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献帝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难叙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论相逢有缘,论相逢有缘,如何离间?”————————

    刘姜与伏寿匆匆会晤后,又匆匆而去,仿佛确是途经此处,顺道问候,不愿惊

    动旁人。且不说刘姜走后,伏寿一人在宫中捏紧扇柄,垂头沉思,但说刘姜从未央

    宫出来后,思及适才与皇帝质对的种种言语,也遣开一众随侍,独自在长公主府的

    亭榭里呆坐了会。直到长烟落日,周瑜回府,她这才恍若梦醒,从怔忪中回过神

    来,走到前厅去接周瑜。

    周瑜刚出宫回府,身上还穿着符合朝廷规制、裁剪合体的冠服,衬得身材修长

    如玉树芝兰。一套寻常的朝服冠带,旁人穿着倒是平平无奇,偏是穿在周瑜身上竟

    洒脱超逸。

    才情、性格与家世这且不说,光是周瑜俊秀挺拔的外表,就足以让刘姜在以后

    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倾心。这不仅是皇帝对周瑜的自信,更是周瑜与刘姜双方都暗自

    领会的道理。

    刘姜收敛眉峰,主动过去为周瑜宽解衣带,换上一套宽松的燕居袍服。两人执

    手并肩,走到后堂庑廊之下,望着庭间种着的几株老树。黄叶落尽,更添西风,庭

    间的几株老树早只剩几根粗大的枝杈,歪歪扭扭的指向天空,像是初学字的孩童在

    灰蓝色的天穹中划下几笔涂鸦。

    “今日我入宫了一趟。”看到周瑜转过脸来仍旧是平常的目光,未有一丝惊讶,

    刘姜知道周瑜也是在宫中轮值,这点动静还是打听得到的,继而淡淡说道:“也好

    让周郎放心,国家宽宏有雅量,向来‘用人不疑’。你与孙策不过是义如兄弟,那荀

    氏叔侄各自分侍他主,国家仍亲之任之,遑论周郎?”

    周瑜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刘姜不知道更深的一层,是他与郭嘉等人作为

    保人,与孙策定下里应外合。如今孙策势大难制,对朝廷的态度似乎不那么恭敬,

    这让周瑜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自然会受到打击。皇帝即便不会以为周瑜是有意与孙策

    早有串通,从未归心于他;也会以为周瑜等人识人不明、筹划不善。从而会进一步

    影响到皇帝对周瑜的能力评价,日后如何能托付诸大事?

    挚友的前程与那番作为背后的因果,固然是周瑜近日烦恼疑惑的大事,而自己

    在皇帝心中的定位及以后的受命,同样是周瑜急需破解的疑难。

    当时荀攸在车上劝他心中有个权衡,知道看清利弊。已经是看在荀氏与周氏良

    好关系的份上,好言相劝,指了条明路。只是这样做,他与孙策的关系就回不到从

    前了。

    是以这两天周瑜一直在考虑,如今见到妻子刘姜都在为他的事情奔走,不惜入

    宫试探皇帝口风,这让周瑜心中感激:“我自无愧于心,旁人若是疑我,我也无暇

    去理会,待时日历久,天下自然知晓我一片赤心。”

    刘姜心里记着皇帝的暗嘱,不由得伸出两手与周瑜相握,感受着对方掌心炽热

    的温度:“那江东孙策……周郎打算怎么做?”

    周瑜此时不经意间转过头去,静静地盯看着庭间的老树,他昔年初到长安时,

    为了用行动向皇帝表示归附,自己不畏艰难,尽心竭力的远赴雍凉。如今再一度遇

    见这种事,无论皇帝有无哪方面的意思,自己左不过是照行故事罢了:“在宫中司

    掌乘舆,非我志趣。我预备向陛下请命,或是凉州、或是河内、便是南中蛮地也无

    妨,只要是军前效力,施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