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八3章:机遇与风险并存
“刘总,我觉得公司目前上马这个手机项目有些匆促。∑菠☆萝☆小∑说我觉得,不能操之过急。”
“手机的生产包括非常多的环节,从工业设计,到结构设计,再到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质量监督等,我们都没有相应的人才储备。”
“当然了,在软件设计方面,我们确实有些优势。公司新聘的几个人当中,有两人还有过这方面的软件的设计工作经历。不过,这也只是其实的一个小部分。”
“特别是现在,手机发展好像已经出现了一个分水岭。据我了解,现在咱们阳城的电子一条街,已经出现了一种触屏手机。没有了按键,直接用触屏代替了按键。可是,这些发展方向,我们都没有了解。”
“现在这么冒然的上马,我觉得时机确实不佳。”
袁洪在会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二流很欣慰。
在会上提出来,总比闷在心里要强的多。
“当然了,毕总在项目计划当中也已经说明了,咱们公司的手机项目可以分几步走。”
“首先,熟悉生产流程,咱们先走简单的组装这一些步。直接采购芯片公司成熟的主板,以及元器材进行组装。公司只在工业设计以及软件设计上面发些功夫,这个,到是无可厚非。”
“不过,这样一来,咱们的手机项目可能和阳城电子一条街里面的那些个小作坊没有任何两样了。这样,咱们的生产出来的手机还有保障吗?”
“如果质量不过关,没有保障,这些售后,维修,可能就会把我们公司给拖垮。”
袁洪提出来的意见非常的中肯,也很现实。
说来说去,就是公司目前的实力还真的达不到。
如果只是搞个组装,随便拼凑一下,赚点快钱,当然也可以。不过,这样的话,对于自己的公司来说,却不是一件好事。
有人反对,这是好事。
“袁经理,你说的这些确实是摆在我们公司的现实困难。不过,我想让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市场有多大?我想,就我们国家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个市场比我们的收银机,以及点餐系统不知道要大多少倍?”
(ex){}&/ 相比于城市,大家现在基本上人手一机,似乎这市场已经饱和了。
可是,在农村,在平湖这样的小县城,有很多人其实还没有手机。这个市场,会是一个多大的市场?
所以,毕升平说的其实没有错。
在城市的市场要比农村的市场发展的更快,当城市里人都已经更新换代了,在农村,可能才刚刚普及。
反过来说,目前城市已经差不多普及手机了,这农村其实才刚刚开始发展。
分两步走,第一步组装,第二步公司自己设计。在芯片供应商早已经掌握在这些巨头手中的时候,自己公司能够做的东西其实并不多。
其实,毕升平也忽略了一点。
公司除了他刚才说的优势之外,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公司生产的收银机,以及点餐系统,跟手机已经差不多了。其实,公司还是有些设计和生产经验。不过,一直都不曾发现而已。
看向了众人,二流不由抬起了头。
“大家刚才说了很多,都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我很高兴。公司的发展,关系着我们在坐的每一个人。大河涨水小河满,这个浅显的道理大家都懂。”
“经过慎重的考虑,我决定立即上马手机项目。希望大家能够团结一心,一起奋斗。”
“毕经理刚才说的很对,市场,我们有着广大的市场,有些完善的销售渠道,同时,我们也有着相关的生产设计经验。这一点,老鲁估计更有发言权。”
“为了便于项目的动作,我决定把公司更名为金业集团。把金业软件有限有公司置入其中,成为一个单独的子公司。另外,成立金业手机有限公司,网络销售公司。”
“集团由我任董事长,毕升平任总经理,同时兼任金业手机总经理,袁洪任金业软件总经理,马云飞任网络销售公司总经理。”
“另外,董明玉任集团财务副总,鲁涛任公司生产副总,刘美霞任公司人事后勤副总。”
二流一锤定音,哪管它机遇还是风险,反正只有做了,才知道到底会面临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