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下契书后,富商还要回趟江南,留下地址后,约定六月份会派人来验收。
单量太大,时间又紧,权四海只能继续往里砸钱。
买场地、建作坊、整车整车的原料购入,大规模招人、没日没夜的赶工、大批量的生产……
他没心情计较钱多钱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比季氏味业快,同时务必瞒住那边,以免打草惊蛇。
没错,他就是要让季妧蒙在鼓里。
季氏味业开店不久,虽然生意蒸蒸日上,但底子还很薄,经不起折腾。这么大的订单,全聚轩都有点吃不消,更何况是他们?怎么说也得砸进去大半个身家。
等货酿出来,却没了销路,短时间内散卖不完,资金又无法周转……季氏味业除了倒闭,再无第二条路可走。
届时他的酱醋作坊取而代之,离全聚轩一家独大的日子还远吗?
今后全城的酒楼饭馆都要从他这进货,那价高价低、给优给劣,还不都是他说了算?
或者他干脆摆明规矩——想买酱醋,就要奉上各家菜谱。
不愿意?那就去用外地贩来、昂贵且劣质的酱醋好了。
光想想都要从梦里笑醒。
几个月后,到了交货日期,权四海一日三次往码头跑,可就是不见富商踪影。
一天天过去,权四海的心越来越沉。
他悄悄观察了一下季氏味业,发现他们店同样愁云惨淡,也在想方设法的找富商,心里稍稍平衡了些。
派人照着之前富商留下的地址,亲去南方找寻,结果那个地方根本没那号人。
权四海暴跳如雷,差点把全聚轩都给砸了。
然而砸完之后,还是得想办法。
这个时候,徐来兴出面“谏言”:酱醋耐放,短时间又不会坏,就算没有大富商,大不了他们学季氏味业开店散卖。
权四海想了想,也只好如此了。
为了把损失尽快补回来,全聚轩上下被当作牲口使,没几天就把一楼劈了一半出来专营酱醋。
全聚轩直接和季氏味业打起了擂台,这在邺阳城着实掀起了不小的轰动。
他们打着“同品质、低价格”的噱头,还真招揽了不少客人,那段时间季氏味业的生意也确实大幅滑落。
恨只恨聘的那些大厨过于废物,到现在只勉强破解出个五香粉,而且味儿尝着还不咋对。若是把十三香、麻辣鲜以及卤料卤味这些也研制出来,还有季氏味业什么事儿?
(ex){}&/ 末了又语重心长给对方灌了碗心灵鸡汤——以为坑里藏着金银珠宝,不管那个坑是不是自家的就纵身往里跳,结果被一地竹签扎成刺猬,事实证明,天意不可测,福祸乃自招,与其怨天尤人,不若烧香拜庙。
权四海败下阵来,铁青着脸离开。
至此,从大年初一便着手布下的局,终于圆满收尾。
“你那些狐朋狗友没问题吧,他们会不会……”
全聚轩受此重创,元气大伤不假,到底还有口气在。虽则权四海知道真相她也站得住理,但最好还是别给他缠上的机会。
“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蒋县丞被潘知县给办了,失了后台,你没看姓权的近来老实多了?正所谓趁他病要他命,别说那些后起之秀,便是留仙楼也不会让他喘过这口气的。”
以慈幼局为契机,后面大概又经历了一些事,过程不得而知,只知前不久蒋县丞锒铛入狱,他那经营多年盘踞邺阳的关系网,终于被连根拔尽。
从蒋县丞倒台那天起,季妧就清楚权四海不足为虑,但穷巷之狗,掉以轻心不得。
不过老道士说的也有道理,权四海树敌太多,如今失了保护伞,说是四面楚歌也不为过。
老道士挥了挥手中的破蒲扇。
“还有啊,你说的那些狐朋狗友和老道都是‘过命’的交情,给他们百八十来个胆,他们也不敢卖了老道……对了,他们还托我转告,让你以后再有这种好事别忘了他们,价格什么的无所谓,主要是想跟你学那个什么演技……他们觉得你比他们会忽悠多了,都想在你这精进一下。”
想起刚开给那些人包装外表,并且培训“富翁”气质的日子,季妧就两眼发黑。
毫不夸张的说,她一度以为自己成了传销头子,而且还是成员特别狂热的那种。
“拉倒吧,劝他们干点正经事,少坑蒙拐骗……吃完赶紧走。”
见关山从屋里出来,季妧不再理会老道士的嘟囔。
和其他几人打过招呼后,夫妻俩赶在天黑前出了邺阳。
回到家,天已黑透多时,然而意外的是,大宝竟还没有回来。
这个时辰,村塾早该下课了。
赶忙去了趟西河沟,季明方也没回。
季妧的心悬了起来。
------------------------------------------