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仗剑问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六章 饮鸩止渴,不得不为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六族入京任职?”

    杨灏重复了一遍这句话,不是疑惑而是斟酌。

    荀忧看似没头没尾的话,他立刻就懂了。

    然后,他果断地摇了摇头,“不行!”

    声音坚定得就像此刻宫中一个个花盆坠地的清脆响声,透露出一股宁死不屈的决绝。

    荀忧轻轻叹了口气。

    杨灏在台阶上的那张长条案旁站定,浑身气势一振,君临天下的霸气又悄然回到了身上,“朕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为的就是要一扫前朝弊病,让皇权大兴,将这些盘踞在我大端土地之上的豪族彻底老实下来。这不是你我联手,日日殚精竭虑,夜夜思量不止的事情吗?”

    荀忧又叹了口气,神色中不无黯然,“陛下所言极是。”

    杨灏一拳轻击在条案上,俯身凝望着下方头颅微低的荀忧,“如今,为了突如其来的国战,有所妥协也就罢了,何况我们还有后续手段整治他们。但若是真个联合他们倚仗他们,岂不是又回到了当年大廉的老路,这近二十年咱们岂不都白忙活了?”

    疑问声带着痛心和不甘,久久回荡在这个再无旁人的空旷偏殿中,荀忧伸出手,按着两侧的太阳穴,黯然的神情上又多添了些愁绪。

    他再次走上了台阶,在杨灏身侧站定,伸出一根修长的手指,依旧点在那张地图之上,重新勾画了一下那条界限。

    “陛下请看,对方的选址其实还另有玄机。”

    他心念一动,一直炭笔出现在他的手中,然后在地图上画出了九个圆圈。

    “晋王、蜀王、楚王、越王、吴王、胶东王、燕王、赵王。最大的这个圆圈是陛下直属的地盘。”

    “如今,随着楚王骤然造反,晋国、蜀国、楚国,三国已失,不说半壁江山,至少三成的领土没了。”

    这些已经是非常了然的事情,杨灏沉着脸听着,并无波澜。

    看着荀忧又在地图上画出了六个叉,杨灏心头猛地一动。

    “陛下请看,镇江陆家在吴国、清河崔家在赵国、湖南袁家在越国、北海王家在燕国、东山谢家也在吴国。除开一个已然式微且身处蜀国,被我父亲打压调教多年的西山刘家,对方一个豪族都没去碰。您认为这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杨灏死死盯住地图东面的五个叉,沉默半晌后,“局势还没到那个地步。”

    心中的秤杆已经不自觉地悄然倾斜。

    “的确。对方不过三国之地,只要打下一国,力量对比就会瞬间有了变化。”

    荀忧的话让杨灏瞬间有些兴奋,像是在黑暗中抓住了一丝明亮的希望,“是啊,朕可以命韩飞龙即刻领兵平叛,那些鼠目寸光的百姓不是要朕平定西北嘛,那朕就平给他们看!”

    在困境中寻找出路,这是很自然的事。

    但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多少失去些理智的判断,陷入一种盲目的乐观之中。

    随手抓住一个冒头的可能,就像是抓住了整个命运,然后在耗费大量时间印证了这个可能不可能之后,又重新去抓住另一个。

    如此往复,越陷越深。

    就连称得上英明睿智的大端皇帝也不例外。

    荀忧很是不忍心打破这种幻想,但身为臣子、身为亲人、身为朋友,他又不得不出手。

    “陛下,问题在于,若咱们不跟六族加深合作,六族万一倒向了杨洵怎么办?”

    “这天下他都没打下来,六族傻啊?”杨灏一愣,然后明白了荀忧所说的另一种可能,“杨洵会这么没志气?”

    这话问得他自己都没什么底气。

    荀忧干脆轻喊了一声,“来人!”

    方才那个侍卫匆匆跑进,“陛下,菊花已经在处置了,马上就会处置完毕。”

    “不是说菊花的事。你且起来。”荀忧温声道。

    那将领抬头看了一眼陛下,见到陛下微微点头才站起身来。

    荀忧道:“我问你个事情,你且照实回答。”

    那侍卫面色大变,登时又再次跪下,荀忧伸手一拂,一股真元将其托住,冷冷道:“站好。”

    “若是我手中有十个铜板,你已经从我手里抢走了一个,但还想要将剩下的也都抢过来,不巧你一时又没那个本事,这个时候陛下告诉你,他可以帮你抢过来,但是需要你付出报酬,你愿意付出多少?”

