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藏菩萨这时释迦牟尼佛告诉众人说:”善男子,虚空藏菩萨是一切众生生天、般涅盘大明导主,能断一切烦恼心患,善治身毒及四大病。若有众生起恶邪见,轮回迷没生死旷野,无善方便,不知生天、般涅盘路,若有众生称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至心归命,烧坚黑沉水及多伽罗香,恭敬礼拜时,虚空藏菩萨观此众生心心善根,若见众生诸见烦恼之所惑乱,若见过去善根种子心所行业,于佛法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余功德随所堪能,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观彼众生随所应见,于其梦中现种种形,即以方便而为说法。
善男子,若有众生应于寤觉见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即于目前见种种形,即以方便开正直道,破诸众生恶业、邪见、恶愿、恶归、恶处、恶取,如是计着悉令解脱,身口意业无诸邪曲,趣正直道、正业、正见、正愿、正归、正处、正取,常获亲近诸善知识,速疾舍离臭结烦恼,永免三途八难之苦,常行善业得自在力,乃至渐渐入深法忍。
若诸众生种种身病,及心狂乱、聋盲喑痖,手足拘躃诸根不具,称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至心归命,烧坚黑沉水及多伽罗香,恭敬礼拜,或从乞药或愿除愈,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即随其愿,或现梵天像,或现释提桓因像,或现毗沙门像,或现四天王像,或现焰摩天像,或现兜率陀天像,或现自在天像,或现大自在天像,或现婆罗门像,或现刹利像,或现长者像,或现居士像,或现大臣官属像,或现童男、童女像,或现父母亲属像,或现执金刚像,或现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像。现如是等种种诸像,在于梦者及寤者前,为说病相,并为分别诸药对治,病状如此应服此药,若如是病宜服彼药,诸众生等既闻说已,各随所应而合诸药。若自无者菩萨悉与。是诸众生或有一服、二服、三服众病皆愈。或有但见所现之身病即除者。如是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具大慈悲。若有众生贫穷困苦,欲求大富,欲多诵习,欲乐多闻,欲求解脱,欲求离欲,欲求禅定,欲求名称,欲得第一,欲求善巧,欲得自在,欲得端正,欲求,欲得妙声,欲求好香,欲得上味,欲求好触,欲得饮食,欲求勇健,欲得种姓高贵,欲愿生男,欲愿求女,欲得眷属,欲求福德,欲得成就六波罗蜜,欲得巧言,欲求覆护一切众生,欲得免脱一切牢狱,欲断一切诸恶律仪,有施心者愿建立之,乃至智慧亦复如是,欲得长寿,欲愿多财得已能用,欲令悭者能行布施,其毁禁者令坚持戒,若嗔恚者令修忍辱,其懈怠者使住精进,散乱心者教修禅定,其愚痴者令修智慧,不定乘者劝学声闻,着我众生教缘觉乘,若有众生离大慈悲、自惜己身、舍诸众生,愿离此心、生大慈悲、不自护身、摄取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知彼心已即现方便,令此众生舍离先心、起大慈悲,不护己身、不舍众生,发菩提心、住四梵行。“
”善男子,若有众生犯波罗夷,断善根栽趣向地狱,无所归依智者所弃,悉能济拔开示真路,能洒众生臭恶烦恼令离恶趣,是升人天解脱者梯,若有众生贪愚惑乱能令觉悟,嗔恚害心及以痴暗,谤无因果、放逸、不信、不畏未来,贪求无厌极怀嫉妒,具十恶业日夜增长,如此众生,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能除如上诸重罪业,安处人天解脱之处犹如大车。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是诸天世人所应尊重奉迎供养。“
6空性妙论编辑
《虚空藏菩萨经》中记载了此菩萨与佛陀之间有关甚深法性的一段妙论:
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此世界具于五浊众生愚暗,云何世尊能于其中施作佛事?”(世尊,今天的众生生活在五浊恶世之中,整个世界也由此充满愚痴和黑暗,在这样的艰难困苦环境中,世尊您怎么作佛事弘法度人呢?)
尔时,世尊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汝见虚空无有贪欲,无嗔无痴,自性清净,风尘暗障以为不净,既澄朗已,即见日月星辰,及知刹那罗婆时数。善男子,如来久于第一义空已得自在,见一切法无有贪欲、嗔恚、愚痴,无缚无解,自性清净,但以众生客尘烦恼之所覆障,不能觉悟。如来慈悲,为此等故方便说法,而为除断客尘烦恼,开其智眼,使见如来净日照明,现在获睹甚深妙法、四念处法,乃至八圣道法,令诸众生建立安住,又令疾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大慈悲,乃至具足十八不共法,成一切种智。善男子,如来出世则能成熟诸菩萨众,及以缘觉、声闻之众。善男子,今是虚空为倚于眼?为倚眼识?为倚眼触而得住耶?”
