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襄阳王的说法,他得知了李丞相要构陷他谋反一事,在家就吐了一口老血。
心急如焚之下,就换上了亲王朝服,让下人背着上了马车,直奔金銮殿。
但是路上却遇到了平民撞车,平民闹出动静太大,他又不好不管,便让人去看。
没想到,平民却是来送李丞相贪赃枉法的证据的,平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能用生命相逼,送完这证据,人就死了。
李丞相冷笑一声,“王爷,您说世上存在那么巧合的事情吗?是什么样的平民才那么有本事,您刚一出门就知道您是要去往金銮殿?”
他拂袖道,“王爷既然处心积虑搜集所谓的本相贪赃枉法的证据,那就不可能是您自称的单纯安静之人,在陛下面前还要假装纯良,岂不就是因为存了造反之心?”
襄阳王却道,“陛下,我所言是真是假,您只要派人去打探一番就知道了。当时事情闹得挺大,来往的路人商贩都看到了,甚至连五城兵马司的人都惊动了。”
他眼中的委屈之意更盛,“其实,李丞相的问题,我也想过,是什么样的平民才有本事知道我要经过那里,及时拦住我的马车。但我觉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愿意用性命递呈的这份证据。”
这时,朝上好几个官员出声附和,尤其是秦王一党,纷纷都说道,“陛下,这份证据的真假,一查便知。若李丞相当真是清白无辜的,那查一查,正好给他一个清白。”
襄阳王也点头说道,“对呀,李丞相,你直到现在一直都不敢否认这证据上所说的事,那肯定是你心虚。你敢不敢当着陛下的面,接受彻查?”
他似乎恢复了一番,声音都比刚才要洪亮许多,“你说我谋逆造反,本王在此发誓,我是经得起调查和考验的。李丞相,你呢?”
李丞相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我……”
说实话,能从寒门子弟靠着自身努力爬到这个地步,手中不可能没有攥着几条人命,也不可能是完全见得了光的。
至于贪污受贿,那也肯定是有的。
要不然,以他的俸禄,就算加上陛下的赏银,那也不够维持一个丞相府的体面生活啊。
(ex){}&/ 那李丞相一身劣迹,岂不是要玷污了自己的圣明?
弃了吧!
不过丢个丞相罢了,能顶替上来的人太多了。
陛下咳了一声,“苏子伦,调查李丞相之事,就交给你了,在事情搞清楚之前,李丞相就先在家中休养吧!”
正好这时,太医来了,当庭给襄阳王检查过后说道,“启禀陛下,襄阳王伤心过度,心脉受损,故而吐血不止,需要调养一阵子才能慢慢好转,但这心脉恐怕难以恢复了……”
陛下心中一阵窃喜,同时彻底放下心来。
这襄阳王没有骗他,是真的吐血。
而且一个心脉受损严重不能恢复的病秧子,就算给他胆子,也没有这个力气谋反啊。
陛下挥了挥手,“来人,送襄阳王回府,赐人参雪莲鹿茸等药材,着太医院院判每日过去诊治。”
他顿了顿,叹着口气对襄阳王说道,“襄阳王弟,你我是同根生,我怎么会轻易相信奸臣构陷呢?下次若再有这样的谣言,你可不要轻信了,皇兄自有决断。你,莫要再如此伤了身体了!”
奸臣……
李丞相听闻这话,心中一阵悲凉。
若不是陛下三番几次示意如此,他有十八个胆子也不敢无中生有造谣一位亲王谋逆。
但陛下此刻却说他是奸臣,这态度还不够明确吗?
几十年追随,说被抛弃就被丢下了,果然,他一国丞相都比不上一条狗啊!
可他能反驳陛下,澄清自己吗?
不,不能的。
他还有妻子儿女,他的女儿刚刚嫁给了陈王当了王妃,他的长子且不提了,还有最得到看重的儿子李舒泽。
若是他胆敢有半个字不服,那陛下震怒之下,可能要他全家都陪葬。
倒不如安静如鸡,彻底闭上他的嘴,说不定陛下还能念着他一点好,让他的儿女受到尽量小的牵连……
一场闹剧就这样轰轰烈烈开场,草草结束。
襄阳王虽然吐了几升血,但是却安安稳稳回到了王府。
但李丞相却在回家之后,一根白绫吊死在了书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