    侍卫先是连声说不敢不敢,最后在杨灏的冷

    喝中,才战战兢兢地道:“末将的都是陛下的,陛下若要尽可拿去。”

    (ex){}&/  陆杭点了点头,“继续。”

    “六部中,又以吏部、兵部和户部为佳,入京之后,当从这些职位上着手。”

    陆运侃侃而谈,显然早有腹稿。

    陆杭轻轻搁下笔,搓了搓微微有些凉意的手,“我建议你换个方向。比如礼部。”

    陆运诧异道:“父亲,我说了吏部了啊?”

    “我是说礼部,礼义廉耻的礼。”

    陆运更是诧异,“礼部向来是个清水衙门,为何放着那些位高权重的职位不去,偏要去礼部?”

    陆杭觉得,虎父犬子的说法很对,老子太厉害了,儿子都不愿意去动脑袋,这可不是越来越不好搞嘛!

    “你去天京城是干嘛?”

    “去京中任职,加深与朝廷合作,同时增强对朝局的渗透,扩大我陆家的影响力。”

    陆运一说,就更是觉得没有比像吏部这般执掌官员考评升迁更合适的部门了。

    “你们这些年轻人,做事就是想得太简单,或者说太片面。”

    陆杭在一旁的茶桌上坐下,指了指对面的凳子,让陆运坐在对面,然后动手煮茶。

    “你只看到了吏部好的一面,那有没有坏的一面呢?比如说你掌握着官员的升迁考评,升了的自然开心,那降了的呢?不会埋怨你?更何况那升了的就真是感谢你而不是感谢皇帝陛下?”

    陆运微低着头,两手交叉,大拇指缓缓搓动,陷入沉思。

    陆杭又道:“其余诸如兵部户部这些都一样,位高权重,的确是没得说,但很容易惹得一身骚。在那个位置上的时候,人家自然不得不巴结你,但等你从那个位置上退了,惹了一大堆仇家,你堂堂陆家家主,去撞那个枪口干嘛,你是缺那点钱还是缺那点权啊?”

    陆运抬头看着陆杭,心中叹息一声,自己想事情果然还是不够周全,“父亲,那礼部就没有这些问题吗?”

    “礼部当然也有问题,问题就是你说的那些,清水衙门,没有油水也没啥权力。”陆杭倒出一杯茶汤,递给陆运,接着道:“但是礼部清贵,你不缺权力、不缺油水,独独缺个资历、缺个声望,清贵的礼部就正是你的首选。”

    陆运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陆杭看着儿子这样就来气,要说蠢笨也不蠢,甚至还素有睿智之名,但要执掌陆家,光到这个程度可不够。

    好在还有个好孙女,陆杭心中稍微宽慰了些。

    “你想想,如今还有没有什么大事情能够跟礼部挂钩的?”

    陆杭不愿意再直接说出答案,让儿子自己想去。

    陆运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皱眉思索,先前他的目光都盯在吏部、户部、兵部这些身上,对礼部关注较少,一时还真想不起来。

    陆杭也不催促,默默喝茶,忽然陆运双眼一亮,“莫不是天庭敕封?”

    “总算没蠢到家。”陆杭点点头,“天庭敕封,给了人间名分,人间岂能不回馈?人间必然在各种大事上都要强化祭祀,对天庭的联系必将成为重中之重,而这些事情,舍礼部其谁?”

    陆运的脸上闪过一丝兴奋,跟老爷子的一番谈话,仿佛为他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看到了截然不同又明显更好的一条道路。

    并且,他的经验告诉他,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大有风光。

    他连忙起身行礼,“孩儿受教了。”

    陆杭又道:“不过你甫一入京,即使六族不跟你抢,朝廷也不可能直接将尚书之位给你。你自己去谋划谋划,争取弄个侍郎当当,不行某个司郎中也不是不可以。”

    陆运点点头,便陪着父亲喝着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父亲,二弟有消息了没?”

    “没有。”

    “那有琦儿的消息了没?”

    “你问我?”

    “生女儿怎么就这么愁人呢!女儿越好越愁。”

    陆杭看了看自己这个儿子,忍住了那句怼他的话,笑着道:“若是人家上门提亲怎么办?”

    “他敢?”陆运下意识地一拍桌子,然后在陆杭似笑非笑的眼神中,气势渐渐弱了下来,“应该不敢吧?”

    陆杭又说了句没头没尾的话,“崔家姑娘如今可已经是北渊皇后了。”

    陆运揉着眉心,“父亲,我愁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