来。举一反三,楼主你可以再进一步思考下去。最后还是要回归到密上面来,所有大师也好,圣人也好,都提出先显后密的原则,其实道理就在这里了,念咒并不是干干的念,而是一种训练你集中的方法。让你的各部分五官都有事情可以干,集中起来不走神,训练你集中的能力,口诵真言,身体保持某种动作不变,眼睛盯着本尊看着,耳朵听着自己念的声音,舌头专注的动着发着声音,脑子里无时无刻想着本尊的样子,于是你的眼耳鼻身意都有专门的事情可以干,而不是东一头其一头,全身心的集中起来干一件事情,就是念咒的过程,这个就是训练你禅定的过程,如果你真在这个过程中,让全身心形成行惯性运作,而集中起来,毫不飘走,尤其思想,那么达到了“忘我”的境界,那么自然,看事物不是用眼睛再看,听事物也不是用耳朵在听,一切就都是全身心了,比如你已经忘记了欲望,还能在这个状态保持住。那就是色界定了,有了色界定,自然与这个物质世界接触的就不是原本肉身的你了,而是中的你,是你的眼,耳……五官在感受世界。包括你的意识。也是无个人倾向欲望在思考,那么自然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象,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领悟别人领悟不了的道理了。神通从此处开始成就。好了,唠唠叨叨一大堆,那是因为不那么细的来讲,无法回答你的问题,愿此功德回向大家未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共勉之!
作者重返兜率天
佛教的简介
1、佛法所谓佛法,暂且我们把它当成是一种理论,这种管理论并非是地球人独有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世界,只要人们的因缘成熟了。就自然会有圣人出世宣说这样的理论。现在我们所说的佛法,是释迦牟尼佛的思想教诲流传下来的。大约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达摩悉达多舍弃的王位出家修道,后来觉悟成为我们所说的佛,叫释迦牟尼佛。他主要悟道的内容是有关于宇宙与生命的究竟真理(诸法实相),以及解决人们因为生老病死而产生的苦的方法。并对弟子宣说,并被记录下来,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所谓佛法。、佛教当今人们将佛教视为一种宗教。而大家可以仔细观察,宗教的特征为:相信现实世界以外存在一种神秘力量或者实体。世人产生敬畏以及崇拜,并引伸出信仰。其实原来佛教,渐渐单单只是佛的教诲,的简称。不过佛教也确实具备宗教的要素——教主(佛)、教义(法)、教职人员(僧)。而且也强调信仰的力量,并有一定的仪式。虽然佛教具有宗教的属性,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佛教不承认有“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的“神秘力量”或实体”存在。(注意!:外星人等这些大家喜欢说的,并非神秘力量。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佛教揭示的是,万事万物的因果联系。前因以及后果……至于菩萨,这些容易被人误会的神秘力量,实际既是简简单单人格崇高的生命而已。佛弟子也许还没有正是佛法任何一个目标(罗汉,菩萨,辟支佛,佛等),但是按照佛的亲身经历证明,如果真实的按照佛的教诲去行动,修行。可以成为佛,菩萨,阿罗汉等。并非无可替代的“神”,因为这一点,也使得佛教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佛学的实证性也就是佛学的科学性现代人认为,科学是对事实真相的客观反映,具有可重复验证,自身没有矛盾等特点。科学研究的重点是物质世界,尽管两千五百年前佛就告诉弟子,地球是圆的,如庵摩罗果(印度一种果实),并且围绕太阳转,人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的一极部分。娑婆世界外又有无量的世界;而且说过,一钵河水里,有八万四千微虫(微生物);物质是又基本微粒(四种极微)组成的,等等。部分已经被现代科学证明。然而最精华的部分是在于揭示了生命的真相:人之所以有生老病死,有冲突争执,有种种烦恼与痛苦。都是因为认识的错误。如果清清楚楚能看到整个社会,乃至整个文明所有人的状态,包括一个人从生到死的种种感受,以及这些感受出现的原因。那么就可以证实实际上,万事万物皆是无常变化,无法恒定的。如果在这无法恒定的变化里,去追求执着的恒定,执着于自己的存在,已经执着自己感受是真实的。那么,烦恼丛生,没有办法安乐生活。佛学的体系虽然庞大,但是个体体系之间实际上并没有矛盾,如果真有矛盾,必定早已经崩溃。