(善男子,你已看到虚空是没有贪欲、嗔恚和愚痴的,虚空的自性是清净无染的,当大风刮起灰尘天空变得昏暗起来时,虚空好像是不洁净了,但当风平尘息天空澄清明朗时,就会清楚地看到日月星辰,并能知道刹那罗婆这类精确时数。善男子,如来很久以来对于第一义谛的最高空性已经得到大自在,彻见一切法都没有贪欲、嗔恚、愚痴,既没有被束缚住,因此也无解脱可言,法的自性是清净无染的,但是由于众生被客尘烦恼蒙住了眼睛、障碍了智慧,由此不能觉悟这种空性。如来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出发,为解脱众生的苦难而以种种方便善巧向他们说法,使他们断除客尘烦恼,让他们开启被蒙蔽了的智慧之眼,因而看到如来犹如明亮的太阳光辉的照耀,当下就能够看到甚深的妙法,四念处法以及八圣道法,让众生进入、安住在正确的方法和道路上,然后让他们发起追求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得到大慈大悲,乃至具足只有佛才具备的十八种特质,成就不可限量的一切种智。善男子,如来出现于世间则能够成熟一切菩萨、缘觉和声闻之众。善男子,现在的虚空是依靠人们的眼睛、眼识或眼触而得以存在的吗?)
虚空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不也,世尊。”(不是,世尊。)
佛言:“善男子,为是内起眼触之缘生彼三受而倚空耶?”(善男子,来自体内的眼睛、眼识、眼睛看到东西这三种因缘和合是靠虚空产生的吗?)
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不也,世尊。”(不是,世尊。)
佛言:“善男子,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耳、鼻、舌、身、意跟眼的情况是一样的。)
佛言:“善男子,众生今者为倚于空?为是虚空倚于众生?”(善男子,众生现在是由于虚空而存在呢?还是虚空依靠众生而存在呢?)
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各各相倚互作境界,又复各各不为境界,一切诸法皆悉空寂,一切诸法皆悉虚假,一切诸法皆依于如及以实际。世尊,犹如虚空无坏无成,无忆想分别,无动无摇,无爱无憎,无芽无种子,无果无业无报,离于文字。世尊,一切诸法亦复如是。菩萨若知此者,是名善知诸法之性,得无生忍。”
(世尊,众生与虚空互相依靠,互为对方的存在而作境界,同时又不为对方的存在而作条件,因为一切诸法的本质都是空无所有的,一切诸法都是虚假不实的,一切诸法都好像是存在、好似是真实的。世尊,就像虚空那样,没有所谓的坏,也没有所谓的成,没有忆想分别,没有动摇,没有爱憎,没有嫩芽也没有种子,没有结果、造业和受报,是不能用文字来加以说明的。世尊,所有的法也是这样的。菩萨要是知道了这种特性,就叫作深刻了解了一切法的特性,因此也就得到“无生法忍”了。)
要注意这里探讨的是第一义谛、终极真理,在这个意义上,因缘和合、造业受报也是多余的了,因为人到世间来经受生老病死,仍在受因果规律的支配;如果认识到了义佛法、按照戒律修成了,进入了无余涅盘,那么现在经历的一切犹如梦幻泡影。但这并不否认在俗谛意义上的因果规律,今天人世上的善恶报应是丝毫不爽的,尽管目前最先进的科学仪器还无法验证。总之,万万不可将二者混同一谈,否则就是错解佛法,因而导致事与愿违。
7真言加持编辑
在我国佛教界,‘虚空藏菩萨咒’是佛教徒常持诵的真言。一般人以为该咒的特点是增强记忆力
[图片]南无虚空藏菩萨5张
。实则虚空藏菩萨的慈悲、方便与愿力,与观世音菩萨甚为相似。经典曾说他‘为诸众生成就大慈,常化众生而无休息。’可见增长众生的记忆力,只不过是其无量菩萨行愿的一部分而已。
八世纪时,虚空藏信仰传入日本,僧侣间颇盛行虚空藏求闻持法以增进记忆力,日僧空海即曾修此法。而在民间,也普遍信仰虚空藏菩萨能增进福德、智慧,消灾免难。此菩萨在日本所受信奉的热烈程度远胜过中国。
在《虚空藏菩萨经》中,释迦牟尼佛确实讲到:”复次善男子,若有众生,乐欲读诵种种书论,欲伏众生,所谓彼论,或是佛说、或菩萨说、或声闻说、或世人说,是人应于后夜净自洗浴着新洁衣,烧坚黑沉水及多伽罗香,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向于东方至心合掌,称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而便诵此陀罗尼咒:
南无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三称
阿袮,逻阇鞞。钤浮娑阇鞞。
耶婆奈阇鞞。博厕,娑迷。
波吒逻阇鞞。他奈婆逻鞞。
萨多逻伽逻泥。休磨休磨。
摩诃,伽楼尼迦。娑婆诃。
虚空藏咒注音:
ai,shi。qiafhi。
yaishi。&b,sui。
&bhashi。uaii。
saduqii。iuiu。
h,qiijia。suh。
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即令彼人得于忆持不忘之力。“
此菩萨所提供求闻持法可谓誉满全球,信众常祈祷他加持,以得增强记忆、见闻不忘之能力。
此咒语为世间法宝。每晨空心焚香,于一切功课前,至诚虔诚诵念七遍,或四十九遍,能开智慧,增加记忆力;日久功圆,能达他心通之境。
梵文虚空藏菩萨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