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揣摩朱慈烺的心思,说:“前番皇上令其退守山海关,他遵令而行;殿下派周延儒劝其出关征战,他也依计行事。而他的父亲吴襄,正在京师,颇受皇上倚重。”
朱慈烺点点头:“孤知道。”
“微臣以为,将来征讨辽东之日,关宁铁骑可以护卫两翼,也可以专事追击,驰骋草原。”孙传庭继续说。
“孤要再造大明军队。从今往后,大明再无私军。关宁军,要予以调动才好。至于收复锦州、宁远,还是东宫师比较好。”
孙传庭听了,眼睛一亮;几位戎机大臣都竖起了耳朵。
朱慈烺却收住话头,说:“孤已经有了主意,稍等时日,孤自有处分。现在暂时将他放一边,先把抚恤伤亡、奖励战功的事安排好,然后准备扩军。”
“殿下打算扩军多少?”
“至少要扩军一倍!组建东宫第二师!”朱慈烺断然说。
孙传庭点头倾听,就着桌案,提笔记录。
朱慈烺继续说:“扩军,就需要军官。现有的两期教导营都参与了战斗,可以重用了。在征战过程中,东宫师军官和战士们都表现英勇,其中的佼佼者,应该得到提拔重用,表现突出的战士可以担任班排长。这样能解决了军官来源问题。真有不称职的,将来也可以将其淘汰。”
“至于兵源,可以从直隶、山西、山东、河南招募,必须严格控制年龄。只有年轻人,可塑性强,才能按照孤的意图进行训练培养。因此务必坚持标准,宁缺毋滥!”
孙传庭做了记录,问了一些问题,开始起草抚恤、赏功和扩军的方案。
外面传报:“张远志率东宫师回京,周遇吉则屯驻密云,整顿布置西协的防守。”
(ex){}&/ 在场众人都颇为惊喜,朱慈烺道:“好好看护,待他回转,还要重用!”
“小的先替队副、谢殿下隆恩!”
朱慈烺又看了看档案,说:“你在大同和宣府一番操作,也不简单。孤的意图,由田耀祖设计细节,原来就是你执行的!”
方骢连忙跪下了,说:“小的有错,最后画蛇添足,捡了姜瓖人头,换了大同知府随从的包袱,结果在宣府不但没有吓到宣府诸将,反而让他们识破计谋,坏了殿下离间敌人的妙计!小的该死!”(详情请见172章“惊悚宣府”)
朱慈烺一摆手说:“孤已经吩咐过田耀祖,不必深究,以免寒了战士们的心,使他们再也不敢积极主动去战斗。此事的关键是要吸取教训,而不是追究责任。从今以后,执行秘密任务,一定要牢牢掌握原则,深入思考,‘天衣无缝’与‘铁手无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多谢殿下宽宏大量,悉心教导。小的谨记在心!”
————————————
………………………………
全章3200字,放出1600字;
余下情节,还有近1600字!
起点拒签,不愿太监,不甘埋没
所以开了订阅号。
恭请各位读者朋友移驾个人订阅号。
订阅号有个好处是:可以插图,可以配地图。哪位朋友有好的角色漫画配图,可以投稿。
可以在v信中搜索“汉苑秋风”或者“an201999”,关注阅读,随心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