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的大陆缺钱吗?缺钱,也不缺钱。开放几十年,各个领域都在发展,这是不缺钱敢把摊子铺开的表现。也缺钱,摊子铺开的太大,什么地方都在要钱,有些地方甚至有越发展越缺钱的怪像。
从资委要钱,没点实力和能力,不好要钱,戈钢像汽车这种正在摸索的新产业,投资力度肯定是有限的。投少了也能发展,投多了没有底,不如少投点。
春城汽车零件公司这种新分公司,之前的试制阶段谁也不愿意过来,需要成绩往上升的不想来,因为这样的地方不好出成绩,想过的舒服的也不想来,因为这样的地方也没油水。
成蹊200万花掉后效果很明显,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给了你200万这是真的,想白白给你那不做梦呢吗?等到知道其中原因,一向习惯了利益交换的圈里人反而放心了。
酒店,大厅。
罗发成再看见成蹊,装不认识。领导致辞完毕后,成蹊和罗发成被安排在了一张桌子。后续生产成蹊和张建国了解,他们需要过来,因为一些领导需要过过脸,避免到时候见面视察出问题。
春城汽车零件公司筹措建厂,罗发成投了钱,他过来也正常,但两个人被安排在了一张桌子不合常理。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两个人和解的好机会。成蹊钱已经花出去了,人已经去戈钢了,将来被支部发展是可以预料的。罗发成对付这个学生的最大原因已经没有了,成蹊和和气气一句认个错,罗发成只要原谅他,以后至少明面上两人就没什么矛盾了。
成蹊不会和罗发成这种人和解,09年以前的体制内,别人不知道,成蹊知道,他的本意是在此之前避开的越远越好。罗发成让他“身不由己”,且这样的人不会轻易放过他。
罗发成肯定不会主动找这个学生,他还要在这地界混呢。成蹊一连串左右借势,罗发成看出了这学生不是凡人,等他发迹后放过自己是不太可能的,这个人罗发成吃定了。无论弄死还是弄进监牢,不让他往上飞黄腾达是当务之急。
心知肚明,何必再有表面工作。敬了一圈酒后,两人在一张桌子,有一杯酒是必须要喝的。
在坐都是人精,酒桌上的规矩拎的清,成蹊和罗发成之间的问题,知道的不知道都放下了酒杯,与其他人交谈甚欢,但起身敬酒的一个也没有,别人还没喝,若是跳过去自己喝自己的,得罪人有些时候往往就是在这一杯酒里。
成蹊在家乡工作习惯了,这边情况第一次接触,过了两分钟,看着一桌跟没事儿人似的,他知道自己该和罗发成喝酒了。
其他人说话归说话,都看着呢。看着是罗发成找成蹊喝酒,还是成蹊找罗发成喝酒。
“罗老板,这一杯咱们是必须要喝的。”成蹊站了起来,亲自走到了罗发成身后,一手“啪”的拍上了罗发成的肩膀。
在桌的人都看着呢,罗发成沉了一会儿,端起了酒杯话里有话:“好,咱们从这儿就算是开始了。”
“那是。”成蹊放低了酒杯:“这几天碰到罗老板和这些事情,我可学到了不少,知道了一个道理。”
道理?罗发成期待着成蹊显露出少年轻狂的一面,期待着成蹊乱说话,让他在别人心里降低分量。
成蹊举杯稍稍示意后一饮而尽,似笑非笑的着看罗发成,一脸煞有其事,语气缓慢:“知识改变命运呐。”
知道内情的人听了成蹊这句话,差点没笑出来,罗发成脸色青一阵红一阵,今天本就不怎么有的好心情彻底消失殆尽。
成蹊上辈子不是党员,他不了解,被校支部通知预备申请后他终究不放心,找到了何良友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你现在是组织里的人了,党员怎么会怕黑社会呢?以后罗发成想对付你,很多方面很多人都不是他能面对的。”
何良友这话可以理解为你现在是对戈钢有用的人了,只要你能对戈钢创造价值,罗发成就不敢动你。以后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成蹊的路有的走了。
罗发成是跟着别人吃饭的,是别人手里用的枪,不用你的时候可以有点自主权,但不能过分。
沿江大学期末,由于学校张罗着实验交流中心的合作事宜,新生晚会到了这会儿才见眉目。这届的学生会干部有的忙了,元旦晚会,新春晚会,赶到一起去了。
立冬渐进,这是放假前的最后一个多月。除了每周党课和公共选修课,其他与前世重叠的课程能不去成蹊就不再去了。
期末,今年最后一期沿江大学校报发行,沿江大学校报是学生会报社负责整合出版,这届学生会长是个能人,通过活动加赞助的一些形式,给中缝和广告栏拉来了六万块的半年广告合同。
每期的有奖问答,征稿命题是一些学生必看的,如果被选中的话,会有奖金和小礼品。这其中为了保证透明公开,需要公布姓名班级。
柳澜这宿舍开始并不看校报,直到有一期校报电话打来问,征询语言文学系新生陈岸怡的意见,刊登她的报道作业。看到舍友天降小财,整个宿舍由此开始关注起校报。
不过最后一期承载着校方团委的报道任务,最后一期注定关注量很大的公告板和文学报被占用。
柳澜经过了上次的事儿,对于这种上级干涉下级的事儿反感到了极点,这期校报她没看。
上面占用的是什么,陈岸怡对于校报挺有好感的,毕竟自己这辈子第一次赚钱就是从这上面来的,虽然很突然而且只有一百块,但心情就跟白捡一百块一样愉快。
沿江大学支部预备党员发展名单,整整一个背面从大一到大四,一共十四人的照片和姓名。
大三第一行最多,有八个之多,多是社团干事,学生会干部,团委助理之类。
大二和大四加起来有几个,大四有三个,基本是已经出去到机关单位实习,有的已经提前毕业,入党是顺理成章。
大二的有两个,都是在大一时已经显露头角的。
而最后大一那一行,只有一个照片,这就很逆天了,这才刚来一学期的新生。
陈岸怡看了看照片,喊门外的柳澜:“哎,过来看看。”
柳澜摇头:“不看。”
“就看看。”
柳澜矫情了一下,就好奇过来陈岸怡让自己看什么。
“这人你认识吗?是那天你指的那个吗?”
大一预备党员一栏,成蹊对着镜头微笑的照片正印在上面。
&/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