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被崇祯说的一愣一愣的,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缄口不言。
崇祯笑道:“老货,跟你明说了吧,太子立下如此大功,却不可封赏;别人能封为王公侯伯,他已经身为太子,还能封为什么?——可谓‘功高不赏’。更何况,他还手握数十万重兵!换朕在他那个位置上,未必还能忍耐得住。”
王承恩听得惊心动魄,不敢接话。
“其实,他手上的人马,就是交给朕,朕也养活不了!”
王承恩觉得,这话真是大实话,于是说:“皇爷何等圣明!”
“所以,他和戎机处的这些文字,朕都准了!从今往后,太子与戎机处掌握军国大政的规矩,就稳定下来吧!至于内阁,以后只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吧!未来制度如何演化,由太子定吧!”
朱慈烺的《太子陈情表》,与戎机处的《明定时局诏》一齐颁布,朝廷震动。
文臣议论纷纷,然而最后都觉得这是最好的结局了。
魏藻德、陈演、光时亨三人聚饮时,得知了这两份重要的文字,一时陷入了沉默。陈演沉吟好一会儿,喃喃地说:“他就甘心被儿子架空,当个傀儡吗?”
魏藻德冷笑道:“兵马钱谷,全在东宫手里,他不接受,又能如何?与东宫翻脸?”
光时亨脸色灰暗,叹道:“现在谁只要开口质疑太子摄政之事,就要被砍头抄家,如此钳制百官之口,这朝官其实做不得,光某想归隐故山了!”
(ex){}&/ 太子则云淡风轻,似乎这一切理所当然。
早朝快要结束时,魏藻德忽然代表内阁提出一项建议:太子既然已经收服李闯,重创建奴,造就了前所未有的中兴局面,应该考虑大婚了。
群臣还不敢附和,崇祯却十分赞同:“此时局势大缓,天下渐安,太子确实可以预筹大婚,以便传宗承嗣——此乃宗庙大事。”
朱慈烺深深望了魏藻德一眼,才应答崇祯的话:“献贼未定,辽东未平,此事容议。”
崇祯心中大不以为然,但是朱慈烺说得冠冕堂皇,而且似乎有其打算,不好多说,只是叮嘱一声:“务必放在心上。朕也要与你母后、张老娘娘商议。”
————————————
………………………………
全章2八00字,放出1200字;
余下情节,还有近1600字!
起点拒签,不愿太监,不甘埋没
所以开了订阅号。
恭请各位读者朋友移驾个人订阅号。
可以在v信中搜索“汉苑秋风”或者“an201999”,关注阅读,随心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