如果以科学的角度来看待佛学,它是具有科学性的。但是它比起宗教科学,比起科学又宗教,非宗教非科学,只有哲学比较接近佛学。哲学作为讨论事物本质(普遍规律),以求改造世界的社会科学,包括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方法。在这些层面上看,二者是相当的类似。除了佛教,世上每一种哲学,科学,宗教也都有各自的世界观,并且自称是真理,可是真理只有一个,如果有多个,那就不是真理。比较各种世界观,可以发现,佛教的世界观是最为复杂多样的。除了少部分已经被科学所证明的意外,其他苑苑超出了人们现有的认知水平。不能不承认佛教所揭示的世界,确实是包含各类宗教哲学世界观在内的,复杂学问。内容选自持宁法师《佛法概论》本人转移贡献。愿以此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学的时间观念
佛学的时间观是指佛对于时间本质及其计量方法的认知。关于时间,《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二云:“复次云何时?谓由日轮出没增上力故,安立显示时节差别;又由诸行生灭增上力故,安立显示世位差别,总说名时。”因此,时间的本质是依事物的相续与变异——产生、成长、壮大、衰败、毁坏、而建立的法,是事物在迁流变异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现象。有事物的存在于变化,才有时间的延续现象。所以时间并不是实有物,不能离开具体事物而存在,人们也无法把时间从甲地带到乙地。历史上有一种宗教,认为时间是一切事物产生、存在、毁灭的根本原因,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时间的划分也是建立法,如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称为一个月,地球自转一周称为一天,将一天分成4份,每一份是一个时,等等。佛教(古印度)的计时单位,《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二记载:“此时差别,复有多种。谓时、年、月、半月、昼夜、刹那、腊缚、牟呼栗多等位,及与过去、未来、现在。”刹那是最的时间单位,其余的时间单位都是以刹那累积而来。不同的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俱舍论》卷十二记载:“壮士一弹指,是六十五个刹那,一百二十个刹那是一个怛刹那,六十个怛刹那是一个腊缚,三十个腊缚是一个牟呼栗多,三十个牟呼栗多是一个昼夜(一天)”。佛教里面很常见的一个时间单位叫做“劫”,解分为大中三种,一劫是一千六百万年,二十个劫(约三亿三千六百万年)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共约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为一个大劫(圣意难知,不敢说绝对准确)。总的来说,时间分为三世,也就是现在,过去,和未来。关于时间,在佛教理论里,还有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一个是“无始”,一个是“阿僧祗劫”无始是说众生及时间的万事万物的存在,没有一个源头,没有一个最初的状态,也就是说,没有起源的,就称为无始。比如宇宙大爆炸以前的奇点是怎么有的,是上一个宇宙造成的,众生在六道轮回里,但是如果要探究一个轮回的奇点,是找不到的,而是本来就一直存在,不断轮回的。并不是哪个造物主强迫他们进入这样的一个轮回。而是每一件事情都有一个开始的原因,这个原因还有形成这个原因的原因,就像一条锁链,一环扣一环,但是无头无尾,无始无终的锁链,其实大家学过非欧几何也许会清楚,宇宙里没有直线,永远都会形成一个圈,只不过是圈的大不同而已。我们常常把事物单独的来看待,不考虑前因和后果,所以才会在某一件事情上无所不用其极。并且执着痛苦。以人类的天性,凡是总是喜欢问一个始终,如果“来历不明”,就没办法相信,但是众生的存在,的确没有一个最初的起源。若有一个开始,那这个开始之前就是“无”,什么也没有的无是不能无故变成“有”的,所以虽然说“无始”很难理解,但是却是事实,并且符合逻辑。佛学认为:生命的本质阿赖耶识(第八识)是不灭的,生命的现象表现为轮回——生命个体时候又转化为另一个个体,或者另外好多个体。这种轮回的转化现象是没有一个最初开始的。——无始。阿僧只劫通常又称为无量劫,一个阿僧只劫,包含了无数个“劫”,虽然称为无数,主要是形容数目大得无法想像。众生从开始有成佛的愿望,到成佛,要经历三个阿僧只劫,时间跨度虽然长,但是是有始有终的。时间长短又是相对的,如《显无边佛土功德经》记载:人类所在的娑婆世界一大劫难,仅仅相当于西方极乐世界的一昼夜(一天);然而极乐世界的一劫,又相当于袈裟幢世界的一天,袈裟幢世界的一劫,又相当于不退轮音世界的一天。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以及“王质烂柯”的典故,也都是说的时间的相对性佛学的空间观
