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沉思不语,大臣没人敢说话。
皇帝父子交谈,哪里有大臣插话的份呢?
魏藻德垂目,眼观鼻鼻观心,暗想这朝堂之上,还有谁是敢言之臣?
现在的太子,谁敢在他面前胡说八道呢?前面和太子作对的人,哪个有好下场?最早的项煜,被赶回家,还挂了个“士林丑类”的牌子;后来的成国公朱纯臣,直接被灭;接下来的骆养性,身死家破;还有那个齐本正,被揭破阴谋,死得多惨!从那时起,哪有人还敢直接对抗太子?
对了,那个光时亨倒是念念不忘对付太子,可是现在的言官队伍,御史是不会站在太子对立面的,因为都察院的右佥都御史是李邦华,他进了戎机处;六科给事中,除了光时亨,其余人怯懦不敢言,更何况就连光时亨自己,也不敢说话了。
扪心自问,自己当然也不敢说话了——李自成被俘那天,自己和几位阁臣入宫弹劾戎机处、孙传庭,随后活捉李自成的消息传来,自己和阁臣们多么尴尬啊!
降服李闯,重创建奴,这泼天大功,都是太子的,还有一点是戎机处的,没有朝臣的份。大家除了恭贺,还能说什么?
劝太子交出兵权,回宫读书?
听起来不错,可是除非得了失心疯,否则是没有人去干的。
冒着得罪太子的风险去做这个事,能得到什么好处?皇帝能筹饷、能养军、能发俸禄吗?
(ex){}&/ 朱慈烺接着问:“那么,每年所耗粮饷想必甚多。”
“正是如此。”张缙彦说:“民力已竭!以往战事频仍,内外多忧,有不得已之处,如今大敌已去,似乎可以与民休息。微臣愚钝,只敢进尽忠言,伏维圣裁。”
当场很多大臣心里都觉得张缙彦所说的话很有道理。
朱慈烺又问:“这些百二十万军兵,有多少、何处的人马可以调动征战?还请张尚书明示。”
张缙彦嗫嚅了一下,说:“除了左良玉大军可以征战,其余人马都只是守卫地方,难以攻城野战。”
“那么孤想知道:这些人马守卫地方可靠吗?能挡住盗贼吗?”
————————————
………………………………
全章2八00字,放出1300字;
余下情节,还有近1500字!
起点拒签,不愿太监,不甘埋没
所以开了订阅号。
恭请各位读者朋友移驾个人订阅号。
可以在v信中搜索“汉苑秋风”或者“an201999”,关注阅读,随心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