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四郎早早过来请孟萦与自己一起去码头接他二哥。孟萦想了想,孩子们都去世安苑陪祖父了,夫郎们上衙去了。她便跟着四郎往码头而去。
时值秋日,外面的景色浓墨重彩,气温适宜,适合纵马飞驰。可城内不允许纵马,四郎只好带着孟萦坐着马车。他本可以骑马跟随,但为了与娘子亲近,他还是钻进马车,将脑袋拱在孟萦怀里。
孟萦见到这样的四郎,有时会想,她可真是操不完老母亲的心。四郎好像没有长大一般,虽然在外边他也能独挡一面,可一回到府里,他简直就像那中二期的熊孩子。
他们到码头的时候尚早,孟萦懒得呆在马车里,下车四处走动。码头上人来人往,分外嘈杂。大曌水路繁忙,南来北往的货物要运到长安城销售,肯定就需要不少帮忙运输的码头工人。
她走动了好一会儿,又来回询问了几个码头工,原来这码头也有漕帮的,不过在长安城,权贵云集。漕帮地位不显,不敢造次。听说外地的漕帮很有势力,孟萦觉得漕帮是传递消息的好渠道。只不过每个地方的漕帮只是地方帮派,并不能拧成一股绳,很难有大的发展。
想要整合漕帮的势力为己所用,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背景恐怕不够。孟萦觉得自己下一阶段可以关注下漕帮的消息,毕竟以后逃命可能离不开漕帮的帮助。
就在孟萦沉思间,卫家二郎乘坐的官船到了灞河码头。
秋高气爽,艳阳高照,码头两边的山林如油画的画布,色彩斑斓。
卫家二郎身着三品武将的官服立在船头,像松柏般苍劲挺拔。
四郎看见二哥,忙着挥手叫道:“二哥,我们在这!”
孟萦看向卫慎言笑着点头致意。
卫家二郎见娘子和四郎亲自来迎,自然高兴。他弯了弯唇角,故作严肃地看着他们。
待到下船,卫家二郎带了两队亲卫,他的行李由亲卫提前送到孟府。他骑马随行,并未上马车。四郎骑着马,跟二哥热情地说这话。
因为时间尚早,卫慎言提出,先将汇报的折子送到宫门处,然后再回府。
孟萦知道卫家二郎身为武将,必定有他自己的使命。
(ex){}&/ 卫慎言从袖袋里拿出一个红木盒递给孟萦,说道:“这是我在朗宁郡让人帮忙购买的南珠,不知娘子喜欢不喜欢?”
孟萦打开木盒,只见里面的绸布面堆放着不少莲子米大的南珠,颗颗珍珠圆润无比,还有几颗金珠、黑珠和粉珠,都是极为难得的品相。
这礼物送得她极为欢喜,便没有拒绝,笑着道了谢。
说罢,他又从怀里取出一个沉甸甸的荷包递给孟萦道:“听四郎说娘子喜欢用珍珠粉,朗宁郡近海,上好的珍珠粉比长安卖得品质更好。我专门给娘子定制了一袋,希望娘子喜欢。”
珍珠粉很实用,因为孟萦用的不少膏脂里都放有珍珠粉,可令肌肤润泽好颜色。她日常也会少量食用珍珠粉以提高免疫力,补充钙质。
孟萦没想到卫家二郎还是个七窍玲珑之人,送礼都能送到人心里去。
待到二郎笑容满面地从清韵院出来,回到初见院,四郎已经在二哥的西跨院等了好久。
一见到四郎,卫慎言便问道:“你三哥呢?今日怎地没见到他?”
“他啊,今日去长安下面的县城办事了,中秋节前才能回来。”四郎漫不经心地回道。
“对了,二哥,我让你给我带的榴莲和芒果呢?”
卫慎言:“你也知道现在天气热,那两样东西都放不住,怎么带啊?我倒是给你带了朗宁郡当地秘制的芒果干,还带了不少桂圆干和药材,都送到世安苑了,你要是喜欢可以去父亲那里讨些。”
卫慎微:“我不是告诉过你,用硝石制冰可不就能保存得住吗?”
能保存得住也不带,卫慎言知道孟萦和四郎都喜欢吃榴莲,但那东西给他留下了浓重的心里阴影,他实在受不了那个味道。
(未完部分,请看作者的话。
感谢瑶玲啊瑶玲0_0打赏500书币;感谢無怨0無悔投2月票,感谢听听,看看投1月票,感谢投推荐票的亲们。祝大家周末愉快!
今日有打赏加更,请大家继续订阅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