佛学的空间关,是佛学对于物质世界(宇宙器世界)以及虚空的认知。一、虚空没有物质的地方,称为虚空(空间)。对于虚空,《中论》《观六种品》,龙树菩萨说:“何以故无色处名虚空相?色是作法无常,若色未生,未生则无灭,尔时无虚空相。因色故有无处,无色处名虚空相。”色,含有物体,物质的意思。总体就是说,物体的边缘,边际,没有物体物质的地方所呈现出来的所有相状,就叫做虚空。虚空(空间)是依赖物质存在显示出来的对立概念,比如房子,如果把两堵墙的距离造得很开,那么房子里所显示出来的空间就大,反过来,空间就,因此,空间和时间是一样的,都是一个概念,不是实有的法。而是被显示出来的概念。不能脱离物质的存在。我们现代人,习惯把宇宙中广大的空间成为虚空,的比如建筑物等等称为空间。都是一样的,名可名,叫什么无所谓,概念是一样的。时间概念,我们称为“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东南西北上下方位界限,我们成为“界”。合起来就是“世界”。每一个世界都包括器世界(可供居住生活的地方)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众生。现代天文学立足于器世间(地球),积极探索宇宙的奥秘,建立了宇宙、星团、星系、天体等等理论模型归类。虽然很深奥,但是却无法与佛学的宇宙观相比。根据佛的教理,构成宇宙器世间最的单位是“世界”。每一个世界结构都一样,一个日轮,一个月轮……中间是须弥山(银河系中心),到了须弥山就是天界,有欲界天,s(和谐)界天,无s(和谐)界天。须弥山外围有七重金山,一层层围绕须弥山,山与山之间是大海,山外还是大海。所谓的大海,就是我们的星球之海……在这海中,有四个洲(银河系的四条悬臂)东胜神州,西牛贺州,北俱芦洲,南瞻部洲。四大部洲是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每一个洲的居民的相貌、寿命,生活习惯都不相同。在我们这个南瞻部洲的下方,是地狱。须弥山的山根透过“大海”(宇宙星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下面是金轮,金轮下是火轮风轮。四轮以外就是虚空。这样的一千个世界,叫做千世界,一千个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三千个大千世界,叫做一佛刹。就是一个佛世界。如此数量的大钱世界构成宇宙,体积之巨大,规模之宏伟,苑苑超过人类的想象和理解的范围。佛曾经这样形容我们的世界,犹如海里一朵浪花。——银河系确实很像是一朵漩涡状的“浪花”所有的世界,都会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每一个是一大劫)。空劫的时候,世界只剩下四禅天,四禅天以下的所有物质物质世界,都一无所有。到了成劫的时候,成劫指的是物质世界相续形成。并且开始出现生命。成劫的时候,在生命的本质阿赖耶识的作用下,虚空中会有风,水,火,地四种基本“极微”(极微的概念后面会讲到)产生,同时变现出水轮,地轮,金轮等等……,然后三禅天,二禅天,初禅天,欲界天,须弥山,也相续形成。由第一个四禅天生命堕落到初禅开始,于是纷纷有生命下堕到欲界。随着三禅以下,天人,人类,阿修罗,鬼,出生等等生命相续诞生。直到第一个生命出现在地狱(地狱成型)。成劫结束,开始进入住劫。劫究竟为何物?一个劫时间很长,这样计算:从银河系人类平均寿命10岁开始算起,每100年平均寿命会增加一岁,一直到八万4千岁。叫做增劫;然后从八万4千岁开始,每100年,平均寿命又会减一岁。一直减到10岁,叫做减劫。一个增劫,一个减劫,合起来叫做一个劫。一共应该是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当人类平均寿命10岁的时候,女子5岁就会出嫁。活到10岁就死(和动物很像)没有粮食吃。当人类平均寿命达到八万4千岁的时候,女子500岁才出嫁。世界安乐富足,衣食无忧。住劫中,每个减劫末期都会有饥饿,疾病,战争(刀兵)出现,称为三灾。饥饿出现在银河系所有人类平均寿命0岁的时候,由于人心恶化,贪得无厌。使得财富集聚在极少数人手里。穷苦的人,饿死的非常多!疾病出现在银河系所有人类平均寿命0岁的时候,由于环境恶化,物质匮乏,(人口大量减少缺乏生产力)导致,疾病流行。人们再也互不关心。刀兵劫出现在银河系所有人类平均寿命10岁的时候,由于物质已经极度匮乏,能活下去就不错了,所以人心狠毒,互相残杀,相食用。几乎面临灭绝。住劫完了以后,坏劫就会来临,自然灾害,大地崩裂,水,火,风灾都会来临。我们所在的器时间(物质世界)会渐渐崩溃。就连仙人也无法逃脱,因为灾难会一直破坏到三禅天,只有四禅以上的生命,才能躲过。那时候,物质世界一片黑暗混沌。一直要经历0个劫。才又重新出现物质世界
佛学的众生观念
众生,我国唐朝时期出现的词汇,在之前称为“有情”。原文出自《杂阿含经》卷六。佛告罗陀比丘:“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佛所说的有情,众生,一般指的是具有物质身体,以及与物质身体相应的心识,能够完成对应生理和心里活动的生命。类似于人们所说的“动物”。至于植物,植物是工业有情的阿赖耶识共同化现出来的,植物没有“我”这种心识。属于无情物,所以不能说是有情众生。佛的众生观念,指的是佛对宇宙内,处在轮回状态中的生命形态的认知。佛所说的生命形态,一大部分是人类所不知,不见的。也是现在人类以现有知识,经验难以理解接受的。而且生命形态千差万别,但是根据所有有情生命形态的生理,心识特征,可以笼统的分为六大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六道众生”。大概概念,下面分开描述一下1、天道天道的众生称为天人,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神仙里的其中一部分。欲界,s界的天人,很殊胜高大,而无s界的众生没有物质身体,只有精神存在。除了无s界,所有欲界,和s界的天人的身体,所住的环境,宫殿,都是由很细微的物质组成,比如光子。而且寿命极长!虽然很牛,但是却没有超越生死,一旦天福享尽,还是要继续轮回。、人道人,就是人类,我们人类,虽然风俗不同,但是身心类似。意识非常发达,能够理解非常深奥的哲理。所以人类能够创造灿烂的文化。关于人类的起源,说法非常多,女娲造人,神造啦,达尔文进化论……非达尔文进化论……关于佛的说法,参考前面成劫的叙述,在物质世界形成以后,有情众生的心识于物质相应。就有四禅光音天的生命陆续演化成有物质身体的生物。人类比起其他类的众生,有着心性刚强,博闻强记,思辨严密,有苦有乐的特点。人类是胎生,需要借助父母给一个起因。(无始因果,凡事都有因,因找不到最初的头,参考前面的概念)、阿修罗阿修罗成分是非常复杂的,里面天道,人道,鬼道,畜生都涉及(详见《楞严经》卷九)。在这些众生重有一类习性傲慢无礼,嗔恨心重。其中天道的部分,就是凶神恶煞。常常与天人征战。畜生中的修罗,比如龙,神兽,麒麟等等。鬼道的不用说了,夜叉等……人道的最奇妙,常常引发战争,此类人有很高的福报和权利,可是却引发战争……4、畜生道畜生道,又叫做傍生,最常见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动物,微生物,种类及其多。千差万别,有的巨大,比如鲸。也有的极,比如病毒……多数畜生道的众生,注意是多数。和人一样,有愉悦,烦恼,恐惧等等心理活动。只可惜因为大脑不发达,或者没有大脑,意识是不清醒的。心识不发达。无法完成深细的思维。畜生道之所以叫傍生,有个最大的特点,它们的存在,大部分都用于给其他的生命当作食物……所以是极其悲惨的。属于恶道……按照佛的说法,如果有人做了杀生,偷盗,或者生性好淫的众生,很容易会变成这样的下场。即便不是真的堕入畜生,所起的烦恼变现。很可能还在当人,却被人骂做畜生不如……5、饿鬼道我们常说的“鬼”一部分就来自饿鬼道,他们其实和人类一样,活在大地上,有的是人形,有的像是兽形,身体也是有微细的物质构成,像影子一样。普通人肉眼是难以看到的。它们最主要的特点是几乎生活的环境里,没有一点点食物。有的甚至不知道食物是什么概念。因为他们心识和人类几乎是一样的,所以饮食,和饥饿的感觉是和人类一样的。可惜缺少质密的物质身体,所以没办法像人类一样饮食,极其痛苦。而且由于没有缺少物质损坏的现象,它们的身体寿命极其长。恶鬼中也有福报很高的,比如我们常常说的山神,土地,城隍,河神,鬼王等等这些都是属于饿鬼道的,并摄含于修罗道的。咱们现实生活中,就有生活状态像是饿鬼一样的可怜的人。没有食物……难以下咽的食道癌。6、地狱道地狱众生,都是化生,说白了,就是一个纯精神的世界。火烧他们的身体也好,大石头砸烂他们的身体也好,还是各种刀砍,拔舌挖眼,都不是真实的物质过程。但是却拥有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这就是精神的力量。总体来说地狱有八大处:想地地狱,黑绳地狱,堆压地狱,叫唤地狱,大叫唤地狱、烧炙地狱、大烧炙地狱、无间地狱,称为八大地狱(详见《地藏菩萨本愿经》地狱名号品)。还有无数无量的地狱,零散分布于海洋,湖泊和山川。粗略可以分为1八种,也就是大家常常说的“十八层地狱”,出自《十八泥犁经》,可参阅。
关于禅定和神通的问题
本文作为回答友所提出的疑问
原问题:
1、持咒能有神通么?为什么我念了几万遍六字大明咒,什么也没有,越念越无聊?
、禅定是什么?禅定和神通是什么关系,到底是念咒能得神通,还是禅定才能得神通?
此文,我准备详细的,多多的讲一点,也许对大家,对我自己都有个帮助。先说楼主的问题把,其中提到,念咒……总所周知,念咒属于陀罗尼法,也就是密法。之所以称为密法,自然就是不容易理解的。秘密的。是一种复合性质的行为,是很复杂的。所以三言两语讲不清,需要智慧才能理解,好比不可言说的秘密一样,说称为密。当然了虽然它叫做密,但是不代表不可以悟,不可知。但是要整个繁杂的逻辑把它理解过来,我们就需要花时间,花精力了。总所周知,念咒可以得神通,但是不是直接获得,只是一个契机而已。真正获得神通的途径是禅定,也就是定中升起的。持咒禅定不过是禅定中的一种,这个就联系到你的第二个问题,禅定是什么了。所谓禅,是一个外来词,禅那。它原本的意思是集中的意思。也就是集中精神,把所有念头和精力都集中起来一样。好比我们集中精力想一个问题,或者做一件事,所有心思都放在这个上面。所谓证得禅那,就是完全的集中起精神来。集中起来干什么呢?这个你需要一点点十二因缘的基础,这里为你做详解。总所周知,我们知道自己眼睛的存在,是因为我们再看,通过看事物这个过程我们了解到自己能通过视觉和外界接触。所以当我们专心看东西的时候,我们精神集中在眼睛,在视觉中枢。当我们集中精神听声音的时候也是一样,我们的“心”就集中在了听觉中枢,同理还有味觉,嗅觉,触觉等等。我们之所以知道自己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并且有各种苦乐的感受,就是因为我们的六根,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还有意识,都在不停的截取物质世界的各种信息。当我们断除了这六根和物质世界的接触,我们是不是就意识不到自己存在了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当我们本身不存在的时候,和物质世界没有接触的时候,我们就不知道自己存在了,如果自己不存在了,那么所有的苦就感受不到了。可是这六根是我们天生的本能,我们如何能关闭这些本能呢?答案其实想想也知道,那就是集中精神了。举个例子,当你聚精会神看电视的时候,也许有人对你说了句什么话,你根本就没听见。就好比孔子说的,聚精会神的学习,三个月不知肉味。就是因为集中了精神,所有精力都用来学习,所以忽略了其他的感受。所以伟大的禅那就是这样来的,当我们对一个单一的事物完全集中的时候,我们会自然而然忘记看,忘记听,忘记闻味道等等,忘记自己的肉体,忘记自己的肉身,完全集中在所关注,或者所思考的事情上。而且如此的专注,还会让我们忘掉自我的倾向和见解,比如这件事到底是善还是恶。这些都会暂时不考虑,而是完完全全的就事论事。于是乎,这就是完全中道,不含个人价值观的观点产生的缘由,也成了智慧的来源。因为不加入我见,这种个人的观点,于是所思考的事物,就是它原本的面貌了。刚才说的禅的部分,那么定是什么?字面意思理解就可以了,就是定在了某个程度中。比如你集中精神到了忘记欲望,忘记自己肉体,并且一直保持在这个状态中(定在这个状态)。那么这个就称为初禅了。每一层禅,忘记自我的多少都是有明确次第的。那么你所关心的神通,很明确就是从这个定的状态中体现出来的了。因为你消除了自我的见解。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宿命通,知道一个众生的前世今生,来世……其实很简单。单我们有自我见解的时候,很容易迷思,比如认为你现在被人打,是因为你以前打过人家。所以遭了报应等等。但是这是不对的,当我们抛开这种自以为是的联系思维,自然能理性的分析很多问题,比如你穷是因为缺少赚钱的技能,而不是你造恶了。为什么你缺少了技能,因为不爱学习,为什么不爱学习,因为懒惰,又或者成长经历相关,于是通过各种行为还能知道家庭情况,说更深远一点,一层层挖下去,能知道你出生之前是做了什么事情等等,在通过观察你现有的状态和习惯(习气),还能猜测你以后将要面临的遭遇,比如你对人很好,很真心,乐于付出等等,会遇到大概一些什么样的人,什么样子的人对你有帮助,然后更进一步的养成什么什么样的习惯,比如将要受到的鼓励,好报等等,进一步还知道你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的人,甚至来世成为什么状态。很多人你会觉得他会堕入畜生道等等,这个道并不是简单的,死了灵魂就变成动物等等。其实很多端倪可以看出来,动物就是本能在生活,不想什么事情,吃了睡,或者交配,当一个人行为和动物一样,他不用死,你也可以感觉他和动物一样在生活,即使现在暂时没有动物的形体。但是难道你想不到他和动物没有区别吗?这就是前后世的断定方法。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系列深而细致的思考,展现出来的就是一种简单的“宿命通”。而这种“神通”恰恰就是你抛开自我观点执着所做出来的集中精神的专注细致的思考。举一反三,其他神通其实也是这样升起的。但是太费口舌了。我就不多讲了。可以给你提提的就是,他心通也是这样来的。至于其他神通,全是天眼生出。天眼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个你怕是不会甘休,于是我就再讲点天眼通。天眼通是很复杂的一种复合现象,我举个例子,比如透视眼。蝙蝠就有,为什么呢?因为它用的是声纳系统。声音是能穿透物体的,所以蝙蝠能“看到”物体后面的物体。人可不可以做到?其实可以的。很多自闭症的孩,通过听见人的声音或者语气,就能知道发出声音的人看见的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其实说白了,人的五官潜能很大。我们发现不了,仅仅只是因为我们不够集中精神。另外就是关于另外就是关于看见诸天鬼神,过去未来的天眼功能,说起来很神秘,实际上是挠场现象,挠场接收器我们人类也是具有的,也就是松果体一块的区域。但是我们因为不够集中,无法运用而已。特异视觉被正常视觉掩盖而已。说白了,很多文献说到,肉眼关闭心眼开,实际上就是我们要训练自己专注集中的本领,抛开掩盖我们很多能力的正常“本能”,那么细致的部分才会体现出来。举一反三,楼主你可以再进一步思考下去。最后还是要回归到密上面来,所有大师也好,圣人也好,都提出先显后密的原则,其实道理就在这里了,念咒并不是干干的念,而是一种训练你集中的方法。让你的各部分五官都有事情可以干,集中起来不走神,训练你集中的能力,口诵真言,身体保持某种动作不变,眼睛盯着本尊看着,耳朵听着自己念的声音,舌头专注的动着发着声音,脑子里无时无刻想着本尊的样子,于是你的眼耳鼻身意都有专门的事情可以干,而不是东一头其一头,全身心的集中起来干一件事情,就是念咒的过程,这个就是训练你禅定的过程,如果你真在这个过程中,让全身心形成行惯性运作,而集中起来,毫不飘走,尤其思想,那么达到了“忘我”的境界,那么自然,看事物不是用眼睛再看,听事物也不是用耳朵在听,一切就都是全身心了,比如你已经忘记了就是色界定了,有了色界定,自然与这个物质世界接触的就不是原本肉身的你了,而是中的你,是你的眼,耳……五官在感受世界。包括你的意识。也是无个人倾向欲望在思考,那么自然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象,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领悟别人领悟不了的道理了。神通从此处开始成就。好了,唠唠叨叨一大堆,那是因为不那么细的来讲,无法回答你的问题,愿此功德回向大家未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共勉之!
作者重返兜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